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證明主觀上沒有犯罪的動機?犯罪的四個要素:主體、客體、主觀、客觀中.如何去認定主觀上沒有故意.
優質解答 犯罪故意,分為直接和間接。直接是:“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導致犯罪后果的發生,并且希望其發生”間接是:“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導致犯罪后果的發生,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認定上,首先可以是犯罪嫌疑人自己的供述,以此來確認... - 追問:
- 判斷的依據又是什么?從法理的角度來說,有什么依據?
- 追答:
- 依據客觀的犯罪行為和相關案情、證據來進行判斷 從法理角度來說依據是所謂“主客觀相一致原則”或者說“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原則 因為永遠不可能100%再現案情,并且也無法得知另一個人在當時的心理狀態,因此難免要從客觀行為出發來判斷人的主觀狀態 刑法上的判斷的標準是法官的“自由心證”,也就是超越了合理懷疑即可認定 也就是這樣:法官用自己的主觀,結合案件的客觀情況,對犯罪嫌疑人的主觀心理狀態進行判斷
茜茜棐灨sb08 2014-11-22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