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淺談:董仲舒與漢武帝,儒政關系中的君臣離合

在今天陜西省西安市的和平門附近,有一座蝦蟆陵,原本喚作下馬陵,是漢代大儒董仲舒安葬的地方。

傳說有一日漢武帝經(jīng)過這里,為了表示對董仲舒的尊敬特地下馬步行,下馬陵因此得名。

董仲舒,我們多少在史料上了解過他,被提及最多的事跡就是漢武帝采納他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儒學一下子確立了在封建王朝的正統(tǒng)地位,一直影響了后來兩千多年來的中國封建社會。

我們暫且不論儒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的利弊(這件事一直到現(xiàn)在也爭論不清),單憑他這份功勞,似乎在儒家應該算得上是“上承孔孟,下啟程朱”了。

這幾個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語文課本上沒少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相比之下,董老似乎就顯得有些籍籍無名了,

這其中原因頗多。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漢武帝時期猛人太多了,武有衛(wèi)青、霍去病、諸將開疆拓土,成就了強漢的威名;

文有太史公,司馬相如之輩高談闊論,為史書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第二個原因,董仲舒此人在中央確實沒有擔任過什么重要職位,倒是在民間倒是威望甚高,得意門生頗多。

我們來看看他的履歷,幼年好學,學有所成,而立之年開始授學講書。

景帝時任博士,然后又到處教書,有點像孔夫子。

武帝即位后,他迎來了人生中的高光時刻,被推舉參加策問,漢武帝與其進行了三次對話,基本內(nèi)容是天人關系問題。

所以也被稱為“天人三策”,就是在這三次談話中,武帝最終確定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重大方針。

然后第二年,就被外放到江都易王劉非那里擔任相國,然后在膠西王劉端那里又當過四年相國。最后辭職回家。

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議,劉徹總會派使者去詢問他的意見,不過始終再沒有被啟用,也就少有功績。

第三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皇帝對他沒有興趣,對儒學也沒有興趣,他唯一感興趣的就是如何加強他的權力,鞏固他的統(tǒng)治。

劉徹是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有他的野心和抱負,所以才能實行推恩令,才能痛擊匈奴。

但是他剛上位有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鞏固自己手中的權力。

漢朝我們都知道,劉邦一個小混混從亭長干到了皇帝,手下之人也都是些市井屠狗之輩,沒什么禮數(shù),以至于開國之后在朝堂上喝醉吵鬧,更有甚者大打出手,一度把劉邦搞得很是頭疼。

直到有個叫叔孫通的人為他制定了朝堂的禮儀,他才能感慨一句“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

皇帝之貴就在于他手中那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威嚴,不過后來幾位君主多推崇黃老無為思想,再加上漢朝初期分封諸侯國開歷史倒車,導致皇帝的權力和威嚴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

這時候董仲舒來了,帶著他的天人思想,大一統(tǒng)思想。

天人思想主要就是講了人做事,天在看。

做得好了老天就獎勵你,做了壞事老天就會懲罰你,暴秦無道,所以上天降下懲罰覆滅了。

大漢伐無道,誅暴秦,所以坐擁天下。

這其中當然很難說有必然聯(lián)系,關鍵是這位年輕的君主看懂了其中的玄機。

他知道這種東西誰來解釋就有誰的道理,而他,劉徹,大漢的皇帝,恰好就有一切事物的最終解釋權。

你不是說誰有德行上天就會褒獎他嗎?

那我能當上皇帝那肯定就是有德之人啊,我做上皇帝是名正言順,是上天的授意,這就加證了皇帝意志的正確性。

但你要說漢武帝真的信這一套,我覺得未必,否則他也不會在巫蠱之禍中殺死那么多人了。

大一統(tǒng)就更符合皇帝的心思了,董仲舒告訴皇帝,只要是不符合儒家思想的那一套,都不允許其發(fā)展下去。

只有這樣,那些亂七八糟的教派和學說就不會迷惑百姓,國家的法律和制度才能顯示出地位,老百姓也才知道用什么樣的方法去教育子孫。

只有統(tǒng)一了思想,才能統(tǒng)一法度,百姓才能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這樣才能維護和鞏固皇帝的統(tǒng)治,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說白了,他這套就是用儒家的禮義仁德來為民眾的思想加上枷鎖,不同于法家對人肉體上的戕害,它使得民眾自愿去服從于皇帝的權威,從而達到維持和鞏固封建王朝統(tǒng)治階級專政的目的。

這么說似乎有點陰謀論了?

我們翻開儒家的典籍,貌似寫的都是怎樣讓政治昌明,人民安居樂業(yè)。

不管是夫子,還是董老,相信他們本來的意愿都是如此,但是歷史和社會的發(fā)展,才是佐證一切理論學說最好的材料。

如果我們用后世的眼光去看,無論儒家、法家還是道家,他們的思想都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特別是儒家和法家,在維持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統(tǒng)治的同時,也帶來了數(shù)不盡的弊病。

但是一種學說,它能在一眾觀點中脫穎而出,被確立為正統(tǒng)思想。

那么它一定是解決了當時社會的某種需求,而且是最為重要的需求。

這種需求不止體現(xiàn)在皇帝個人意志的偶然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需求。

我們拿法家來舉例,商鞅帶來的學說不僅體現(xiàn)了秦孝公強秦富國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亂世爭霸的法則,順應了統(tǒng)一天下的需要。

所以才能在百家思想中脫穎而出,站在時代的浪尖上呼風喚雨。

而董仲舒的儒學思想也是如此,漢初分封諸國,各自為政,法度不調(diào),甚至鬧出了七國之亂這樣的禍事。還有北方的匈奴,常年南下騷擾漢庭,百姓苦不堪言。

但是要統(tǒng)一法度,要抗擊匈奴,那就要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

這樣才能保證下面的諸國不會造反,而國家也能擁有強大的調(diào)度能力去反擊匈奴,衛(wèi)青和霍去病他們才能夠名垂青史,成為人人景仰的民族英雄。

如果沒有武帝的雄才大略,為這一切都打好堅實的政治基礎,那么我們也許看不到七退匈奴的天才將領衛(wèi)青,也看不到燕然刻石,意氣風發(fā)的少年英雄霍去病。

于是武帝采納了他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他要權力,很大很大的權力,大到能讓他完成歷代先帝驅(qū)逐匈奴的夙愿;

能夠在泰山封禪,向上天昭告自己的功績;

能夠名垂青史,讓后世所有人都能看到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但是董仲舒,武帝知道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自己能夠從他的那套學說中找到加強統(tǒng)治的方法,也從中看到了限制自己權力的鎖匙。

就比如天人思想,它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限制皇帝的權力,用上天的懲罰來警示皇帝。

武帝絕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出現(xiàn),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來解釋這套學說,而不是董仲舒,他知道這個人的解釋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會影響他決策的執(zhí)行。

于是第二年,他就把董仲舒外放到江都易王劉非那里擔任相國。

自己的這個哥哥很不聽話,董仲舒的學說正好能規(guī)勸自己的哥哥服從他這個皇帝。

更重要的是,武帝要開始做大事了,他不希望有人來掣肘自己。

但是董仲舒不明白這個道理,他認為皇帝認同了他的學說,他就更要盡心竭力,幫助皇上排憂解難,用儒家學說匡扶社稷,開創(chuàng)太平。

漢武帝建元6年,皇帝祭祖的長陵高園殿、遼東高廟發(fā)生了大火。

董仲舒認為這是他用天人感應規(guī)勸皇帝的好機會,于是帶病起草了一份奏章,以兩次火災說明上天已經(jīng)對漢武帝發(fā)怒。

結果奏章被在家里做客的主父偃看到了,出于嫉妒,他把這份奏章交給了漢武帝。

武帝看完后大怒,他擔心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傳說他曾一氣之下想殺了董仲舒,但最后還是下詔赦免了。

難道漢武帝真的是憐惜他的才能或者畏懼他在民間的聲望而不敢殺他嗎?

我覺得這對于漢武帝來說只不過是在罪己詔上多劃兩筆,無傷大雅。

關鍵原因在于他用了董仲舒的學說,如果殺了董仲舒,那么這套學說的威信就會大打折扣,那么自己的統(tǒng)治就會受到質(zhì)疑,就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他不要他死,相反他要讓他活得好好的,給他至高無上的榮耀,讓他和他這套學說的威望達到頂峰,要讓自己的統(tǒng)治得到全天下的信服,只是不會再讓他有解釋這套學說的機會了,這就叫敬而遠之。

公元前125年,董仲舒又成了國相,四年以后辭官回家,皇帝給了他最高的禮遇,派人去他家中咨詢國家大事,充分顯示了朝廷對他的敬重,顯示了儒家學說的正確性。

甚至在他死后,皇帝還親自在他的墓葬前下馬以示尊崇。

也許這時候武帝心里會想,自己終于陪著這個腐儒演完了這場戲,從此以后儒學就會成為也只能作為大漢天子階級統(tǒng)治的工具,成為自己玩弄政治的砝碼。

這當然是武帝的一朝所想,但也由此確立了兩千多年來的學術走向,多少仁人志士鉆進了科舉八股的牢籠里,皓首窮經(jīng),蹉跎歲月。

我們也許能夠窺見歷史的長河邊,一個老人輕輕地撥弄了一下河水,在夕陽的余暉下,漣漪緩緩向遠方溯去,就這樣飄了千年之久……

參考內(nèi)容:

司馬遷《史記》

班固《漢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為什么把漢武帝與秦始皇并稱“秦皇漢武”?
罪功豈在悔輪臺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中國通史之兩漢經(jīng)學 (第二十三集)學習記錄
戴黍:經(jīng)典的源流及其意義——從思想史的角度看《淮南子》
漢為什么要獨尊儒術?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县| 德州市| 舞钢市| 沙洋县| 闸北区| 托里县| 从江县| 谷城县| 温宿县| 漳浦县| 易门县| 临安市| 乡城县| 怀仁县| 蒲城县| 晋州市| 安吉县| 长垣县| 宣威市| 东城区| 偃师市| 喜德县| 鄯善县| 隆尧县| 鄂伦春自治旗| 北碚区| 和田市| 西昌市| 武穴市| 平潭县| 新余市| 梨树县| 三明市| 三河市| 鄂尔多斯市| 陵水| 方正县| 镶黄旗| 宝应县| 和林格尔县| 达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