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嬰幼兒常見病之一,以6個月到2歲的寶寶最為常見。那么關于寶寶腹瀉的以下知識,你知道嗎?
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哪些?
寶寶感染性腹瀉會出現哪些癥狀?
寶寶腸道感染致病菌后常出現急性腹瀉,還會伴有發熱、食欲低下、嘔吐等情況。大便每天可多達十幾次,多為黃色水樣或蛋花樣,少數寶寶還可出現血便。若寶寶出現以上情況,需化驗大便常規進行診斷。
寶寶出現了感染性腹瀉該怎么辦呢?
一、調整飲食
母乳喂養的寶寶可繼續母乳喂養;人工喂養的寶寶可喂養適量米湯或其它代乳品,由米湯、粥、面條等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有嚴重嘔吐的寶寶可暫禁食4~6小時,但禁食期間不能禁水哦。好轉以后就可繼續喂食了,記得要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則。
二、藥物治療
1.口服補液鹽:腹瀉最怕的是脫水,只要能及時補充寶寶體內的水分,很多情況下是不需要輸液的。口服補液鹽可用于急性腹瀉時預防和糾正輕、中度脫水。
注意:臨用前,將一小袋口服補液鹽溶解于說明書中規定量的溫開水中,隨時口服。嬰幼兒需少量多次服用。
2.控制感染:水樣便腹瀉多為病毒及非侵襲性細菌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合理補液加上微生態制劑和粘膜保護劑即可。粘液、膿血樣便多為侵襲性細菌感染,應該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選用抗生素治療。
3.微生態制劑:有助于恢復寶寶腸道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抑制致病菌的定植和侵襲,控制感染。常用有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糞鏈球菌、需氧芽孢桿菌、蠟樣芽胞桿菌。
注意:因為抗生素在消滅腸道致病菌的同時也會殺死益生菌,兩者聯合使用時需要間隔2小時;另外,溶解益生菌的水溫不能高于50℃,益生菌還可以和牛奶一起服用;部分益生菌藥品需要在2~8℃避光保存。
4.腸黏膜保護劑:如蒙脫石散,為天然蒙脫石微粒粉劑,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細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氣體等有極強的固定、抑制作用;此外對消化道粘膜有較強的覆蓋保護能力,可修復、提高粘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
注意:1包蒙脫石散用50毫升的溫開水中混勻。飯前半小時服用,與其他藥物間隔1小時服用,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便秘,可減少劑量繼續服用。
5.慎用止瀉劑:止瀉劑能抑制胃腸動力,有增加細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的風險,所以感染性腹瀉應慎用止瀉劑。
6.補鋅治療:補鋅能促進腸黏膜修復,能縮短腹瀉病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對于急性腹瀉患兒,應每日給與口服元素鋅20mg(>6月),療程10~14天,6個月以下嬰兒每日服用10mg元素鋅。
如何預防寶寶急感染性腹瀉?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乳品的保存和奶具、食具、便器、玩具和設備的定期消毒。
2.氣候變化時,避免過熱或受涼,居室要通風。
3.感染性腹瀉寶寶,尤其是輪狀病毒、大腸桿菌、鼠傷寒沙門菌腸炎的傳染性較強,在流行季節應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河南省兒童醫院
作者:王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