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個問題,我曾經在多篇文章當中進行了論述。近日,有網友認為我的文章表述不正確,把他的母校廣東財經大學當成了二本院校,有損母校形象,并且列舉了不少“例證”來證明其母校為一本大學。
對于網友的看法,我以為太過于單純,他沒有站在全局范圍內看待一本大學和二本院校的區別,單純以所在省份來認定一本和二本,這是不科學也不客觀的看法。
那一本大學和二本大學到底怎么認定呢?根據教育部的相關規定,官方層面并未對一本大學和二本大學進行區分,在高校的實際運行中也沒有一本大學和二本大學的區分,只是在錄取批次中有所體現。
但是,我們不能單純以一所高校在某個省份的招生批次來認定它屬于一本大學還是二本大學。
因為一所高校,它在廣東省是一本招生,在湖南卻是二本招生,你說它是一本大學還是二本大學?
同樣一所高校,它有的專業在廣東是一本招生,有的專業在廣東是二本招生,你說它是一本大學還是二本大學?
以廣東財經大學為例,在廣東省區分一本、二本、三本招生的時候,它在廣東省屬于一本招生;但是廣東財經大學在山西省卻屬于二本招生。
那你憑什么認定廣東財經大學是一本大學?
同樣的,以湖南師范大學為例,該校在湖南省區分本科一批、二批、三批招生的時候,該校絕大部分專業在湖南是一本招生,但是湖南師范大學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民武裝方向)卻是二本招生。
那你也不能據此認定湖南師范大學是一本大學。
因此,無論是教育部官方層面還是在實際錄取批次層面,均沒有完全客觀的依據來認定一所大學是一本大學還是二本大學。
大家都知道,有的省份為了留住優秀人才在本省就讀,將大部分本省高校列入本科一批招生序列,而將外省高校排除在外。
以河南省為例,該省由于是高考生源大省,加之沒有高水平大學作為支撐,為了留住優秀人才,河南幾乎把所有公辦省屬本科院校均納入了一本招生序列,如此一來,河南的高校都可以自稱是一本高校。
再看湖南省,湖南省的操作路徑雖然沒有河南省這么激進,但是湖南省把29所省屬公辦本科院校中的19所高校列入了本科一批招生序列,因此湖南省屬高校中近70%的大學均為一本大學。
不過,河南省、湖南省在把本省高校列入本科一批招生序列的同時,并沒有把外省院校忘記,外省絕大部分以大學命名的高校均在河南、湖南列入了一本招生序列。
但是,同樣是位于中西部地區山西可就把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區分得淋漓盡致。
以2023年山西省高考招生為例,列入山西省本科一批A段招生的廣東高校僅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深圳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9所高校。
位于廣東的其他高水平大學,例如南方科技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汕頭大學等均沒有入選。
同樣的,被湖南省列入本科一批招生的湖南21所大學(含2所部屬院校)僅有4所高校在山西省位列一本招生,分別是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
但是,對比山西省自己本省列入本科一批招生的學校來看,可以發現山西省在劃分本科一批、二批、三批招生批次的時候是十分自私的。
山西本省高校列入本科一批A段招生計劃的有: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大學、中北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山西醫科大學、山西中醫藥大學、山西農業大學。
除開山西大學和太原理工大學,同樣類型的高校,山西的高校辦學綜合實力并不比其他省份強。
例如山西農業大學與廣東的華南農業大學相比,山西中醫藥大學與湖南中醫藥大學相比,山西醫科大學與廣州醫科大學相比,山西財經大學與廣東財經大學相比,山西的高校綜合實力和社會影響力都要略遜一籌。
綜上所述,我舉例了這么多例子,其實就是為了證明官方并無一本、二本、三本大學的區分,如果說有區分那也只能僅限于本省范圍內認可。
此時,我們再來看文章開頭網友的觀點,他以廣東財經大學在廣東、廣西等地是一本招生就認定廣東財經大學是一本大學的看法顯然缺乏客觀、科學的事實依據,證明不充分就是充分不正確。
對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請留言發表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