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昌江邊上的洗衣女)
司法疑難問題釋疑:一審法院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期限屆滿的,二審法院能否繼續采取取保侯審
劉曉虎
問:《刑訴法解釋》第127條第3款“人民法院不得對被告人重復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措施”中的“人民法院”是否應當理解為“同一級人民法院”?即:一審法院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期限屆滿的,二審法院能否繼續采取取保侯審?
案情:被告人起訴至法院前已被取保候審。起訴至法院后,一審法院決定對被告人繼續取保候審。一審宣判后,同案被告人提出上訴,案件進入二審階段。二審法院能否繼續取保侯審?
觀點爭鳴:一種觀點認為,二審階段如再對被告人決定繼續取保候審,違反了《刑訴法解釋》第127條第3款的規定,應當對被告人變更為監視居住。另一種觀點認為,《刑訴法解釋》第127條第3款中的“人民法院”應當理解為同一訴訟階段的法院,一二審屬于不同訴訟階段,一審法院對被告人繼續取保候審后,案件進入二審程序時,二審法院仍然可以對被告人繼續取保候審。實踐中存在一審宣判后,二審法院無法在取保候審期限內結案的情況,如不允許二審法院決定對被告人繼續取保候審,而必須變更為監視居住,則有加重被告人處罰之嫌。
(婺源叢溪莊園一角)
我的觀點:目前,各地依然存在一審法院采取取保侯審強制措施后,二審法院在取保侯審期限屆滿后繼續采取取保侯審的現象。這種現象表明,司法實踐中對《刑訴法解釋》第127條的理解依然存在分歧,故有必要分析。
依照《刑事訴訟法》第97條的規定,對被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如果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不符合釋放的條件,那么對被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被告人,就只能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根據《刑訴法解釋》第127條第3款“人民法院不得對被告人重復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措施”的規定,對已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的被告人,取保侯審期限屆滿的,應當解除取保候審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為監視居住。至于變更為監視居住是否加大了對被告人的處罰,在所不問。強制措施畢竟不同于刑罰,不受上訴不加刑的限制。
《刑訴法解釋》第127條第3款“人民法院不得對被告人重復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措施”中的“人民法院”不應理解為同一級法院,即:一審法院對被告人采取的取保候審期限屆滿的,二審法院不應繼續采取取保候審,應當解除取保候審或者將強制措施變更為監視居住。一審法院對被告人采取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二審法院應當解除監視居住或者將強制措施變更為取保候審。之前已經采取取保侯審的,不得再將監視居住變更為取保侯審。《刑訴法解釋》這樣規定,可以有效推進人民法院在審理期限內結案,避免一二審審理期限過長,而產生對被告人不利的影響。如對于將來可能判處無期徒刑的被告人,因無期徒刑刑期是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判決確定之前的羈押不予折抵。如果一審法院用盡取保侯審、監視居住等強制措施之后,二審法院重復用盡取保侯審、監視居住等強制措施,實際加重了對被告人的處罰,同時可能順延了18個月(取保侯審12個月+監視居住6個月)被告人的服刑期。舉例而言,被告人早點進入監獄服刑,可以早點獲取監獄減刑積分政策,如果可能45歲服刑期滿,一二審法院各自用盡取保侯審、監視居住,則被告人可能到46歲6個月才能服刑期滿。如果早點獲取減刑政策,這個差異可能更大。
(禁止未注明出處轉載!!!)
(紅楓 江西省都昌縣東林寺一角)
附:相關規定
1.《刑事訴訟法》
第九十六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規定的偵查羈押、審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內辦結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需要繼續查證、審理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第九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2.最高法院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1998〕23號(已廢止)
第七十五條 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已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案件起訴到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對于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應當依法對被告人重新辦理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手續。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期限重新計算。人民法院不得對同一被告人重復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措施。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法釋〔2012〕21號)
第一百二十七條 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已經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案件起訴至人民法院后,需要繼續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七日內作出決定,并通知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
決定繼續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應當重新辦理手續,期限重新計算;繼續使用保證金保證的,不再收取保證金。
人民法院不得對被告人重復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措施。
4.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 國家安全部關于取保候審若干問題的規定 【公通字1999(39)號】
第二十二條 在偵查或者審查起訴階段已經采取取保候審的,案件移送至審查起訴或者審判階段時,如果需要繼續取保候審,或者需要變更保證方式或強制措施的,受案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作出決定,并通知執行機關和移送案件的機關。受案機關決定繼續取保候審的,應當重新作出取保候審決定。對繼續采取保證金方式取保候審的,原則上不變更保證金數額,不再重新收取保證金。取保候審期限即將屆滿,受案機關仍未作出繼續取保候審、變更保證方式或者變更強制措施決定的,執行機關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書面通知受案機關。受案機關應當在原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前作出決定,并通知執行機關和移送案件的機關。
(禁止未注明出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