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金克等擔任編劇,楊冬導演的熱播劇《重生之門》在優酷上線以來,憑著扎實的劇作,緊湊的劇情、豐富的故事線迅速吸引了大量觀眾,網絡熱度持續升高,屢屢斬獲日冠,打破了多項平臺紀錄。更是被譽為2021年以來的“懸疑劇天花板”。
本期我們請到了《重生之門》的編劇張金克,請他來分享一下創作這部劇的始末。
張金克,職業編劇,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代表作《重生之門》等。
01
為什么會想到做這樣一部
偷盜+刑偵題材的懸疑作品?
《重生之門》來源于我之前寫的一個原創電影劇本《旁門左道》,故事講的是一個大學生被卷入一個盜賊世界里,然后配合警察抓住盜賊的故事。后來我就把這個電影劇本改成了劇集。第二就是懸疑類型片和刑偵類型的片子本身我特別喜歡,但現在大部分刑偵劇是以兇案為主,甚至有的開始往獵奇的方向走了,強調重口味、大尺度,這種類型片已經高度同質化了,刑警隊分很多職能,有刑偵、經偵、有文物偵察大隊等等,這些都寫過很多了,沒有新意。所以我就想寫一個不一樣的,市場上比較少見的刑偵劇。
02
在創作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
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創作過程中長周期性的修改,一個是創作本身。
我寫這個戲全劇本初稿用了大概9個月左右,寫完之后就通過一家公司送到平臺,平臺看了之后覺得不錯,評了8.3分,是當年的最高分。但后面修改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其間經歷了審查修改,平臺修改,導演修改。審查修改是最簡單的,也比較順利。最難的就是平臺的修改,平臺先是找了一個導演,修改了一遍,但這個導演后來退出了。之后就是楊冬導演團隊,又修改了大概半年左右。
修改主要是針對劇本中莊文杰和林芷悅的感情線,以及莊文杰和羅堅的cp關系,后面的案件和大boss許正清的設定上,這是比較艱難也是花費時間最長的。在和策劃團隊和導演團隊漫長的磨合之后,最終呈現出現在的樣子,和我之前的設定還是有不小的差別。
創作方面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吸引觀眾往下看。就像第一集壞人已經抓住了,第五集偷完金庫,大boss都進去了。還怎么繼續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不斷反轉,抓住觀眾。所以在寫的時候就把自己逼到一個絕境,自己想盡一切辦法去突圍,通過發掘故事中各種細節的戲劇性,新加人物等辦法,不斷地引出新的爆點,制造新的懸念。
另一個難點就是人物關系的提前固化。根據平臺提供其他熱播劇的后臺數據顯示,當劇中主角cp關系建立的時候,也是這個劇熱度峰值最高的時候,所以為了抓住觀眾,《重生之門》里莊文杰和羅堅的這對cp關系在前面幾集就要建立起來。但人物關系后面并沒有特別大的起伏變化,這是比較頭疼的。這種固化的人物關系也不能帶出流動式的戲劇情境,只能是靠一個個案件來撐起故事,這就進入到韓劇的“8集悖論”里面,主要人物關系固定了沒有大的突破,故事也就不好看了,我管這個叫模塊化的人物關系。
《重生之門》也是到了第八集出現這個問題,卡了我三個月。后來還是沖出來了,通過加入新的人物蘇英,來打破莊文杰和羅堅的固化人物關系,她帶著新的任務進來,從女性警察視角看待莊文杰,和羅堅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也引發了一系列有意思的故事,戲劇性非常的強烈。但導演在劇本上對蘇英這條線的刪改非常大,這也是我跟導演討論最多的地方。最終呈現出來蘇英這件線非常單薄,她的出場、行為邏輯,人物形象出現很多bug。網上很多評論也在詬病這一點。
03
喜劇元素是否影響懸疑氛圍?
過多的喜劇和幽默會導致整體的風格割裂,但現在來看還算ok。這些喜劇元素主要是體現在張譯飾演的羅堅身上,在做劇本的時候為了調整戲劇節奏有過一些黑色幽默的設定,但是不多,沒有為了制造喜劇場面來加入喜劇元素。劇中的喜劇場面更多是演員在現場的即興發揮,原因就是在拍攝版劇本的固化的戲劇情境中,人物之間處于一個穩固的情感關系框架,并沒有過多的變化,導致演員在演的時候沒有戲劇的“抓手”,就會通過即興發揮,盡量使戲靈動起來。
04
片子中有多時空剪輯、炫酷的場景
這些是劇本中原有的設計嗎?
都有。比如像莊文杰去找廖德同賣畫,平行剪輯丁生火教莊文杰怎么說話,這兩個時空的快速交叉剪輯,劇本上是這么寫的。但像這個段落里有一個特酷的360度旋轉鏡頭,劇本里不會寫是用什么樣的鏡頭表現,調度怎么處理,只是提供了一個能讓導演發揮的藍本。但編劇有剪輯思維很關鍵,會事半功倍。
05
為什么會選擇雙男主的設定?
這個戲是刑偵劇的類型框架,刑偵劇里要有一個人民警察的英雄形象,這個人物必須老練成熟穩重,這基本上就是一個常見的男性隊長的形象,這種設定基本上在國內的刑偵劇里的固定的。大學生莊文杰的設定是盜賊世家傳人,他是個亦正亦邪的人,同時想擺脫身世和父親影響之間的一種拉扯,能夠承受這種戲份的一般也是男性形象。這在我最初的劇本里有大量而豐富的前史設定,能夠讓莊文杰和他父親的人物形象和人物關系無比的厚重,但可惜后面做了大量刪減。
06
在創作的時候
有沒有考慮尺度和審查問題?
這是創作之初首先考慮的問題。傳統的偷盜電影都是以盜賊的視角講述的,展現他們怎么尋找目標,布置計劃,怎么執行,大部分都是表現盜賊去偷盜。這種放在大陸影視劇審查中是很難過審的,不可能正面樹立盜賊的主角形象,所以還是要放在刑偵劇的框架里面,以人民警察為主角,以保護人民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為主旨。在刑偵劇的基本框架里,嵌入進了一個虛構的盜賊世界,這個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會存在的,是天馬行空創作出來的。這樣基本上解決了過審的問題,實際上這個戲在審查的時候還是比較順利的,審查那邊挺希望能看到新的東西,他們最頭疼的就是看到那些兇殺、獵奇、暴力、血腥的內容,還有就是表現人性陰暗面的東西,這也是他們管制的重點。還是想在刑偵劇里看到其他分支的東西,對于創新,他們反而會去服務。
具體到這個劇本主要是兩點,第一是盜竊部分的內容,審查方面不管,因為不涉及暴力和兇殺,也不會涉及到模仿犯罪的問題,比如高樓滑索和偷金庫,現實中沒人有膽識和這種過人的能力。第二點就是警察的辦案是否合理合規,像抓捕、立案和審訊,比如審訊用詞,是否存在誘供,有沒有逼供等等。還有一個就是價值觀和立意的問題。總體來說這些方面改動都不大。審查提出意見,配合改就好了。這塊我大概花了三個月左右修改。
07
作為編劇,除了講好故事以外,
你想通過這個作品向觀眾傳達什么?
還是想通過這部劇探討一下關于“自我認同”的問題。劇中人物、觀眾,包括我們都生活在一個群體社會中,到底我們該怎么看待自身,以及別人怎么看待自己,這是我想在劇中探討和表達的東西。其他的沒有,反而我更享受創作中推理、破案給我帶來的過癮和愉悅。
08
你會去網上看彈幕和評論嗎?
從開播到收官我一直在看,有正面評價的,也有非常糟糕的吐槽,但我不會出來解釋,只是收集觀眾的看法和觀點。這些對我來說很有幫助,有很大的參考和借鑒價值。尤其是一些觀眾對人物的理解比我還深,我印象比較深的一個評論說不是王俊凱的眼里沒有光,而是莊文杰的眼里沒有光,這個觀眾讀懂了莊文杰這個人物,這個評論讓我觸動很深,也讓我非常感動。
09
這個戲有好幾個編劇,
你們是怎么分工的?
現在有五個編劇署名,其中有兩個之前是策劃,參與劇本會的討論,提意見和想法。另外兩個是導演團隊的人,我跟導演改劇本改了6個月,后面是導演帶的兩個編劇修改劇本的,所以就是現在的五個編劇。
10
你是怎么看待大數據的?
現在大家都在談大數據,大數據是不能影響創作的,更不能左右創作,它只能做為一個參考,但是不能當成唯一的鐵律。現在最明顯的問題就是都在崇尚大數據,結果就導致所有的戲嚴重同質化,幾乎沒有創新,這不僅影響創作者,制作公司,進而也會影響平臺方。
11
對于年輕編劇有什么建議?
一定要熱愛這個行業,不要急功近利,一定要坐得住,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因為在創作的時候,編劇經常會處在懷疑和自我懷疑之中,這很正常,千萬不要崩潰絕望。
然后就是一定要按受自己的平庸。你不是天才,寫的大部分的東西都很一般。一定要會自我否定,如果寫作時意識到出了問題,不要自信地以為往后寫就會有天才的想法把問題彌補。直接返回去,需要推翻就推翻,不要猶豫。
堅守獨創性,不要一味追求市場熱點。所謂獨創,一是寫你擅長寫的東西,揚長避短。二是要找好敘事角度,故事點和類型雖然已經固定了,但找到一個別人沒用過的切入視角,來講一個已經講過的故事,這也算一定程度上的創新。還有就是雖然不能創造一個新的類型,但可以在類型里面找新的概念,比如傳統盜賊世家嵌入到一個刑偵劇的類型框架里,就誕生了莊文杰這個新的人物和新的故事,有了新故事,就會出現新的橋段。有了劇本中新的情節做依托,還會帶來不一樣的視聽呈現。
最后就是要保持自覺性。編劇是一部影視作品的核心主創而不是服務型的行業,更不是其他人的下級部門,不能過多地被別人左右,否則就會喪自己的原則和創作熱情,寫出來的東西連自己都不滿意,別人更不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