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指出,在中國,1/3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因此,作為家長,不僅要重視孩子的學習,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孩子出現了“低情緒”,家長要學會讀懂這些信號,以避免孩子患上抑郁癥。
點擊加載圖片
從醫學的角度而言,抑郁是一種心理疾病,主要表現是情緒悲觀,對生活感到厭倦,常常陷入到焦躁情緒中,尤其是對死亡有一種向往和歸屬感。
患有抑郁癥的孩子,生活中充滿著悲觀情緒。這種心理疾病情況越嚴重,就越難以根除,只有及早發現,才能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千萬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年齡小就不在意,尤其是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以下幾個低情緒的表現,更是要警惕起來!
點擊加載圖片
孩子出現這4種情緒異常,可能是抑郁癥的先兆
1.反應遲鈍,經常健忘
如果孩子沉默無語,而且經常發呆走神,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聽到別人提問,他的回答結結巴巴、反應遲鈍,似乎難以交流,記憶力也下降,常常粗心大意、丟東西。
孩子出現這種表現并不是偶然,也不是孩子的性格使然,也不要責怪孩子笨,這大多是心理異常導致,是抑郁癥明顯表現之一。如果如果沒有及時引導發現病因,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2.出現莫名煩躁
孩子突然變得煩躁、易怒,別以為這是正常的成長表現,其實,這是孩子在焦慮,是不正常的表現。這類孩子始終感到壓迫,再美好的事情都不能讓他感到快樂,總是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點擊加載圖片
3.自我封閉,不愿說活
抑郁癥最明顯的一個表現就是,孩子變得十分自閉,不愿意交朋友,不愛和人說話交流。要知道不合群的孩子,更可能得抑郁癥,家長一定要重視,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如果孩子的不良情緒憋在心里沒有發泄出來,長此以往,就會產生自殺傾向。
4.自信心嚴重不足
孩子不自信,經常說“這件事我搞不定”、“我比不過其他孩子”、“我什么都做不好”等話時,家長一定要警惕起來。
孩子情緒突然發生變化,心理上多半是受到了一些刺激和傷害。孩子情緒悲觀變得自卑起來,很可能是抑郁癥的發病征兆。
點擊加載圖片
孩子出現“低情緒”,家長該怎么辦
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上這些情緒,父母要做到以下兩點:
1.和孩子談心交流
孩子自我封閉,不愿與人交流,有可能是無法找到傾訴的對象。父母平常要多和孩子互動,每天進行有效聊天,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孩子年紀小,遇到問題需要爸爸媽媽及時幫助和引導。父母要成為孩子訴求的傾聽者,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打開自己的心扉。
點擊加載圖片
2.排解孩子心理壓力
現在的孩子學業壓力較大,整天忙著上課、做作業、考試。孩子年紀雖小,身上卻要背負的壓力可不小,有時真的難以承受。
在這樣沉重的壓力下,孩子很容易產生焦慮情緒,變得恐慌起來。此時父母要認真進行反思,不要讓自己的行為成為孩子抑郁的主要原因。父母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輕松舒適的學習環境,減輕壓迫感。理性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要讓孩子因考試沒考好就懷疑自己。
孩子年紀小,但也有自己的情緒,需要家人及時的幫助和引導。父母要多關心孩子,幫助他們盡快排解不良情緒,遠離抑郁,度過一個快樂美好的童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