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長宏(文學之都居士)
2024年10月22日
近期,我在看一則戰爭故事《冰雪尖刀連》炸水門橋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讓我不由得從內心贊嘆參加抗美援朝的每一位志愿軍戰士。 抗美援朝戰爭中震撼作戰期間“鋼七連”戰士爬冰臥雪、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故事。故事由伍千里(杜淳 飾)帶著哥哥伍百里的骨灰回鄉省親展開,面對頑皮魯莽的弟弟伍萬里(王子奇 飾),千里決心帶他入伍當兵歷練。歸隊的兄弟倆,恰好趕上大軍開拔,奔赴抗美援朝戰場。
史密斯師長說,中國軍隊是一群無法被戰勝的敵人
在冰天雪地中、槍林彈雨下,鋼七連的戰士們以血肉之軀筑成保家衛國的厚盾,“為了來之不易的和平,為了最終的勝利,血戰到底”。《冰雪尖刀連》是一次家國記憶的喚醒,也是一次偉大精神的傳承。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鋼七連戰士靠著三八大蓋抗擊著美軍的飛機坦克,以薄薄的棉服對抗著零下四十攝氏度的嚴寒,以肉身守護國門。
《冰雪尖刀連》在蓋馬高原的南端,長津湖水庫底下引水涵洞里的水從這里匯入四條巨大的管道內,以極陡的坡度伸向山下流到河里。在管道和公路相交的地方,有唯一一座通往長津湖地區以外的車道橋梁。橋架在兩座山體之間,垮度8.8米,下面是萬丈深淵,大概因為兩邊懸崖陡峭如門,地圖上標識這座橋名字叫水門橋。向南渡過此橋不遠,便一眼能望見寬闊的海岸線和元山港口;而如果一旦這座橋斷掉,不論是多龐大的軍隊,也只能被堵于此,再無退路。
很顯然,這座橋決定著這次戰役的勝利與否。 首先意識到這個命門的是中國軍隊。
12月1日,志愿軍一支偵察小分隊就穿插到了附近,在風雪長途奔襲而來、凍得瑟瑟發抖的士兵思維卻依然敏銳,盡管這座橋在當時毫不起眼,但他們嚴格按照指令對橋梁進行了破壞。
因為長途穿插奔襲,隨身攜帶炸藥并不多,但仍然充分的運用并把橋面炸毀。按照當時普通中國軍人的經驗和知識,要在這么惡劣的天氣和這么偏遠的地方要把這橋恢復到能通汽車的程度,沒個十天半個月是不行的。
盡管如此,這支小分隊還是很謹慎地安排了觀察哨進行監視。不出所料,大橋被炸令聯軍焦急萬分,一個工兵營很快就帶著一些稀奇古怪的裝備趕到,并開始了維修作業。但令中國哨兵感到驚奇的是,憑借那些稀奇古怪的裝備和附近的一堆木料,聯軍居然很快就以木框體結構修好了橋。當看到載重卡車能夠緩緩的駛過新的木橋時,哨兵開始著急了。
不過穿插而來的小分隊并沒有猶豫,他們很快集結起力量籌備了第二次炸橋。白天雖屬于聯軍,但夜晚卻屬于志愿軍。
【文學家簡介】
潘長宏(雅號:文學之都居士、筆名:長宏、紀風清、溱湖之戀),1956年10月出生,江蘇姜堰人,中國網絡作協會員,中國攝像師、攝影、視頻制作師;1988年畢業于南京大學;種過地,當過兵,任過教,做過官;讀過彪炳千秋的歷史巨著《史記》和《漢書》;《資治通鑒》;《中國通史》;《兵書戰策》等中外名著和中國歷代通俗演義。藏書萬余冊,各類讀書筆記七十余冊。百度文庫(墨斗魚)金牌作者。2023年6月1日,被《當代作家》雜志社簽約作家。2024年5月1日,中國人人頭條 人人文學網特約詩人。2024年7月1日,中國人人頭條 人人文學網特約作家。
1986年以來,在各類刊物上發表過229篇文章和美圖。參加過各個級別的66次有獎征文獲獎。2011年1月8日創辦“溱湖之戀”個人網絡圖書館,【2018年1月18日升至最高級(五星級)】。館內本人原創圖文音畫影像等作品11660余篇,總字數二百六十萬余。原創作品數在全館億位館友中排列第18名。奉獻值在館內TOP1000中排列第72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作家協會會員證)
潘長宏以為,人生在世,只有多讀書,勤耕耘,通過筆墨躍然紙上,堅持撰寫內容健康、品位高雅、生動感人的作品來奉獻社會!把人間的真、善、美弘揚光大,活出自己的精彩,面向陽光,不負累,不仰權貴,不卑微。讀懂淡定、舍得,看透、聚散、進退五大天律,做一個自信、容人、坦蕩、優雅、灑脫的自我。不要等到繁華落盡感嘆人世滄桑,終身不留遺憾。從而無愧于這個時代。
“溱湖之戀”個人網絡圖書館網址:http://qhzl.360doc.com.
優酷視頻網站LV.28級道長:http://i.youku.com/jypch999
搜狐視頻網站:https://my./i/home
中國文學網址:https://www.renren.net.cn/beijing/article/index.html
《潘長宏著作》第一部(《成人成事與成業》已經于2019年問世;第一部今年已再版,第二部著作《中國歷史上比較有名氣的百名紅顏》和第三部《讀書與修身六十篇》及偵破敵特奇案三篇小說,已在2004年7月成功鉛印。總字數四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