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善惡特定環境發生逆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1329301000axg.html
每個人都有兩重性,或者說每個人都是雙面人。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比如白與黑、好與壞、善與惡……。
對于不同的從,兩重性的側重點不同。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人是善與惡的統一體。在人的內心世界同時存在一個向善的人和一個向惡的人,在它們的交互斗爭中,向善的人勝利了,那么這個人就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如果向惡的人勝利了,那么這個人就是一個品德惡劣的人。例如小偷,我猜想在他第一次偷拿別人東西或者錢財的時候,他的內心一定也會有激烈的矛盾沖突,該不該拿,該不該占有他人不屬于自大的東西?可是他的占有欲占了上風。幾次得手這后,他的占有欲越來越強,到了非拿不可的地步。往往是從小拿小偷小摸到江湖大盜,他早已把“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教訓忘到耳前脖子后去了,結果成了階下囚。
對于個體而言,人的兩重性有諸多的表現:
對于職員,面對上司派給的工作,做是必然的,然而他就沒有那一點點的私心嗎?為什么派我而沒有派別人?不做又能如何?勤和懶在進行斗爭,如果勤占了上風,很順利地完成工作任務,得到領導的賞識,說不定你就會有升遷的機會;如果懶占了上風,抽筋拔骨,一天能完成的活,你磨了幾天,算了,要你干什么,打行李回家吧,領導炒你魷魚了。
對于學生學習也是如此,每天學習有點厭倦是正常的,稍適休息或是玩一玩也未長不可??墒峭嫫饋戆褜W習忘了,那就不可以了。學習可能是世界上最苦的差事了,玩又是世界上比較開心的事,大人孩子哪有拒絕玩的。所以有的孩子由于貪玩,耽誤了學習,“玩物喪志”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再有就是時間給予每個人的都一樣,有的學生把時間用在學習上,顯然學習成績就會提高,人就會進步;有的學生把時間花費在玩上,長此以往,學習成績就下降了。所以作為一名學生,特別是高三的學生,你的時間可以用秒計算,已經進入了倒計時了,別再執迷不悟了,快醒醒吧,你將面臨人生第一次大的選擇,到了關鍵時刻了。柳青說,人生之路雖然漫長,但關鍵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這漫漫人生路之中的幾步關鍵之處,卻需要用盡一生去努力,去實現!
對于人的兩重性,在自己身上也有很多的表現:如胖點怕身材不也,瘦點怕身體不健康;在勤儉持家的同時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好逸務勞,特別是表現在教育孩子上,要求嚴了,怕孩子接受不了,要求松了怕孩子失控。有時表現出一個大我,有時表現出一個小我。常常喜歡大我,厭惡小我,不知何去何從。
馬列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由矛盾組成的,萬事萬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矛盾又分為主要方面和次主方面。
我認為,人的兩重性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面對人生看你如何去把握,是做一個大寫人,還是做一個小人,這是不爭的道理。
借用風正一帆懸《如何看待人的兩重性》一句話做結:每個人的一生如何,完全是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人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我們很好的把握住自己,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是會永遠放射出燦爛光輝的。
--------------
從以上兩個事例可以看出人性的兩重性。善與惡是一對矛盾的兩個方面,存在于一個統一體之中。大多數人善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惡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極少數人惡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所以世上好心人總是占多數,惡人只是一小撮。但是惡人的能量很大,社會危害性很大。在社會風氣不好的時候好人怕惡人,惡人更是氣焰囂張為害無窮。在一定條件下矛盾雙方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善良的人可以變為惡人,惡人也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浙江省杭州市簫山區塔樓鎮居民章紅彩就是一個由善變惡的典型人物。2007年9月18日,塔樓鎮發生了一起車禍,74歲的村民丁志燦被汽車壓傷左腿生命垂危。肇事司機立即打電話給車主章紅彩。章趕到現場后即刻把傷者送到醫院搶救,使他脫離了生命危險。在交警處理完這宗交通事故之后,丁志燦的傷勢出現反復,醫院向親屬下達病危通知書。丁志燦的子女糾纏不休,要章紅彩再賠償15萬元。章紅彩因這宗車禍傾其所有積蓄還負債累累,終于不勝其煩萌生殺人惡念,潛進病房用被子捂住丁志燦將其殺死。就這樣,性本善良的章紅彩變成了一個殺人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