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人類歷史上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在1600萬左右、受傷人數在1000萬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在7000萬左右、受傷人數在1.3億左右。二戰死亡人數是一戰的4倍多,二戰受傷人數是一戰的10倍多。一戰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2700億美元,二戰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了5萬多億美元。二戰的損失相當于一戰的18.5倍。從戰爭造成的傷亡和經濟損失來看二戰顯然比一戰更慘烈。
除此之外我們從另一種視角進行觀察也會得到二戰比一戰慘烈的結論。一戰說起來是世界大戰,可實際上主戰場一直在歐洲。雖說美國、中國、日本等非歐洲國家也介入了一戰,但這些國家本土受一戰沖擊影響相對較小。一戰和二戰比起來究竟哪個更慘烈這個問題如果問中國人一定會得到二戰更慘烈的答案,因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球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
二戰期間中國戰場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牽制抵抗了240萬日軍。這相當于德、日、意三個法西斯國家總兵力的21.6%。中國人民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超過3500萬人的傷亡代價。相比之下中國在一戰中受到的影響不過是向歐洲戰場派出了一些勞工以及日本和德國為爭奪中國山東青島大打出手。這樣的影響遠遠不及二戰期間中國人民所付出的巨大犧牲代價,所以中國人自然會認為二戰要比一戰慘烈得多。
事實上和我們中國有同樣看法的國家還很多:被卷入一戰的國家有33個、被卷入一戰的人有15億;被卷入二戰的國家有60多個、被卷入二戰的人有20多億。一戰雖波及到歐洲以外的有些地方,但一戰的主戰場始終都在歐洲;二戰除了歐洲戰場之外還有太平洋戰場、中國戰場、北非戰場等多個戰場。對太平洋國家、北非國家而言也一定會和我國一樣認為二戰比一戰慘烈??墒澜缟弦灿幸恍﹪艺J為一戰比二戰慘烈。
認為一戰比二戰慘烈的主要是英國、法國、比利時等西歐國家,但美、俄和我國一樣都認為二戰比一戰慘烈。法國、比利時在一戰中好歹是打完了整場戰爭的,可在二戰中法國、比利時幾乎是一開打就投降了。英國在一戰中派出遠征軍在歐洲大陸作戰,而在二戰中主要是龜縮本土進行防御。很顯然英國、法國、比利時在一戰中的損失比二戰中更大,所以這些國家認為一戰比二戰慘烈簡直不要太正常。
一戰中法國堅持打完了四年的戰爭。在此期間法軍一共傷亡606萬人,而在后來的二戰中一開始就舉白旗投降的法軍一共傷亡56.7萬。法國在二戰中的傷亡還不到一戰的1/10。法國當然會覺得一戰比二戰慘烈,更何況法國在二戰中的表現也使其不好意思提及二戰。法國的心態是巴不得大家都能忘掉二戰。比利時的情況與法國很相似:一戰中比利時這個彈丸小國首都丟了,而且大部分國土也都淪陷于德軍鐵蹄之下。
可比利時還是在英、法的支持下一直堅持抵抗到一戰結束。當時只有740萬人口的比利時動員了近38萬部隊。可在二戰中比利時只抵抗了18天就全國淪陷了。比利時和法國一樣幾乎沒做任何有效抵抗就舉手投降了,所以比利時人和法國人一樣羞于提及二戰。多宣傳一戰對法國、比利時等國而言能彰顯自己當年頑強抵抗的意志,可宣傳二戰對這些國家而言相當于把自己的恥辱一遍又一遍公開曬出來。
英國倒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堅持了下來。英國在二戰中沒像法國、比利時那樣在戰爭一開始就舉手投降??啥乜虪柨顺吠艘院笥妄斂s本土進行防御了。雖說此后的不列顛空戰中英國蒙受了一些損失,但這樣的損失再怎么樣也比不了以戰爭英軍參加凡爾登、索姆河等戰役的損失。英國在北非戰場、印緬戰場以及諾曼底登陸以后也有一些損失,但總的來看英國在二戰中的損失還是遠不及一戰。
英國在一戰中約有88.6萬人戰死、166萬人受傷。這一傷亡數字是英軍在二戰期間的6倍多。英國對二戰的態度沒法國、比利時那么消極。英國認為二戰中當幾乎整個歐洲都投降時只有自己堅持了下來。法國、比利時都是大張旗鼓紀念一戰,但基本上沒什么二戰紀念活動。英國的二戰紀念活動比法國、比利時要多,但英國也認為一戰比二戰慘烈。畢竟六倍差距的死傷擺在那兒。英國紀念一戰的建筑、活動遠比紀念二戰的要多得多。
反觀俄羅斯常舉辦紀念二戰的閱兵活動,但俄羅斯卻從來都不紀念一戰。首先二戰東線那種慘烈的景象確實讓俄國人記憶猶新。二戰中蘇聯紅軍和平民傷亡高達4700萬。二戰還造成蘇聯1710座城市、7萬多個村鎮和31850個工業企業全部或部分被毀。如此巨大的損失讓俄國人對二戰記憶猶新,另一方面蘇聯正是在二戰后崛起成為超級大國。宣傳二戰對俄羅斯就是在宣揚自己祖輩奮起頑強抗敵的精神。
俄羅斯通過宣傳二戰在國內激勵人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對外則能樹立俄國從納粹手中解放歐洲的觀念。每年5月9日俄羅斯都要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的閱兵活動。與蘇聯在二戰中偉大的勝利形成對比的是沙俄在一戰中的慘敗。沙俄在一戰中損兵折將加劇了國內矛盾。一戰期間大量的傷員傷亡、物資奇缺、物價飛漲激化了俄國內部的矛盾并最終引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因此俄羅斯選擇紀念二戰而不紀念一戰也就可以理解了。
兩次世界大戰都沒波及到本土的美國態度則比較現實:美國人承認一戰慘烈,但認為二戰更慘烈。由于兩次世界大戰都沒波及美國本土,所以美國本土老百姓在兩次戰爭中都沒什么傷亡。美國軍人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傷亡以二戰為多。一戰中美國前期始終是游走于戰爭雙方之間大發橫財,直到戰爭最后關頭才參戰摘取勝利果實。二戰中美國一開始也是保持中立,但參戰后還是打了一些硬仗的。
在菲律賓戰役、中途島戰役、北非戰役、諾曼底戰役、阿登戰役、萊特灣戰役、硫磺島戰役、沖繩戰役中美軍都還是付出了一些代價的。一戰中美軍陣亡約12萬人、受傷30萬人;二戰中美軍死亡40.5萬人、受傷60.8萬人。這樣的戰損對比自然會讓美國人覺得二戰比一戰慘烈,更何況美國畢竟是通過二戰登上世界老大交椅的。美國宣傳二戰也是向全世界傳達一種信號:當今世界的國際秩序是老子打出來的。
目前包括美、俄、中這幾個大國在內的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認為二戰比一戰慘烈,但英、法、比等西歐國家則認為一戰比二戰慘烈。這主要是由于各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境遇不同造成各自的感覺也不盡相同。西歐國家為證明一戰比二戰慘烈也找了一個看似說得過去的理由就是一戰中的武器更為落后。在一戰中進攻一方面對敵人的重機槍除了靠人肉沖鋒以外基本上沒什么好辦法。
一戰中出現過一天傷亡數萬的慘烈戰役,然而雙方陣地卻只是緩慢推進幾十米。像一戰中的索姆河等戰役的主場就是在一個非常狹小的區域內進行激烈的陣地戰、殘酷的拉鋸戰。一戰時期武器沒有二戰先進,戰爭波及的區域也沒二戰大,而且戰爭方式主要是戰地戰消耗戰,加上雙方大量使用化學武器,所以在具體的局部戰場上感覺反而比二戰更慘烈,但從對全球的影響來看顯然二戰要比一戰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