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長宏
2023年1月18日
余以為:元曲原本來自“胡樂”,最初是在民間流傳,稱“村坊小調(diào)”。隨著元朝的建立,滅宋后入主中原,在以大都(今北京)和臨安(今杭州)為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qū)流傳開來。其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成就都很獨特,和唐詩、宋詞鼎足并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成為了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支奇葩。今天我們一起分享白樸的醉中天.。
【元曲24-一醉中天.佳人臉上黑痣-原文】
疑是楊妃在,怎脫馬嵬災?曾與明皇捧硯來,美臉風流殺。叵奈揮毫李白,覷著嬌態(tài),灑松煙點破桃腮。
【元曲24-醉中天.佳人臉上黑痣-譯文】
莫不是楊貴妃還在,她是怎樣逃脫了馬嵬破的災難呢?曾經(jīng)代替唐明皇捧硯,供李白揮毫,美麗的面龐讓所有的婦人都失了顏色。可恨李白,看嬌態(tài)出了神,竟筆頭一歪,把墨點在了桃花般艷麗的臉頰上。
【作者簡介】
白樸(122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曲作家、雜劇家,與關(guān)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墻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墻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