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人最大的不幸,是討厭自己?”
“要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中?”
點擊加載圖片
這些問題都來自于個體心理學之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與弗洛伊德、榮格并稱的20世紀三大心理學家之一的阿德勒,他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同時也堪稱為思想家和哲學家。
阿德勒的一生很勵志,小時候很丑,成績不好,加上三歲時弟弟去世,又兩次被車撞,五歲時得肺炎差點死去,好在他最后找到了人生意義,成為了一名心理學大家。可以說,他本人就是我們學習的人生典范。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有三個核心理論
目的論
課題分離
共同體
生活給我們各種束縛,表面上看是時間、金錢、人際關系,但實際上都來源于心靈。阿德勒的整個理論體系,都在試圖把人從這種束縛中解脫出來,讓人重獲心靈自由。
01
目的論
和弗洛伊德的原因論不同,阿德勒的目的論更關注現在,而不是過去。
舉個例子,你想去跟喜歡的女生表白,結果沒去,是因為你一緊張就結巴,所以沒去表白。用目的論解釋的話,不是你一緊張就結巴,而是你根本不想去表白才找了這個借口,表白跟緊張結巴沒有關系。那你為什么不想去表白呢?是因為你害怕被拒絕,所以與其表白被拒,你做了更明智的決定,然后隨便找了一個理由為了說服自己。
阿德勒說,探討這個癥狀沒有意義。你的現在是由你現在所決定的,要改變你的人生,只需要改變你現在的目的。
所以重要的不是過去你經歷了什么,受過怎樣的傷害,而是你怎么看待過去,而我們現在所做的決定,也是可以改變過去的。(不是過去改變現在,而是現在改變過去。)
聽著有點繞,但是大家仔細想一想,如果我以前在學校被老師當中羞辱過,后來我卻考上了清華北大。你回想一下,現在的我是不是要感謝老師,如果沒有那次羞辱,我可能不會考上清華北大。(同樣,老師也這么覺得)但是如果我后來沒有考上清華北大,那現在的我會還感謝老師嗎?
阿德勒的目的論就是這樣厲害,人是可以改變的,而且很容易改,只是有的人不想去改變。
02
課題分離
阿德勒認為一切的煩惱都來自于人際關系。
你長得不好看?是因為你見過漂亮的人;你覺得自己窮,是因為你見過富有的人;你的成績不好,是因為你班里有成績好的人。所以你的煩惱根源來自和別人的比較。
正是這種比較的體系,造成了我們的驕傲和自卑。(阿德勒認為脫離群體的人,不能稱之為人,因為他沒有欲望,也就不會產生煩惱。)
阿德勒認為要解決人際關系的問題,就要學會課題分離。一個問題把它分開來看,首先一個是自己的問題,另外一個是別人的問題。而你只需要解決自己的問題,不能干涉別人的問題。(我怎么愛你,這是我的課題,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愛,這是你的課題。)
所以要解決人際關系的問題,就需要把它徹底區分開。那么,我們為什么會干涉他人的問題,而他人也會干涉我們的問題?
就是為了得到自我的心理滿足。通過影響他人來實現自己的一種控制欲,或者通過得到他人的認可來滿足自我的心理需求。所以,你干涉他人的問題根本就不是為了他人好,而是為了滿足自己。
阿德勒同時也特別強調了一件事,就是父母也要放下孩子的課題。
“別人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既不能表揚也不能批評,而是要讓孩子認清自己的課題,并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隨時給予援助。父母要選擇相信自己的孩子,就是無條件信任,如果孩子辜負你的信任,那就是他的課題了。
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
03
共同體
什么是共同體?
阿德勒認為我們人內心深處都希望成為集體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應該追求共同體感覺,就是說,我們不應該追求得到某一個人的認可,而應該追求在一個集體當中擔當一個重要的職位,把對自己的執著轉換成對他人的關心,通過對集體的貢獻來獲得自我價值的這種感覺。
所以任何人不應該追求競爭,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而活著。
然后阿德勒給出了三點建議: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
自我接納,不是自我肯定,而是接受自己無法改變的,去改變自己能改變的。比如這次考了60分,你如果說只是這次運氣不好,那就是欺騙自己。如果誠實的接受60分并在此基礎上思考下次如何才能考100分,這就是自我接納。
他者信賴,就是相信他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你只需要考慮自己的課題,我該怎樣信賴他,至于他背不背叛,是他的課題。如果不敢去信賴他人,那最終就會與任何人建立不了深厚的關系。
他者貢獻,這并不是自我犧牲,他者貢獻不是舍棄我而為他人效勞,反而是為了能夠體會到我的價值而采取的一種手段。及通過勞動實現貢獻,參與到共同體中,體現我對他人有用并實現自己存在的價值。
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他人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為他人做什么,并積極地加以實現。
你只要做到這三步的話,你的這種被他人認可的需求就不存在。你就能從他人的評價中獲得釋放。
獲得真正的自由,就需要有被別人討厭的勇氣,不怕別人討厭。因為他討厭你,對你的生活沒有任何影響,真正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被討厭的勇氣,也成為阿德勒心理學的一個核心詞匯。
最后,阿德勒還認為,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義。人生意義是自己賦予自己的,世界不是靠他人的改變,而是靠自己來改變。
所以,去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吧
以上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