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長宏(文學之都居士)
2024年9月26日
鹽城是一座新興城市,同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自古以來這里到處都散發著一種濃郁的海鹽文化,而且擁有著美麗的黃金海岸線。這是我國第54處世界遺產,也是在全球范圍內第二塊。潮間帶濕地遺產。
該遺產地位于江蘇省鹽城市黃海沿岸,是中國黃渤海沿岸眾多候鳥棲息地中第一個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區域,由南北兩片棲息地組成,其間相距約30公里的,被大豐港隔開。兩個組成部分核心區總面積約18.86萬公頃,外圍緩沖區總面積約8萬公頃。
濕地被稱作為“地球之腎”,而鹽城又有著“東方濕地之都、仙鶴神鹿世界”的美稱,這里的地勢比較平坦,物產相當富饒,可以說是“魚米之鄉”。最不得不說的就是這里有著丹頂鶴和麋鹿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每年都有上千多只丹頂鶴到這里越冬。鹽城黃海濕地是在2019年7月份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鹽城黃海濕地于2019年7月作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一處濱海濕地類型世界遺產。這里擁有太平洋西岸和亞洲大陸邊緣面積最大、連片分布最集中的淤泥質潮間帶濕地,是全球9條鳥類遷徙通道之一“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的重要補給站,每年數百萬只候鳥在鹽城停歇、繁殖或越冬。目前這里生活的麋鹿數量也由最初引進的39頭發展到7840頭,其中野外生活3356頭,為珍稀瀕危動物提供了寶貴的自然棲息地。
該遺產地生活著680種脊椎動物(415種鳥類、26種哺乳動物、9種兩棲動物、14種爬行動物、216種魚類以及165種底棲動物),是大量鳥類賴以生存的濱海生境,包括為其提供換羽、休息、越冬和筑巢的場所。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系列遺產地的濱海灘涂支持了包括珍稀和瀕危候鳥物種在內的大量國際候鳥物種的生存,對于保護世界候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位于鹽城的第一期遺產地為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上超過10%的遷徙候鳥種群提供重要的季節性棲息地生境,其中包括世界上最稀有的兩種候鳥——IUCN紅色名錄極危物種(CR)勺嘴鷸(Eurynorhynchus pygmeus)、瀕危物種(EN)小青腳鷸(Tringa guttifer)。同時,這片僅存的自然棲息對于其他受脅物種的生存也顯得至關重要,如黑臉琵鷺、東方白鸛、丹頂鶴、大濱鷸等。
【作者簡介】
潘長宏(雅號:文學之都居士、筆名:長宏、紀風清、溱湖之戀),1956年10月出生,江蘇姜堰人,中國網絡作協會員,中國攝像師、攝影、視頻制作師;1988年畢業于南京大學;種過地,當過兵,任過教,做過官;讀過彪炳千秋的歷史巨著《史記》和《漢書》;《資治通鑒》;《中國通史》;《兵書戰策》等中外名著和中國歷代通俗演義。藏書萬余冊,各類讀書筆記七十余冊。百度文庫(墨斗魚)金牌作者。2023年6月1日,被《當代作家》雜志社簽約作家。2024年5月1日,中國人人頭條 人人文學網特約詩人。2024年7月1日,中國人人頭條 人人文學網特約作家。
1986年以來,在各類刊物上發表過229篇文章和美圖。參加過各個級別的66次有獎征文獲獎。2011年1月8日創辦“溱湖之戀”個人網絡圖書館,【2018年1月18日升至最高級(五星級)】。館內本人原創圖文音畫影像等作品11660余篇,總字數二百六十萬余。原創作品數在全館億位館友中排列第18名。奉獻值在館內TOP1000中排列第72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作家協會會員證)
潘長宏以為,人生在世,只有多讀書,勤耕耘,通過筆墨躍然紙上,堅持撰寫內容健康、品位高雅、生動感人的作品來奉獻社會!把人間的真、善、美弘揚光大,活出自己的精彩,面向陽光,不負累,不仰權貴,不卑微。讀懂淡定、舍得,看透、聚散、進退五大天律,做一個自信、容人、坦蕩、優雅、灑脫的自我。不要等到繁華落盡感嘆人世滄桑,終身不留遺憾。從而無愧于這個時代。
“溱湖之戀”個人網絡圖書館網址:http://qhzl.360doc.com.
優酷視頻網站LV.28級道長:http://i.youku.com/jypch999
搜狐視頻網站:https://my./i/home
中國文學網址:https://www.renren.net.cn/beijing/article/index.html
《潘長宏著作》第一部(《成人成事與成業》已經于2019年問世;第一部今年已再版,第二部著作《中國歷史上比較有名氣的百名紅顏》和第三部《讀書與修身六十篇》及偵破敵特奇案三篇小說,已在2004年7月成功鉛印??傋謹邓氖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