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父母對待孩子十分“舍得”,總是想把最好的教育氛圍、成長環境帶給他們,畢竟年輕時自己吃過的苦,一點都不想讓孩子再次體會。
但事實上,適度地給孩子進行一些吃苦教育,實則是對孩子大有好處的,反而會磨煉孩子們的意志,讓他們未來成長為更加優秀的人。
點擊加載圖片
就連大家所熟悉的主持人白巖松,也在一檔節目中分享了自己培育學霸兒子的心路歷程。
白巖松談到自己的“育兒觀念”
說起白巖松大家幾乎都認識,作為知名主持人,他家中的條件自不必說,肯定是會比普通家庭優越不少。
更令人羨慕的是,他的孩子白清揚雖然出生在這樣備受關注的家庭,但卻十分優秀而低調,小小年紀不僅在足球方面很有天賦,更是以優異成績被國外某名校錄取,被廣大網友稱為“學霸”。
點擊加載圖片
而在談到自己的育兒觀念時,白巖松坦言自己奉行的是吃苦教育,并且表示:如果是有格局的父母,要舍得讓孩子多吃這3種苦,這樣孩子長大以后才會更有出息。
他認為孩子在小的時候,一定要多吃些缺錢的苦、自律的苦以及挫折的苦,這會對成為子女日后成長的助力
孩子為什么要多吃三種苦?
★為什么要吃缺錢的苦?
這里所說的缺錢,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缺錢,其實是要引導孩子具有理性消費的觀念。
點擊加載圖片
現在人的生活都好了,但如果一味滿足孩子的任何愿望,可能會讓孩子貪圖享受,眼高手低。
所以適當地讓孩子吃一吃缺錢的苦,實際上是培養孩子懂得如何正確對待金錢,用有限的金錢創造更大價值,懂得節制消費,計劃消費的重要性,培養好孩子的財商。
★為什么要吃自律的苦
三歲看老這句話并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一個好習慣的培養,在孩子年幼的時候是最容易并且成本最低的。
點擊加載圖片
讓孩子從小就懂得自律的道理,清醒克制,雖然可能在短時間內讓孩子感覺到枯燥乏味,但事實上一旦養成良好的自律習慣,對于孩子未來的成長是大有好處的。
★為什么要吃挫折的苦
人的一生路上不可能永遠都是康莊大道,總是要面對分岔路口上的選擇與困境。但更多的父母,從內心希望孩子不要遭受任何打擊,拼命想辦法幫助孩子們避免失敗和挫折。
點擊加載圖片
事實上父母不可能護著孩子一輩子,總有一天他們需要自己面對未知的世界,體驗挫折和失敗是他們人生中必然會經歷的,如果家長過度保護,一旦挫折到來的那天,讓從未經歷過的孩子如何面對呢?
所以培養孩子的逆商,對于他們未來的發展也是相當重要的。
給孩子進行吃苦教育時,家長應該怎么做?
▼別做孩子的保護傘
這個世界是不完美的,家長們也要懂得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有閃光點,當然也會有自己的小毛病。
點擊加載圖片
家長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要變成孩子犯錯時的“保護傘”,掩蓋孩子們的錯誤和缺點,讓他們的生活只有甜沒有苦,而是要引導孩子正視自己,正視挫折,敢于面對。
▼吃苦也要恰到好處
家長在對兒女進行“吃苦教育”的時候要明確一點,這并不是讓家長用“吃苦”的名義,剝奪孩子感受幸福的權利。
有的家庭為了讓孩子進行吃苦教育,平時經常跟孩子抱怨家中缺錢,或者只批評不鼓勵,就偏離了讓孩子吃苦的本意。
點擊加載圖片
家庭畢竟是孩子最溫暖最安全的港灣,穩定的愛意和吃苦教育相結合,在日常生活中適當進行吃苦教育的培養,才是培養孩子吃苦的好辦法。
寫在最后
家長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既要懂得表達愛意,呵護孩子,也要明白適當放手,狠下心讓他們自由成長,別怕孩子吃苦,但也不要刻意逼孩子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