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3點醒,是魂不入肝。
大家好,我是劉醫生。今天劉醫生教你一劑醫圣張仲景的經典方劑,補肝養血,引魂入肝,還你安穩睡眠,讓你一覺睡到大天亮。
有一種失眠的人,既迷惑又苦惱:為什么自己一到凌晨3點左右就會醒過來?醒了之后又很難睡著,很多次都是干瞪眼到天亮。
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也不好,經常覺得疲憊乏力,而且很容易暴躁心煩,經常發脾氣,嗓子干,口干,嘴里還發苦,有時候還會頭暈眼花,出現視力下降的情況,頭發干枯,指甲也不平滑,還經常手腳發麻。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劉醫生告訴你,這多是魂不入肝了。
中醫認為肝藏魂,中醫的這個“魂”,可以控制我們的睡眠活動,而按照子午流注法則,凌晨的1點到3點,屬于肝經循行、肝經主導我們身體的時候。如果我們的魂不能入肝,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不能安睡,凌晨醒過來的情況。
為什么會魂不入肝呢?其實就是魂沒有肝血可以依附了,我們身體內的肝血不足,就不能養魂,從而出現睡眠問題。
肝血不足,也不能濡養我們的身體,肝開竅于目,肝主筋,其華在爪,所以我們就會出現視力下降,手腳發麻,指甲粗糙等等的情況。
不僅如此,肝主藏血,我們全身的氣血,都需要肝血的充養,肝血不足,長期不注意,不調理,也會出現其他的疾病,比如早衰,甲亢等等。
今天劉醫生就給大家分享一個補肝養血的經典方劑,出自醫圣張仲景之手,在滋陰養血的同時,也可以達到安神助眠的效果。這個方子就是酸棗仁湯。
酸棗仁湯用到的藥物有酸棗仁,川芎,知母,甘草和茯苓。
酸棗仁這味養血安神的藥物,可以入肝經,所以對于肝血不足導致的失眠,可以說是一個必選之藥。
再加入滋陰潤燥的知母,輔助酸棗仁滋陰養血的作用,而且對于陰血不足導致的全身癥狀,也有很好的作用。
選用茯苓來寧心安神,同時還能健脾化濕,防止酸棗仁和知母的藥性過于滋膩,在我們身上生濕生痰。
川芎可以調肝血,疏肝氣,調暢肝經的氣血運行,最后再加一味甘草,調和所有藥物的藥性。
醫圣張仲景的這個酸棗仁湯,是調理肝血不足引起的失眠的經典方劑,現在的很多醫生,也會以這個方子為基礎,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來調理不同體質的患者。
比如肝血不足,同時有脾胃虛弱,運化水液無力,身上痰濕比較多的,可以再添加白術,陳皮等藥物,來健脾化濕。
肝血不足,同時又腎陰虧虛,肝腎兩虛,腰酸腿軟,兩個顴骨發紅的,可以再添加熟地黃,遠志這類滋補腎陰的藥物。
總之,方子只是供大家交流和學習,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還是要在方子的基礎上做一些藥物和劑量的調整,所以大家沒有專業醫師的辨證指導,不要隨意使用藥物,以免傷害身體。
我是劉醫生,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