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族維生素的大家族中,唯一一種含有金屬元素的B族維生素就是維生素B12,雖然人體對它的需求量并不高,但它對于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維持,細胞的正常發育,氨基酸代謝等多個方面,卻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疾病改善治療方面,有兩種常見的“維生素B12”制劑,一種就叫“維生素B12”,而另一種則被稱作“甲鈷胺”,有不少朋友對于這兩種藥物總是有疑惑,不知道維生素B12和甲鈷胺之間有什么區別,在合理選用方面,又有哪些注意事項,今天的這篇科普,就來和大家聊一下這方面的話題。
從化學結構上來說,維生素B12是一種含有3價鈷結構的化學物質,而維生素B12與甲鈷胺,也都具有同樣的母環結構,其主要的不同在于取代基團的差異,當取代基團是甲基時,這個物質我們就稱作甲鈷胺,當取代基團是氰基時,我們將其稱作維生素B12(也可以叫做氰鈷胺)。
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天然的維生素B12,某些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和食材中含有鈷胺素的其他天然成分,如甲鈷胺,腺苷鈷胺等,維生素B12是人工經過化學修飾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化學結構。
而在人體中,維生素B12也并不能起到生理活性作用,維生素B12進入人體后,首先在胃部的酸性環境下,與相關的因子結合,然后進入腸道被小腸吸收,最終轉化為甲鈷胺、腺苷鈷胺后,才能夠發揮各種重要的生理作用。
因此,從上述介紹大家可以明白,維生素B12與甲鈷胺,在對于人體來說,都是起到維生素B12補充作用的營養物質,但從化學結構,生理活性來說,兩者也是存在一定區別的,因此,在日常選擇維生素B12補充劑,改善相關健康問題時,對于選擇維生素B12還是甲鈷胺,也是大有講究的。下面,我們就從4個方面,來為大家說清維生素B12和甲鈷胺的選擇問題。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維生素B12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就是參與細胞的核酸合成,完成細胞的DNA生產,特別是在血細胞生產方面,維生素B12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身體缺乏維生素B12,就會造成紅細胞合成受阻,巨幼紅細胞貧血的問題。
在改善治療維生素B12缺乏相關的貧血問題方面,如果是注射給藥,維生素B12和甲鈷胺都是可以使用的,如果是口服給藥,對于吸收能力沒問題的患者,兩者也都是可以選用的,但對于吸收轉化能力有問題的患者,例如有萎縮性胃炎問題的患者,則建議直接選擇具有生理活性的甲鈷胺服用。
周圍神經病變
維生素B12不但是血細胞的生成的重要輔酶,同時也是神經細胞生殖發育的重要輔酶,具有非常重要的營養神經作用,對于有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合理補充維生素B12,能夠起到營養神經,改善癥狀的重要作用。
多項臨床研究表明,甲鈷胺在改善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作用要優于維生素B12,是更為適合用于這種問題的輔助用藥,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療共識》中,也推薦補充B族維生素來治療改善周圍神經病變問題,其中甲鈷胺是共識中推薦用于神經營養修復的藥物,同時配合其他治療藥物,能夠起到更好的疾病緩解作用。
長期服用二甲雙胍的維生素B12補充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在長期服用二甲雙胍降糖,這個藥物降糖效果好,不良反應少,耐受性好,而且還有改善代謝,抗衰老等方面的潛在作用,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長期服用二甲雙胍,可能會對維生素B12的吸收造成影響,因此,對于長期服用二甲雙胍的患者,更應該多注意維生素B12的補充。
除了日常生活中,適度進食貝類海鮮,多做好飲食方面的補充以外,也可以考慮額外服用維生素B12的補充劑,對于二甲雙胍的服用者來說,也更應考慮具有直接具有生理活性的甲鈷胺,口服維生素B12吸收可能不佳。
高同型半胱氨酸的改善
高同型半胱氨酸問題是加大腦卒中風險的重要危險因素,在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方面,很多朋友都知道要注意葉酸的補充,實際上也算只是促進高同型半胱氨酸代謝轉化的反應底物,而維生素B12,維生素B6是促進氨基酸代謝的重要輔酶。
因此,想要控制好高同型半胱氨酸問題,除了要注意葉酸的補充以外,也要注意維生素B12和維生素B6的同補,如果吸收沒有問題的朋友,服用維生素B12或甲鈷胺都是可以的,但對于吸收轉化維生素B12有問題的朋友,則考慮直接服用甲鈷胺或腺苷鈷胺。
#合理用藥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