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江湖永遠都有大佬的傳說。當你以為他們已經老去、落寞,他轉身就給你來個漂亮的回馬槍。
4月2日,王石攜郁亮等眾萬科員工,突然宣布捐贈2億股、價值53億的股票給清華大學。這2億股股票來自于萬科32年前的40%企業股(原始股),多年來一直由萬科員工主導成立的社會企業——萬科企業股中心管理,原始價值520萬,目前已達53億。這筆捐贈創下了中國高校歷史上金額最大的一筆捐贈,超過了此前楊國強和女兒楊惠妍、女婿陳翀給清華的22億。處理了這個30多年的歷史遺留問題,萬科創始人王石又能睡個好覺了。這個捐贈的意義首先在于,這不是萬科公司的行為,而是王石和萬科員工的行為。這要從32年前說起。1988年,萬科的前身“深圳市現代企業有限公司”改造完成,60%為國家股,40%為企業股。根據當時的規則,這40%企業股的可由企業“自主決定”,很多公司都把這些原始股分配給了創始團隊的個人。但以王石為首的萬科創業團隊卻放棄了。按照王石的說法,這并非故示清高,而是出于現實的考慮。企業的發展和壯大需要不斷增資擴股,而沒有資金跟進的管理者,有可能自己就成為企業做大的阻力。王石寧愿不要那么多的個人財富,也要把萬科發展壯大。而其“萬科大股東必須是國資/央企”的執念也源于此。萬科最大股東從華潤到深鐵,歷經波折,爭議滿滿,但也如他所愿。放棄了的40%原始股哪去了呢?一開始是交由萬科職工委員會管理。隨著萬科的發展,這筆股權不斷被攤薄,也不斷在增值。到2010年的10月底,萬科企業股資產的賬面價值,上升到9.68億元人民幣左右。2011年,萬科員工代表大會決定將這筆資產用于社會公益事業,并且成立一家社會企業來管理和運營,使它繼續增值,以實現優于一般公益組織的“造血”功能。這家社會企業就是企業股中心,它獨立運作,包括獨立于萬科集團。9年過去,企業股中心的核心資產,仍然是萬科股票。其價值,則由9億多元人民幣,增值到53億元人民幣左右,股權比例稀釋到了1.77%。了解萬寶之爭的人可能記得,這個企業股中心在當時曾經引發了爭議,它作為委托人和出資人成立了德贏資產管理計劃,持有萬科股權約3%,被認為是萬科管理層成立的資管計劃盈安合伙的一致行動人,都是王石對抗野蠻人的底牌。截至2019年末,德贏資產管理計劃仍持有萬科2.91%的股權,其中除了原始股資產的本金,也應有部分杠桿。3月31日,萬科收盤后出現49筆大宗交易,我們可以合理推測,德贏資產管理計劃的杠桿部分即可能在此時賣出,否則萬科企業股中心不能將帶杠桿的資產交給清華大學。那么,這筆捐贈后,清華大學就成了萬科第五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77%。據說,捐贈后,雙方將創立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以抗擊新冠疫情為首個切入點,聚焦于流行病學、公共衛生管理等研究方向”。學院起點也很高,世界衛生組織原總干事陳馮富珍將出任首任院長,王石出任學院理事會名譽理事長。老王又給自己找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來做,借此再次回到了公眾的視野。而這,似乎也是他創立萬科36年來對社會的一次重要的交代。這件事挺讓人感慨的。
有人說,王石和萬科的創始人們當初如果不放棄那些原始股,那么可能就不會有寶萬之爭,王石也不會從萬科出局,他們持有的股票,價值也可能遠遠大于53億元。
看看同期發展到現在,牢牢掌控著公司控制權的民營公司,比如碧桂園、恒大、融創、龍湖、萬達、soho中國,楊國強、許家印、孫宏斌、吳亞軍、王健林、潘石屹們的身價都遠遠超過了王石、郁亮。
與萬科差不多時間和背景的綠地控股,也是國資,卻成功實現了混改,張玉良和員工持股的格陵蘭投資,持有綠地約30%的股權,是第一大股東。
今天,包括王石、郁亮在內的萬科管理層和部門員工,通過盈安合伙僅持有萬科4.97%的股權,市值約150億。王石個人持有的萬科股權,估計在1%左右。
王石很早就知道,在中國社會里面,名利兼得意味著風險。
他重名不重利,選擇的是安全,以及他能得到的名聲,或者是他追求的理想。
這次捐贈,一些朋友評論說,王石很了不起,又開始對他刮目相看了。
而那些比他富有百倍的富豪,卻常常被瀕臨破產、資金斷裂、避走海外、惹上官司等傳聞圍繞。
9年前,在決定將原始股全部做公益前,王石在發給萬科員工的一封信中寫道:
“22年前,我曾經做出過一個決定。這個決定,使得我從此遠離一切富豪排行榜,也使我的內心收獲了22年的平靜。而今天,同樣有一個決定,等待著你們和我一起來做出”。
對王石和郁亮等創始人來說,萬科企業股資產捐給清華大學,已經找到了最好的歸宿,企業股中心也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老王今天的心情,也應該比國內大部分的富豪平靜吧。
關注紅姐的地產星球,踏上每日精進之旅
地產自媒聯盟成員
合作&入群 | 加微信lanyhzentrust
爆料&投稿 | 加微信laurayanli
煩請注明公司及崗位
走過路過【在看】不要錯過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