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陳卓
編輯丨霞飛
持續用“燒錢”換增長的拼多多(NASDAQ:PDD)虧損在收窄。
3月11日晚間美股盤前,拼多多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拼多多實現營收301.4億元,較2018年的人民幣131.20億元增長130%;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人民幣69.68億元,而2018年為102.98億元,虧損收窄約32.3%。
3月11日美股開盤,拼多多低開35.50美元每股。
資料來源:同花順
GMV破萬億
對于拼多多而言,2019年的業績有所突破。
2019年,拼多多平臺成交額突破萬億大關,全年GMV達人民幣10066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的4716億元增長113%。
實際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網上商品零售額為106324億元,同比增長16.5%。該數據表明,在萬億規模的基礎上,拼多多的增速近7倍于行業平均增速。
就整個電商行業來看,創立不足5年的拼多多成為突破萬億交易額最快的電商平臺。此前,阿里巴巴和京東突破萬億的時間分別是14年和20年。
財報顯示,2019年拼多多總收入為人民幣301.419億元,較2018年的人民幣131.200億元增長130%;實現凈虧損69.68億元,同比增長32.3%。
這與過去兩年相比,拼多多的業績已經有所改善。2017-2018年,拼多多分別實現總營收17.44億元和131.20億元,同比增長245.45%和652.29%;實現凈虧損4.79億元和102.98億元,同比下降4.79%和1964.88%。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創業邦制表
不過,目前而言,盈利指標距離阿里巴巴主營電商業務和京東還存在較大差距。根據阿里巴巴和京東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阿里巴巴全年營收3768.44億,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802.34億;京東實現全年營收5768.88億,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118.90億。
財報顯示,2019年拼多多總收入的增長主要是由于在線營銷服務的收入增加。
具體來看,在線營銷服務收入為人民幣268.136億元,比2018年的人民幣115.156億元增長133%。交易服務收入為人民幣33.282億元,比2018年的人民幣16.404億元增長107%。
營收增長的同時,拼多多單季度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明顯。
數據顯示,2019年,拼多多平臺年活躍買家數達5.852億,單季度凈增4890萬,較上一年同期凈增1.67億。
對比同年度,阿里巴巴年活躍買家數為7.11億,京東年活躍買家數3.62億。拼多多高于京東,逐步縮小跟阿里距離。
資料來源:財報 創業邦制表
月活用戶增數與拼多多發展階段有關系,拼多多成立時間短,商家數量少,流量大競爭小,對于商家拓展銷售渠道具有較大的吸引力。隨著市場的逐步推廣,預計未來拼多多用戶數有可能保持持續增加。
不過,盡管GMV、營收和用戶新增都在持續增長,但是拼多多依然在虧損的道路上。
對此,拼多多表示,平臺經營虧損主要是由于持續加大農產品上行的投資力度,并通過“百億補貼”大幅提升商品補貼金額。
財報信息顯示,2019年,平臺總經營費用為323.4億元,其中銷售與市場推廣費用為271.7億元。Q3、Q4兩個季度,平臺銷售與市場推廣費用達161.8億元,拼多多表示,實際上“百億補貼”的實際補貼費用超過百億元。
拼多多的錢還花在研發投入中。財報顯示,2019年拼多多研發費用為人民幣38.70億元,較2018年的11.161億元增長247%。拼多多解釋,這一增長主要是由于員工人數增加和招聘更多有經驗的研發人員以及與研發相關的云服務費用。
對此,迪拜投資平臺FasterCapital中國合伙人于寶山告訴創業邦記者,因為百億補貼計劃只是暫時的,拼多多要保證供應鏈的健康發展,就要求實現大數據的精準匹配和響應,這也解釋緣何拼多多的研發投入比較高。
再看看發展的大后方“現金流”,2019年財報顯示 2019年全年,拼多多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為148.21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的77.68億元維持翻倍增長。拼多多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及受限資金為人民幣333億元,對比上一年同期為305億元。
在現金流方面,拼多多目前的現金流應該與2019年兩次融資有關系。2019年,拼多多通過增發和一次轉債完成20億美元的融資。
2019年“客群上移” 差異化優勢形成?
營收增長、虧損收窄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實際上,在京東、阿里巴巴實施下沉戰略之后,2019年拼多多似乎更多地在客群上移方面尋求突破,并在2019年及時調整了戰略和規劃。
2019年,拼多多繼續重投農產品上行等項目,通過農業新模式留存用戶存量,新增用戶增量,彎道超車。
拼多多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拼多多相繼推出“多多農園”等創新扶貧助農模式,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農(副)產品成交額達1364億元,平臺農(副)產品年活躍買家數達2.4億,直連農業生產者超過1200萬人。
“多多農園”的模式在于,聯合當地政府,以新農人創業帶頭人,為新農人、工廠、代運營公司提供第三方服務,實現政府監督和平臺扶持的新農商發展。
“從生鮮產品領域的經驗來看,目前拼多多所做的農園模式與其他電商平臺都不同,當達到一定體量的時候也許未來可以‘下一盤大棋’。” 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告訴創業邦記者。
除重投農產品上行項目外,2019年開局,拼多多還針對客群上移推出了“百億補貼”計劃和“新品牌”計劃。
'百億補貼'在于對Apple MacBook等高端產品進行大力補貼,用最低的超值價格刺激消費者,吸引一線二線城市用戶,開拓增量市場,并逐漸消除用戶對拼多多“品牌低端”的偏見。
“目前階段獲取用戶是當務之急,補貼是增量突圍的快速方式。”于寶山表示。
“新品牌計劃”則從工廠角度切入,“以需定產”,聚焦中小微制造企業,發揮互聯網優勢,為工廠提供數據、產品開發以及定價建議;建立直達消費者的供需模型,聯合工廠制造自有品牌。
這對拼多多而言,或許是最好的選擇,畢竟目前的電商競爭形勢下,品牌商渠道被擁有話語權的老牌電商所控制,拼多多只能從工廠角度切入用戶,從而尋求突破。
從目前來看,拼多多從工廠角度切入的新品牌戰略差異化和優勢正在形成。
疫情下,2020年一季度虧損會比預期小
2020年初爆發的疫情正在沖擊整個電商行業,阿里巴巴預警2020年一季度的利潤率可能出現嚴重下滑,唯品會給出的Q1營收指引或將下滑15%-20%。這種狀況下,拼多多的抗風險能力也受到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拼多多財報業績里寫到,疫情期間,拼多多對每一位堅持服務消費者的商家進行了資金支持。1月底,平臺首批劃撥10億元專項資金,為每一筆發貨的訂單提供2至4元的專項補貼,以激勵商家保障消費者物資需求,降低商家的運營和現金流壓力。
創業邦記者注意到,鑒于拼多多目前現金流尚可,在疫情影響下補貼商家和用戶或為拼多多去庫存和拓渠道需求帶來發展機遇。
拼多多董事長兼CEO黃崢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談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于公司影響時表示,疫情引發的干擾,將對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的業績產生負面影響,但對長期的預期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