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夫妻通常都是這種結局
據2021年度民政部婚姻登記數據統計顯示,離婚率和結婚登記率已然持平,也就是說二婚、三婚甚至更多次婚的夫妻關系也呈普遍趨勢;二婚夫妻或初婚夫妻的幸福指數眾說紛紜,而二者的結局都呈撲朔迷離之態勢。
如果初婚牢靠,那一半一半的離婚率又從何談起,如果有個親生孩子便能穩固夫妻關系,那么單親孩子怎會一撥又一撥地涌現;雙方各自的子女是二婚重組家庭的隱雷,這也是前次婚姻的后遺癥,所以說二婚夫妻若想長久地維持幸福和寧靜,最最重要的一點是調低對重組婚姻的期望值,只葆有一顆珍惜的心,不苛求愛情這類奢侈的概念,本著搭伙過日子的身段,那么無論幾婚你都能春風化雨萬福金安。
防備心重是二婚夫妻的通病,往往是在上一段婚姻里受過傷的緣故,小心翼翼地各處留心眼是再婚夫妻普遍的相處模式;如果這兩個人對婚姻的愿景各異,價值觀又大相徑庭,那么,從一開始便帶著隔閡和算計的婚姻就不可能走到白頭。
二婚夫妻的私心最突出的體現是在金錢和孩子方面,如果雙方各有子女且四個人湊在同一屋檐下生活,若想一碗水端平,就必須以繼子女為重,物質上對繼子女傾斜,而這等境界鮮有人能踐行;現實生活中,我們見多了為各自親生子女盤慮謀劃的再婚夫妻,長此以往,夫妻間就離心離德背道而馳,散伙之日不會遙遠。
再婚夫妻大多各管各的錢,糾紛通常突顯在經濟支出上;各自子女的教育費用、他們成年后的買房買車及結婚費用都是一個個晦澀的坎;雙方于是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小算盤只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打,誰都想掌握家庭財政權;當溝通無效各自為政時,二婚狀態就會動蕩顛覆。
二婚夫妻明擺著各自都有一個前任,因為孩子的因素,無可避免地要與前任有牽扯會見面;現任如果心眼狹窄無理取鬧,敵意和怨恨與日俱增;前任見子女,監護人一方陪伴一旁,但這些人之常情會成為一個個導火索,引爆原本就瘡痍滿目的再婚之舟。
還有一類二婚夫妻,是懷著挑剔之心以及對人生往昔的怨念走到一起的;他們彼此索取不斷苛責不休,將人生的不如意全都移植錯怪到對方頭上,如此負能量決堤的婚姻很快就會分崩離析。
初婚者大多因為愛情而結合,而二婚的訴求是孩子教育的良好保障、經濟壓力的分擔、工作方面的助力等等,希望對方滿足多功能型的需求;二婚家庭只有降低期望值,放下與前段婚姻的對比,才能夠相親相愛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