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都出現過手指關節疼痛的情況。有的人以為手指關節痛與痛風有關,痛風多半與尿酸高有關,因此并不一定。所以手指關節疼的原因,還有可能是其他疾病。下面從病因和癥狀方面,教大家簡單分析,一旦發現問題,需要及時治療,要記住“久病成疾”的道理,身體健康是人之根本,需要重視。
1. 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通常會引起手部關節的疼痛,骨關節炎最常見的癥狀是關節疼痛,通常是漸進性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加重。疼痛可能在運動或活動時加劇,而在休息時可能減輕。然而,在休息一段時間后會出現僵硬感,并且在活動初期可能感覺不靈活。
這種僵硬會逐漸減退,但會重新出現在休息后。骨關節炎可以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包括年齡、遺傳和過度使用關節等。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磨損和退化的風險增加,65歲以上的人群更容易患上骨關節炎。女性在更年期后較常見。
2. 痛風:
痛風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由于尿酸結晶在關節中的沉積而引起。痛風性關節炎常見于大拇指基節指關節,但手指的其他關節也可能受到影響。癥狀包括突然發作的劇痛、紅腫、發熱等,癥狀稍微嚴重點,會引起關節的活動障礙。
痛風的發病與體內尿酸水平長期高有關,尤其是血液中的尿酸超過飽和度而導致的。高尿酸可能是由于飲食中高嘌呤食物的攝入、腎臟功能障礙或遺傳因素引起的。
3. 肌腱鞘炎:
肌腱鞘炎通常表現為在手指伸屈是會產生疼痛感,且有時還會伴隨著彈響。最常見的肌腱鞘炎類型是腕管綜合征,其癥狀包括手腕疼痛、麻木和刺痛感。其他類型的肌腱鞘炎可能導致相應手指的疼痛和磨擦感。肌腱鞘炎通常是由于肌腱周圍鞘膜發炎引起的。過度使用手部肌肉和肌腱、創傷或長期重復運動可能導致肌腱鞘炎的發生。
4.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響手、腕和指關節。晨僵、腫脹、紅腫、活動受限和疼痛是其特征性癥狀。類風濕性關節炎還可能伴隨全身癥狀,如疲勞、發熱、食欲減退和體重下降。而類風濕性關節炎多是由于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的關節組織引起的。具體的病因尚不清楚,但遺傳、環境和免疫功能失調可能是其發病機制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