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創業招人時,肯定是想招在北京跟我一起辦公的,我找到她,她只能在廣西柳州辦公,但我還是選擇讓她加入做我的助理,遠程辦公;剛創業時想以后肯定要有個合伙人,一起辦公,結果后面她又成了合伙人,依然在廣西遠程辦公;再后來,我其實不想遠程的太多,希望大部分都在北京,但我慢慢的還是同意她在廣西柳州租辦公室,在當地招人。
實力夠了,很多門檻就沒了,選擇困難癥不存在的,選好的就行了。
以下是文文的分享,尤其推薦女性朋友認真看看。
01
曾經辭掉妥帖的月嫂
說到底就是兜里錢不夠
為什么這次我會毫不猶豫地付錢?
先說一個朋友的故事。
前段時間去探望她,她悄悄把我拉到房間,問的第一句話居然是:“如果夫妻離婚,兩個人的房產應該怎么分?”
孩子才剛滿月,朋友就問這樣的問題,很可能夫妻之間有矛盾,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關心她生完孩子是不是特別累、最近的心情怎么樣。
朋友忍不住訴苦,說家里地方窄房間不夠,自己打算住月子中心,都已經打聽好了,2萬多塊能有全套的母子服務,商量了好幾個回合,但她老公認為這是浪費錢,堅持由自己和寶寶外婆一起來照顧。
結果呢?
晚上寶寶哭鬧時,他根本睜不開眼,推脫說自己還不習慣跟寶寶睡,最后干脆完全丟給外婆管,時間一長老人家高血壓又升高了。外婆辛苦忍不住抱怨嘮叨女婿,一家人很不愉快,鬧得朋友月子里沒休養好,身心俱疲,后悔道:“早知道當初就不應該聽他的,住到月子中心多好。”
我說:“月子中心當然省心些,但要考慮到他的經濟壓力。”
我自己經歷過月薪3千的窘迫,太明白錢的重要性,2萬多塊雖然不是大錢,對于三四線城市的普通家庭也不是太輕松,沒忍心說得更直接:他需要在家人的舒服健康和2萬多塊之間做一個選擇。
朋友倒是領會:
選擇的困難,說到底都是因為兜里的錢不夠。
就說我這次準備請月嫂,沒想到堅決反對的居然是我親媽。她的理由是爺爺奶奶都可以照顧我們,到時候我老公也休假,沒有必要請月嫂,而且聽說有些月嫂面好心不好,收了錢不一定好好干活……
說白了也是怕花錢,其實月嫂好不好她早就體驗過了。
大寶出生時,我媽到醫院來幫忙照顧,半天過去10ml水都喂不完,急得手抖,喊來護士問寶寶嘴太小不會喝水怎么辦,人家提醒,奶嘴別光放嘴邊得完全塞進嘴里……
我吐槽她:“你不是帶大了我們倆姐弟嘛?”
她老臉一紅羞愧地說:“幾十年了,我完全忘了......”
看她手忙腳亂,我不得已請了醫院推薦的月嫂,那會是每天三百多塊錢(六七年前),把我們母子倆照顧得妥妥當當,交代了好多注意事項,大家都松了一口氣,我媽也連連感嘆:哎呀,現在都好講究好科學,貴是貴點 ,這錢花的得值呀。
但因為當時經濟條件不好,我們只請了三天半,還是把月嫂給辭掉了......
六七年過去了,我的收入翻了十幾倍,家庭的經濟狀況改善了許多,我終于不用在這件事上有選擇困難癥了。
02
我們力求得出的所謂最佳選擇
不過是自己能承受的最大極限
當眼前找不到一個真正讓人滿意的選項,我選擇改變自己。
我不再數著老公有多少天沒回家,不再極力去勸說老人,而是把時間用來工作,周末帶著孩子一起去書店,我工作,他閱讀,我們抽空交流。
我的收入成倍增長,沒時間跟老公吵架,老人看我工作辛苦更多了幾分體諒,兒子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能閱讀全文字讀本,勵志要做王偉一樣的飛行員……
30歲之后,我覺得自己的人生依舊充滿了無限的可能,一切都剛剛開始。
老公卻打趣說:“我喜歡你原來感性的可愛。”
言下之意我太過理智和清醒,可是女性過了30歲,她的“可愛”是需要有人兜底的,或者更直接一點說那是需要有錢的,我內心在咆哮:那個買不起酸奶的媽媽一點都不可愛。
兒子說:“你應該很愛你的工作吧?你抱著電腦總是一秒入戲。”
是不是很愛工作我其實分不太清,但請你相信:媽媽一定很愛你。我想成為那種可以陪你看軍事書,也能夠帶你去北京、上海的軍事展覽館實地參觀的媽媽。
并且我相信,我真的可以。看起來似乎很辛苦,其實我的內心有一份充實的快樂和對未來的信心,我的選擇有了更大的空間,給家人的愛變得更有力量。
比如為了不增加家人的負擔,自己也能盡快恢復好狀態,我選擇了請月嫂來幫助我度過特殊時期。
從預定的第二天開始,就已經有配套的營養師規好了每周的餐單,還有一年的線上服務幫助解決各種育兒疑問,省心省力是肯定的,當然代價就是花錢。
我也可以省下這筆錢,讓老人來幫忙帶孩子,接受觀念的不同,自己也多辛苦多操心一些。
不是說哪種選擇一定就更好,只是自己“能選”和“不得已”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成年人的生活,從來都是不容易的,如果你選擇了工作舒服一點,休閑放松的時間多一點,那么就要坦然接受錢賺少一點、物質上妥協一點、選擇上局限一點。
這本身沒有對錯,只是你自己的選擇,自己要去接受那個代價。
北野武說:雖然辛苦,我還是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
我未必多么想選擇辛苦滾燙,但為了內心深愛著的人,我要用最大的努力,修煉出堅硬的鎧甲來守護。
寫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