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們都會認為,地球上生物的性別只有雌雄兩種。雄性貢獻精子,雌性貢獻卵子,合體后誕生新的個體,新個體遺傳雙方的各種特征。
這是我們比較熟悉的生殖方式。然而,世界上還有約5%的生物,既不是雄性也不是雌性。
它們是無性繁殖,這種繁殖方式一般是微生物,它們本身搞分裂,一變二二變四,后代與自己一模一樣。
個子大一點的有如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上的一種大蜥蜴。僅用一個卵細胞就發育成一個新個體,完全是母體的翻版。
另外還有一種性別是雌雄同體,自己有精子也有卵子,自己跟自己交配生孩子。我們比較熟悉的蝸牛和蚯蚓都是雌雄同體的動物。但是蝸牛也會兩兩結為伴侶,互相交換精子。
從生育效率來看,無性繁殖無疑是最優秀的,直接分裂就能產生后代。免去了尋找女朋友、談戀愛、合體和懷孕等等繁瑣的步驟。
但是兩兩合體的有性生殖,卻給遺傳變異提供了機會,有利于物種的進化。小編在想,如果三個合體,那變異和進化速度會不會更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