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智商決定了你的上限,情商決定你的下限”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戈爾曼說:“一個人成功與否,智商只占了20%,而情商的比例卻高達80%。”
很多父母覺得培養孩子智商很重要,常不自覺地忽略情商培養,但事實上,缺乏情商的孩子,智商再突出也很難成功。
低情商,對孩子人際關系、性格成長都會有很大的影響。他們的未來,甚至很可能因此喪失很多機遇,遭遇很多打擊。
其實,孩子情商高低,從日常表現就能看出來。我們總結歸納出了孩子低情商的幾個表現:
孩子情商低的幾個表現
點擊加載圖片
表現1:喜歡抱怨
喜歡抱怨的人通常會有比較多的“負能量”,而且還喜歡把責任推卸給他人。如果你家孩子在犯錯后,喜歡給自己推脫找借口,那么父母就要上點心了。
不要讓孩子將這樣的行為繼續貫徹下去。要學會敢于承擔自己的責任,一味地推卸和抱怨,只會讓孩子失去很多的朋友。
表現2:以自我為中心
沒有人會喜歡和自私的人做朋友,一個以自我為中心,做事不會替他人考慮的人很少會受人喜歡。
通常獨生子女會比較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因為父母和長輩都會寵著家里的這根“獨苗”。
當孩子習慣了這種“眾星捧月”的感覺后,便會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凡事只考慮自己,不顧他人的感受。
表現3:脾氣暴躁,喜歡發泄情緒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脾氣暴不是壞事,以為這樣才不會有人欺負,殊不知孩子發火傷害的不僅僅是他人,還有自己。
這不僅僅是情緒控制的問題,也有關身體健康,誰都聽說過“氣大傷肝”的道理,孩子年紀小,傷害只會有增無減。
脾氣暴躁的孩子進入社會,若是還學不會情緒控制的話,恐怕會被“有心人士”利用,到時候吃虧的反而是自己。
表現4:拖延癥、自控能力極差
對于“拖延癥”大家并不陌生,別說孩子了,很多成年人身上都有同樣的困擾,這種病聽上去好聽:
但說白了就是自控能力差,不懂得安排時間,以至于“邊焦慮著邊拖延”,對自己沒好處不說,還會連累同事的工作效率,害人不淺。
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
點擊加載圖片
幫助孩子認識情緒,調節情緒
很多孩子遇到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想著先大哭一場,哭完了如果不能滿意就開始扔東西,甚至有偏激的行為。
但高情商的父母在孩子哭泣的時候首先就會通過轉換話題或者說過爸爸媽媽知道你很傷心,那你先哭一會,爸爸媽媽在這里陪著你,等你不哭了我們再一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樹立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
任何時候都要給孩子足夠的自信,不打擊,當做得好時要給出適量的表揚,當犯了錯誤時,要跟孩子一起探討錯誤的根源,這樣后續再做相同的事情就會有更充足的把握把事情做的更好。
但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提前跟孩子商量好計劃及可行的時間線,確保事情在要求的范圍內完成并適量的收縮時間,這樣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定的緊迫感,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定的抗壓能力。而不是無止境,任由其拖延。
教會孩子發現生活中的美
只有合群的孩子才會討人喜歡,只要孩子能夠學會跟任何人玩得來,那他就有受歡迎的一面
哪個孩子都愿意跟這個孩子玩,他肯定有表現得跟其他孩子不一樣的能力,也許我們暫時還看不出來,只是覺得孩子好玩而已,但是一般社交能力強的孩子往往不會認生。
而且也懂得分享自己的東西給其他孩子,或者學會跟其他孩子更換物品。所以多讓孩子到集體中去提升他們的個人社交能力至關重要。
不要總是對著孩子抱怨
讓孩子不學會抱怨,很多人都說孩子要跟爸爸在一起,一般情商會比較高,因為爸爸懂得看事情,教會孩子用什么樣的心態去看待每一件事,但媽媽卻往往相反,總會因為一些事情需要嘮叨幾句。
這樣很容易影響孩子變得愛抱怨事情。所以媽媽的行為是直接影響孩子對反面事物的對待方式。只要父母看待的事情都是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孩子也能跟著養成積極樂觀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