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是一種累積性毒物,也是一種烈性神經毒素。
鉛損傷是國際公認的危害兒童智力和神經發育系統的“第一殺手”。
可怕的是,鉛遍布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僅空氣、水、土壤中有,它還被添加在藥物、食物及各種生活用品中,孩子們常用的奶瓶、繪本可能也存在鉛中毒危害。
▲ 網售盜版繪本重金屬含量高
▲ 劣質奶瓶彩色圖案釋放重金屬
新聞報道:僅上海新華醫院,兒科的重金屬中毒門診每年就要接診超過1000名中毒患兒,案例遍布全國。
徐瑞聯醫生提醒,鉛會影響到兒童大腦發育,造成智商下降。鉛帶來的神經和行為影響具有不可逆性,一定要注意預防鉛接觸。
鉛主要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進入人體內。
孩子們有很多手-口動作,所以兒童體內90%的鉛都是經消化道進入的。
其次,孩子戴口罩的依從性顯著低于成人,也更容易吸入空氣中的鉛。
鉛進入兒童體內后,只有75%的鉛會沉積于骨骼,其余的鉛會隨著血液流向其他的組織或器官,對全身造成的影響也就更大。
相比成人,兒童接觸到鉛的幾率大,對鉛的吸收率更高,排泄率卻更低,所以兒童很容易發生鉛中毒。
鉛中毒,慢性且持久
鉛中毒是一個慢性且持久的過程,對人體的損害是日積月累的。
但由于鉛中毒的起病癥狀并不明顯,一些兒童僅僅表現為多動、抽搐或發育遲緩。因此,鉛中毒的危害常被家長忽視和低估。
鉛進入體內后,可分布在體內骨骼、肝臟、脾臟、腎臟等各個器官或組織,損害兒童的神經、免疫、造血等多個系統,尤其是對兒童神經系統的損害難以逆轉。
由于孩子的身體尚未完全發育,鉛中毒會造成如下危害:
檢測鉛中毒:驗血
鉛中毒對六歲以下的兒童特別有害,檢測鉛中毒的唯一方法是進行簡單的驗血。
如果連續兩次血液中鉛含量檢測發現血鉛水平為100-199μg/L,即可診斷為高鉛血癥;如果≥200μg/L,則可診斷為鉛中毒。
根據血鉛水平的不同,又可將鉛中毒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種等級。
血鉛水平<100μg/L,也不安全
許多研究證實,血鉛水平根本不存在安全閾值。也就是說,鉛只要存在于人體內,就是不安全的。
所以,血液中檢測不到鉛,才是最健康的情況。但生活中難免會接觸到鉛,我們只能盡量避免。
環境污染
汽車尾氣、二手煙、工業廢氣等都存在鉛。
生活在環境污染嚴重區域的兒童,鉛中毒的風險會更高。
生活用品,鉛無處不在
例如兒童所使用的鉛筆(外殼涂料含鉛)、含漆玩具、蠟筆、油畫棒等;
吃飯時用的帶彩釉的陶瓷碗;
牙膏皮;
彩色的報紙和雜志;
家具或墻面的油漆等。
以上這些都能成為潛在的鉛污染源。
食物或不正規的藥物
許多我們常吃的食物,像松花蛋、爆米花、鉛質焊錫罐頭食品(包括罐裝奶粉)、油炸食品等,都含有一定的鉛,應該盡量讓兒童少吃。
一些中草藥也含鉛。一定要購買正規的兒童用藥,千萬不要擅自給兒童服用一些偏方,以免導致鉛中毒。
▲ 用于治療口腔潰瘍和咽炎的自配偏方,經檢測后發現藥粉的鉛含量高達11%,一經服用就會導致嚴重的鉛中毒。其中1例患兒出現腹瀉、反復高熱、抽搐的情況,持續嘔吐1個多月,2歲仍不會喊爸媽。
護膚品及化妝品
很多化妝品和護膚品都含有鉛。
風靡于市場的兒童彩妝,質量參差不齊。按照一般玩具產品標準生產出來的“口紅玩具”、“腮紅玩具”等產品,可能存在鉛超標的問題。
國家藥監局提示,3歲以下嬰幼兒不宜用“彩妝”。
如果彩妝化妝品標簽宣稱3歲以下嬰幼兒可用,則屬于違法行為。
2022年5月1日起,申請注冊或者進行備案的兒童化妝品,其標簽必須標示“小金盾”,大家在選購兒童化妝品時,要多加注意。
其次,孩子還可能從家長所使用的化妝品接觸到鉛,孩子的手或者嘴唇接觸到家長的面部,就可能導致鉛進入體內。
飲食
在飲食上,家長應該盡量讓孩子少吃或者不吃含鉛的食物。
總之,家長應保證兒童的飲食營養豐富且全面,少吃或盡量不吃垃圾食品。
生活習慣培養
兒童的手-口動作是攝入鉛的主要途徑,所以家長應該培養孩子飯前洗手、外出玩耍后及時洗手等勤洗手習慣。
經常給孩子剪指甲;避免孩子養成吃手、咬鉛筆等不良習慣。
對于環境污染較重的地區,應該讓孩子出門佩戴口罩,以減少對空氣中鉛的吸入,同時要避免吸入二手煙。
生活物品選擇
家長在為孩子選擇生活物品時,首選無鉛的物品。
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鉛含量合格的玩具和生活物品,尤其是蠟筆、油畫棒等高危物品。
經常清洗孩子常接觸的玩具,尤其是可能用嘴巴接觸的物品。
定期檢測血液鉛含量
由于高鉛血癥甚至是鉛中毒,都沒有典型的癥狀或體征。
在缺少血鉛水平數據的情況下,醫生沒有辦法僅僅依靠癥狀來進行診斷。
所以,兒童定期的血鉛水平檢測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存在以下高危情況的兒童[1]:
參考文獻:
[1]黃發源. 兒童鉛中毒的影響因素及防治進展[J]. 安徽預防醫學雜志,2016,22(06):399-403+414.
[2] Chiodo LM, Jacobson SW, Jacobson JL. Neurodevelopmental effects of postnatal lead exposure at very low levels. Neurotoxicol Teratol. 2004;26(3):359-371. doi:10.1016/j.ntt.2004.01.010
[3]https://www.nmpa.gov.cn/xxgk/kpzhsh/kpzhshhzhp/20211209151801110.html
[4]WHO:鉛中毒
[5]https://www.epa.gov/sites/default/files/2014-06/documents/about_lp_chines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