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在學術思想方面繼承宋代大家陸九淵,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體系。王陽明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就連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也曾斷言:21世紀是王守仁的世紀。他的心學最高概括: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他的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舅枷氲膯蝹€精華:
29、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一切以心為懷,不是虛懷假意。交友者以心相交是最牢靠不過的了。
30、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只要一個人真心待人,還有什么值得懷疑的呢。
31、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說到的事件就辦得到,辦不到的事情就不說,這就是承諾者必守諾,否則就是失諾者了。
32、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一個人不可能不犯錯誤,即便是神也會有過錯之時,但一個人能知道自己錯了,去改正錯誤這是一個難能可貴的事,因為,古人云,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呀。
33、千圣皆過影,良知乃吾師。再多的圣人看后皆是想象中的影子,而我最尊重的是在我身邊的良師益友,我當認真接受良師的教導。
34、此心不動,隨機而動。以不變之心應付萬變之態。
35、攻吾之短者是吾師。當知道我的弱點的人,是我真正的老師,讓我去掉弱點不斷地修煉自己,成為有用之人。
36、王陽明游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p>
37、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當懂得事物的變化后,必然作出相應的反應,如果不知道事物的變化,一個人不作任何反應者,是因為他即使知道了,也只是不懂而已。
38、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一個人的言行當由心中所想而生,心中的夢想便是一個人的志向和意志的表達,而表達的意思就是萬物在現實中的變化與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