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檔介紹:三、分型論治 (二)中臟腑 【 閉證】 (2)陰閉證(痰濁蒙竅,痰濁淤閉) 癥狀:閉證癥狀加面白唇暗,靜臥不煩,四肢不溫,痰 涎壅盛,苔白膩,脈沉滑緩 證機概要:痰濁雍盛,蒙蔽清竅 治法:辛溫開竅,化痰醒神 代表方:滌痰湯合蘇合香丸加減 常用藥:半夏、茯苓、橘紅、竹茹、郁金、菖蒲、膽星 天麻、鉤藤、僵蠶 中成藥:蘇合香丸 【治療】 兼有動風者,可加天麻、僵蠶、全蝎以平熄肝風。 若見戴陽證者,屬病情惡化,宜重進參附湯、白通加豬膽汁湯救治。 三、分型論治 (二)中 臟腑 【脫證】:陰竭陽亡 癥狀:主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遺,肢體軟癱,舌痿,脈細弱或脈微欲絕 證機概要:正不勝邪,元氣衰微,陰陽欲絕 治法:回陽救逆,益氣固脫 代表方:參附湯合生脈散加減 常用藥:人參、附子、麥冬、五味子、山萸肉 中成藥:生脈注射液等 【治療】 若陰不斂陽,津液不能內守,汗出不止者,可加黃芪、牡蠣、龍骨、山萸肉等以斂汗固脫; 若真陰虧損,虛陽浮越,面赤足冷、虛煩不安,脈浮大無根者,可加龜板、鱉甲、牡蠣、龍骨、阿膠、山萸肉、熟地、枸杞等填補真陰以納浮陽; 若元陽漸復而痰濁壅塞喉間,欲吐無力者加菖蒲、遠志豁痰降逆; 若腎陰大虧,虛陽浮越,足冷面赤,宜選地黃飲子滋陰補陽,引火歸元。 三、分型論治 (三)恢復期 針灸等藥物治療并進 1 風痰瘀阻 癥狀:口眼歪斜,舌強語蹇或失語,半身不遂,肢體麻 木,苔滑膩,舌暗紫,脈弦滑 證機概要:風痰阻絡,氣血運行不利 治法:搜風化痰,行瘀通絡 代表方:解語丹加減 常用藥:天麻、膽星、天竺、半夏、陳皮、地龍、全蝎 中成藥:中風膏 【治療】 若痰阻絡脈,半身不遂日久難復,可加丹參、紅花、稀簽草、雞血藤以祛風活血通絡; 兼有風陽,頭痛頭暈,舌紅苔黃,脈弦勁,宜去白附子、羌活、木香等溫燥之品,加鉤藤、夏枯草、石決明,以平肝熄風潛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