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個好朋友 27 歲生日了。
往年,他要過生日,會提前 3 個月就開始有意無意地明示和暗示我們,要開始給他準備禮物,死不要臉的樣子讓你無法逃避。
而今年,直到生日前都悄無聲息,我一個“你變了”表情甩過去,結(jié)果他回了句:不想過了,沒意思。
莫非,27 歲,真的成了一個坎兒?傳說中的“ 27 歲焦慮癥 ”真的有?
幾個月前,韓國男團 SHINee 的主唱金鐘鉉自殺,27歲。
歐美樂壇有一個有名的“ 27 歲俱樂部 ”,成員是 27 歲就結(jié)束了生命的音樂人:有的是酗酒,有人用安眠藥,還有人用獵槍。
好像 27 歲真的是個坎兒。不,其實畢業(yè)踏入社會后,每過一年都是個坎兒。
22 歲是個坎兒。
那會兒大家都在找工作,有人緊繃了 4 年,如愿保研,有人憑借一身才華,去了世界 500 強,BAT,廣告 4A。有人堅定的備考了一年也終成未來高官,好像只有自己站在十字路口迷茫得找不到出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后來算了,有公司接盤也不錯了。
24 歲是個坎兒。
都畢業(yè)兩年了,第一波跳槽季開始,是在熟悉的環(huán)境等升職還是趕緊跳一家好升得更快。
25 歲是個坎兒。
家里催著怎么對象還沒個著落,你看隔壁王叔叔都抱外孫了,小學同學都計劃二胎了,誰不想安定,可是看著工資都跑不贏花唄,焦慮得讓你睡不著。
27 歲是個坎兒。
玩也不想玩了,喝酒宵夜蹦迪都沒意思,工作也沒有明顯進展,分外感受到身邊要不是碩士生就是留學生,自己也很久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看不到自己的競爭優(yōu)勢。
28 歲是個坎兒。
那些養(yǎng)了孩子養(yǎng)了狗的,都是人生贏家,你呢,表面上光鮮,背地里連貓都不敢養(yǎng),心里慌得一比。
30 歲是個坎兒。
都說 30 而立,該結(jié)婚的都結(jié)婚了,想著奶粉錢房貸車貸,其它任何開銷都還是要捉緊一點,那些帶著全家到處旅游的人,究竟是怎么暴富的,想不明白。
40 歲,50 歲……
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壓力,如果這種壓力成為你的動力,那很棒,但如果這種壓力一直讓你感到窒息,那你真的需要認真地考慮改變現(xiàn)狀了,長期以往不僅是脫發(fā)掉發(fā)的問題,可能會帶來情緒和心態(tài)的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