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攝像師潘長宏
2020年7月4日
親愛的朋友們: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中國歷史上比較有名氣的第81個女人。她天生麗質(zhì),聰穎靈慧,能歌善舞。早年家境清貧,淪落歌舞班中,成為西湖名伎。雖混跡煙塵之中,卻獨具一種清新潔雅的氣質(zhì)。12歲時就被一位有才華的蘇東坡收為侍女,18歲時納為侍妾。她有著不同凡響的情操與意境,憑借思想和情感和擅長為夫君解憂排難,當(dāng)蘇東坡愁眉不展時,她能知道夫君因何如此,并道出原委。中國有一道比較出名的菜叫東坡肉。就是王朝云的杰作。她在蘇軾榮耀之時,不趨炎附勢。她在蘇軾落難時,卻不離不棄,1083年9月27日,22歲的她為蘇軾生下一個兒子。取名蘇遯。二人視為掌中寶。1084年3月,蘇軾被改任河南汝州團練副使。皇命難違,長途跋涉,時值酷暑,7月28日,船停金陵江岸時,兒子蘇遯中暑不治夭亡。哲宗親政,章惇為相,蘇東坡被貶往南蠻惠州,眾多侍兒姬妾陸續(xù)散去,唯朝云緊隨翻山越嶺到惠州。從小生長山水勝地杭州的朝云,何以能耐嶺南悶熱惡劣的氣候,染瘟疫,不久便溘然長逝,年僅34歲。東坡于紹圣三年八月三日,將她葬在惠州西湖南畔的棲禪寺的松林里,親筆為她寫下《墓志銘》:浮屠是瞻,伽藍(lán)是依。如汝宿心,唯佛是歸。
王朝云1062年出生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因家境貧寒,淪落風(fēng)塵,成了西湖一帶的名伎。笈蔻之年,既然生得麗質(zhì)靈慧,能歌善舞。可贊的是,她雖落入花柳之地,卻有著一身超凡潔雅之質(zhì)。
宋神宗在位時,王安石推行新法,蘇東坡反對,被貶為杭州通判,蘇東坡一時不快,一天,惆悵的他遇朋同游西湖,宴飲時以歌舞助興,悠揚的管弦聲中,天仙般的數(shù)名舞女,長袖徐舒,輕盈麗質(zhì),有一位舞女特別引人注目,艷麗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仿佛一股空谷幽蘭的清新,沁入蘇東坡因世事變遷而黯淡的心。此時的西湖,湖山佳人,相映成趣,蘇東坡寫下了傳頌千古的佳句: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此詩雖然寫西湖旖旎風(fēng)光,其實寄寓了蘇東坡初遇十二歲王朝云時為之心動的感受。朝云十分仰慕東坡先生的才華,決意追隨東坡先生終身。這時她什么也不圖,只要和蘇軾在一起就心滿意足了,她與蘇軾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歷經(jīng)蘇軾黃州、惠州貶謫的兩段艱難歲月,只是侍女,后來到了黃州才由侍女改為侍妾。
縱觀蘇東坡一生,他的幾位妻妾都姓王,原配王弗,紅袖添香,可惜27歲就去世了。三年后,續(xù)娶王閏之,是一位賢妻良母。王朝云不是靠練達(dá)持家的處世經(jīng)驗,而是在藝術(shù)生活與富有浪漫氣質(zhì)的蘇軾相貼近。三位佳人各有所長:王弗在蘇軾的仕宦生活與處理人際關(guān)系上給予了深深地關(guān)切;王閏之在蘇軾經(jīng)歷大起大落的人生沉浮中,認(rèn)同了人生價值觀,感受了家庭的溫暖與和諧;王朝云以其藝術(shù)氣質(zhì),能歌善舞,對佛教的興趣和對蘇軾內(nèi)心的了解與蘇軾默契。
《東坡筆記》記載:東坡一日退朝,用過餐,捂住腹部慢慢走著,并對身邊的隨從侍妾們說:“汝輩且道是中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東坡不以為然。又一曰:“滿腹都是機械。”坡亦未以為當(dāng)。朝云曰:“學(xué)士一肚皮不合入時宜。”蘇東坡捧腹大笑。贊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從此對王朝云更加愛憐。
蘇軾在新舊兩黨當(dāng)權(quán)時都受打擊,確實因為他一肚皮都是些不合時宜的思想。朝云深知,經(jīng)歷生死沉靜的人生變故之后,蘇軾對于高官榮寵已視之淡然,仕途上春風(fēng)得意的背后,必然隱藏著對人生禍福相倚的憂懼,對衣食無憂卻精神空虛的種種感觸。能透視蘇軾內(nèi)心世界致此,稱得上是蘇軾的紅顏知己。
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副使,王朝云始終相隨,無怨無悔。他們的生活十分清苦。蘇東坡詩中記述:“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fēng)吹面如墨。”王朝云甘愿與蘇東坡共度患難,布衣荊釵,悉心為蘇東坡調(diào)理生活起居,她用黃州廉價的肥豬肉,微火慢嫩,烘出香糯滑軟,肥而不膩的肉塊,作為蘇東坡常食的佐餐妙品,這就是后來聞名遐邇的“東坡肉”。
公元1083年9月27日,22歲的朝云為蘇軾生下一個兒子。取名蘇遯。小名干兒。干兒滿月之時,蘇東坡想起昔日的名躁京華,而今卻不為人識。自嘲一詩: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愿孩兒愚且魯,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第二年,蘇軾改為河南汝州團練副使,上任途中,酷暑難當(dāng),7月28日船泊金陵江岸時,干兒中暑不治夭亡。(奇怪的是蘇東坡在十七年后的七月二十八日也與世長辭了,與干兒成了同一個忌日。)
在干兒夭折后,東坡寫詩數(shù)首,其中一首寫朝云:我淚猶可拭,日遠(yuǎn)當(dāng)日忘。母哭不可聞,欲與汝俱亡。故衣尚懸架,漲乳已流床。就這幾句詩,足以說明,東坡對朝云幾乎到了心愫相通、脈搏連動的地步。
哲宗繼位,司馬光為相,蘇東坡被召回京城升任龍圖閣學(xué)士,政治上春風(fēng)得意。然而兩年后,再度被排擠出京而出任杭州知府。哲宗親政,用章惇為宰相,蘇東坡被貶往南蠻之地的惠州,身邊眾多的侍兒姬妾都陸續(xù)散去,只有王朝云始終如一,追隨著蘇東坡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到了惠州。對此,東坡深有感嘆,曾作一詩: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絡(luò)秀不同老,天女維摩總解禪。經(jīng)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板舊姻緣;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
從小生長在山水勝地杭州的朝云為花肌雪膚之人,何以耐得住嶺南悶熱惡劣的氣候,在惠州感染瘟疫,帶著不舍與無奈溘然長逝,年僅三十四歲。
東坡尊重朝云的遺愿,1096年8月3日,將她葬在惠州西湖南畔的棲禪寺的松林里,親筆為她寫下《墓志銘》:浮屠是瞻,伽藍(lán)是依。如汝宿心,唯佛是歸。
蘇東坡還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紀(jì)念她,并親手寫下楹聯(lián) “不合時宜,惟有朝云能識我;獨彈古調(diào),每逢暮雨倍思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