你開始補鈣了嗎?
有一種物質,廣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劑。在維持人體循環、呼吸、神經、內分泌、消化、血液、肌肉、骨骼、泌尿、免疫等各系統正常生理功能中起著重要作用。
鈣參與整個生命過程,從骨骼的形成、肌肉的收縮、心臟的跳動、神經以及大腦的思維活動、直至生長發育、消除疲勞、健腦益智和延緩衰老等等,可以說生命的一切運動都離不開它。
鈣也是人體必須且需求量最大的微量元素,與WHO統計的人類135種基礎疾病中的106種如骨質疏松、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血管病、性功能障礙、老年癡呆癥等疾病的發生息息相關。
鈣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導致缺鈣的原因有哪些?身體出現哪些信號,提示要補鈣?如何去補?補鈣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中國營養學會在《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所公布的數據中指出:
· 成年人每天鈣的攝入量應該達到 800mg。
· 11~14歲、孕中期、50歲后每天攝入鈣量不低于1000毫克。
· 女性孕中期需保證每天攝入鈣量為1000~1200毫克、哺乳期1200~1500毫克。
然而根據衛生部門全國規模的營養調查顯示,我國城鄉居民每日飲食中的鈣攝入量為 388.8毫克,城市為438.6毫克,農村為 369.6毫克,攝入量僅為人體所需的 40%~50%!
百分之九十以上中國人處于嚴重「鈣饑餓」之中。
缺鈣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可以歸為以下幾點:
01 飲食中鈣不足
(1)中國人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尤其是谷物占較大比例。谷物本身含鈣量較少且鈣主要存在于麩皮中,加工過程中會造成鈣的大量丟失。
(2)高鈣食品:如牛奶、大豆、芝麻醬、海帶、蝦皮、堅果等中國人餐桌上的「稀客」,不能有效補充,人體鈣的攝取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3)生長激素和化肥、農藥的使用,在促使蔬菜、禽畜生長期縮短的同時,也造成很多天然合成的物質營養成分的降低。經測定,日常蔬菜中鈣元素的含量僅為100多年前蔬菜中鈣含量的1/5。
02 鈣吸收利用不足
/ 飲食結構導致鈣吸收率低
一是長期進食如:菠菜、莧菜、竹筍等含有草酸、植酸的食物及脂肪酸多的“三高”食品,鈣離子在胃中與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及脂肪酸等形成不易消化的鈣鹽,致使膳食中攝取的鈣約有70%~80%不被吸收。
二是中國人過量食鹽,攝入高鈉使尿鈉排泄增加的同時,尿鈣排泄也增加,導致鈣流失。
/ 鈣吸收能力下降
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受多種因素的制約:
一是中老年人特別是絕經后的婦女,雌激素分泌減少,吸收鈣的能力逐漸下降。
二是只有離子鈣才能被吸收,胃腸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不能正常分泌胃酸使鈣離子化,即使攝入鈣再多,也不被人體吸收。
/ 鈣的消耗過多
比如在惡性腫瘤時就可以出現鈣大量的消耗,特別是在成骨性的細胞轉移性腫瘤時鈣消耗更加明顯,這樣就可以出現人體低鈣的現象。
另外嬰幼兒、青少年妊娠期、哺乳期鈣需求量增大、消耗也大,此時若攝入不足也會出現低鈣血癥的發生。
/ 不良生活習慣
如大量吸煙、長期飲酒、喝濃茶、過量咖啡、長期飲用含磷高的飲料等,阻礙和喪失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
早餐過于簡單,或干脆不吃早餐,喪失了對鈣的最佳吸收時機。
03 維生素D合成不足
鈣吸收需要「搬運工」維生素D的參與。正常情況下,皮膚通過接受紫外線照射,生成內源性維生素D。
幫助鈣離子完成輸入、轉運、輸出到人體血液循環的過程如果戶外活動少,曬太陽少,就會造成維生素D合成不足,從而引起腸道鈣吸收和腎小管對鈣、磷吸收少,導致鈣缺乏。
出現下面這些癥狀,提示你可能缺鈣了。
· 經常性的倦怠、乏力,精力不集中;
· 腿軟,時不時的腿腳抽筋,尤其是夜間睡眠時;
· 牙齒易松動、脫落,或者牙齒發育不良;
· 不易入睡,易驚醒;
· 多夢、失眠;
· 有'X'型腿、'O'型腿;
· 指甲灰白或有白痕;
· 偏食、厭食或食欲減退;
· 易過敏、易感冒,免疫力低下;
· 煩躁、易怒;
· 腳后跟疼,腰椎、頸椎疼痛;
· 出現明顯的駝背,身高降低。
以上如果不幸中招 3 個及以上,那就表明您已經有缺鈣的風險了,需要補鈣了!
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食物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日常我們吃的鈣質要想被消化吸收、并且順利沉積在骨骼之中,還需要維生素D、維生素K、鎂、鉀等營養物質的參與。
而上述維生素、礦物質等都能夠在飲食中得到補充,這是單純的鈣補充劑無法比擬的,所以想要解決缺鈣的風險,當首選食補,從源頭均衡飲食入手。
建議日常不妨多吃些如牛奶、奶酪、酸奶、豆制品、海帶、蝦皮、魚類、堅果等含鈣量高的食品,以及豐富的深綠色的綠葉蔬菜,如小油菜、小白菜、 菠菜、 芥菜等。并盡可能按照《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中的比例進行攝入。
雖然食補比藥補具有明顯優勢,但由于大多數人無法改變飲食結構和習慣,無法保證每天吃的高鈣食品,能達到中華營養學會所推薦的量。針對每日存在的「鈣虧損」問題,就非常有必要輔助藥物鈣。
市面上常見的鈣總體上可以分為 2 大類:
一類是無機鈣(包括碳酸鈣、氯化鈣 、碳酸氫鈣、 磷酸氫鈣,含鈣量/片分別為40%、 27.2%、 24.6%、 23.2% ),這類鈣優點是含鈣量高但需要胃酸參與吸收,可能引起腸胃不適,適合胃腸功能比較好的人。
另一類是有機鈣(包括醋酸鈣、檸檬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每片的含鈣量 分別為 22% 、21%、13%、 9%)特點是無需胃酸參與吸收,胃腸道刺激小,含鈣量偏低,適合腸胃弱或者老年人。
至于究竟該選擇哪一種鈣,要因人而異,既要注意療效,更要重視安全性及副作用,另外補鈣同時還要注意:
(1)要少量多次補充,單次少于500毫克為宜。
(2)隨餐或者餐后補充,可以增加鈣的吸收率,而夜間是人體骨骼組織新陳代謝的高峰期,血鈣濃度比較低,在這時候服用鈣片,鈣的吸收效果更好,因此建議選擇在晚飯后一小時后或睡覺前兩小時左右服用。
(3)鈣劑不與奶制品或者其他高鈣食物同服,但補鈣同時應注意維生素D、維生素K、鎂、鉀的補充。
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與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息息相關。平日多運動,多曬太陽,早睡早起,保持心情愉悅,這些都能更好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