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與領導交流,更容易獲得對方信任?
和大家分享1113法。
首先申明:這個方法適用于和領導的私下交流。
第一個“1”:明確一個目標。
即和領導私下交流的目標。好多人會問:這還需要明確嗎?是的。許多人和領導之間,之所以不敢說、不會說。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明確交流的目標。
讓領導知道、了解我們,只是淺層次的目標。深層次的目標是讓領導通過知道、了解我們,然后再信任我們。建立彼此間的信任關系,是私下場合和領導溝通的目標。
第二個“1”:改變一種思維定勢。
在絕大數人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老師、身邊朋友對我們的評價,主要是基于我們取得的成績,如學習成績、工作成績等等。所以,這導致我們容易形成思維定勢:在和領導交流時,要盡可能把自己的能力、水平展現出來,給領導留下好印象。
試想一下,我們最信任的朋友是什么樣的?
應該不是能力最強、口才最好,更不是夸夸其談、四處表現自己的,而是彼此談得來,心理上比較契合、投緣的。
所以,和領導之間要有交流的感覺,避免刻意為之,才能建立信任的基礎。
第三個“1”:明確交流的一個總體原則。
看以下方法,大家就能明白。
第四個“3”:具體的三種交流方法。
1、和領導講工作中、人際關系處理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困惑、難題。
例子:領導,在王處長手下工作,我感到有壓力。不僅僅是工作上的壓力,心理上也有。我們不是很投緣,有時候說不到一塊……
這樣說有一定風險,因為我們不知道領導的態度。
對方可能會說:就是的,其他人也反映過;也有可能會說:你要好好適應,調整好自己等;還有可能領導聽完后沒有什么表示。
建議大家說之前,提前預判。如果預判第二種情況,就可以考慮不說。如果是第一或第三種,可以說。
說這些話,代表著我們向對方敞開心扉,信任對方,而這恰恰是我們和領導建立信任的前提條件。
2、向領導提出請求。
例子:我的一位朋友,剛進機關2年多。有次和領導單獨在一起,這樣說:今年春節我回老家,父母催促我抓緊時間結婚。我的女朋友在XX城市讀研究生,我想等她畢業之后就結婚。領導聽了說:這是正事,要抓緊辦。朋友說:結婚就得買房,現在房價這么貴,我家在農村,家庭條件也一般,買不起啊。領導接著說:要想想辦法,買房是遲早的事,宜早不宜遲。這時候,朋友說:領導,如果其他單位有團購房,或者二手房之類的,您給我介紹介紹啊……
提要求、談困難,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激發對方的同情心。不管問題有沒有解決,有一條可以確定,那就是雙方的心理距離會被拉近,信任感會逐步累積。
當然,提要求、談困難不能讓對方感到為難、尷尬。
3、話不要說得太滿。
例子:領導分別找小A、小B談話,說單位要新開展一項業務,讓他們考慮一下,如何做好、做出成績。小A回答:我回去考慮考慮,再給您匯報。小B回答:這件事不復雜,我回去馬上辦,一定能辦好。
兩人的回答,誰的更合適、更妥當?
應該是小A。
說過頭話,容易有問題。做好了,領導沒感覺,因為期望值被調高了,做好是應該的。而一旦結果不符合預期,領導會覺得我們不靠譜,而這正是信任的大敵。
反之,話說得謙虛一點,做好了超出領導預期,對方得到意外驚喜;做不好,對方也有心理準備,不至于大發脾氣。
體制內職場是“熟人社會”,和領導私下溝通,要以建立信任關系為目標。只有改變思維定勢,多和對方“說人話”、多交心,才能拉近彼此心理距離,逐步建立信任關系。
(來源:機關說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