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晃,眼看已經是知命之年,不知不覺進入了人生的后半程,感嘆人生苦短之余,忽然有了深深的恐慌。回顧幾十年的職業經歷,頓時覺得似無所得,糊口度日而已。于是突發奇想,假如重新開始找一份工作,又會是一番什么樣的奇遇呢。
沒有一絲惡搞的想法,一開始,我很鄭重的向幾個常用的網站發了求職簡歷。對我這樣一生工作平淡無奇的人來說,簡歷真沒有什么亮點,相反倒有不少劣勢,不利于求職。比如,工作經歷,就是普普通通的打了點工,沒有任過管理職位,也沒有技術特長,沒有文憑,沒有職稱,而且在年齡一欄赫然又淡定的寫著50歲,就是老老實實的,實話實說。
投出簡歷近一個多月了,沒有一個招聘電話打來,一點也不意外。說實在的,如果我是負責招聘的人員,只看這份沒有任何亮點的簡歷,同樣也不會注意,就算注意到了,光年齡這一點,就是不在考慮范圍了。
仔細看各個招聘公司的要求,年齡的最高極限已經限定在35歲了。膽敢在以50的高齡去投簡歷,這就是和自己的職業前途開玩笑。
既然守株待兔不成,不甘心的我,開始主動出擊。根據網友的指點,主動加了一些行業求職招聘群,想碰碰運氣。每每看到群里發出來的招聘信息,我根據人家的要求和自己的經歷,小心翼翼的和招聘代表交流,語言當中盡量把自己加以包裝,顯得在這個行業有一定的從業經驗,貌似招聘代表有點興趣了,要求我把簡歷發過去。
反饋情況依然不是很樂觀,急需招人的那些單位HR都很直接的說,你這個年齡,已經不適合我們公司了,建議向身邊熟人問一下有沒管理崗推薦的。最后還特別客氣的說了一句,祝您求職順利!
后來,倒是有一家招聘銷售的,看到我說的那些經歷,好像覺得貌似很合適,很有興趣繼續交流,我發現,在聊天交談中,對方完全沒有問及我的年齡,我感覺是不是對方忽略了這方面的要求,畫蛇添足的多問了一句:我已經50了哦。
結果,對方話風馬上由東南風轉向西北風了:大叔,每天出去喝喝茶,釣釣魚可以的,不要那么拼了。然后屏幕上跳出幾個字:祝你晚年幸福!
這些都是招全職工作的,看來求全職差不多是沒戲了。
出于對求職向往,出于生存的強烈渴望,我把目光投向了諸多求職招聘網站的兼職類工作。稍微瀏覽了一下,除了對送外賣、快遞、跑腿之類的工作沒有年齡詳細規定這外,其他各種各樣的兼職工種,年齡最上限已經放寬到40歲了。
當然,還有一些不知道真假的兼職招聘崗位,無非就是發單,保險,家政等等不一而足,就連我想到的去應聘做個兼職做個保潔,保安之類的,人家好像也設定了45以下的年齡要求。
坐下來,看看自己,如果真的要出去求職,我就是地道的弱勢群體了。
照道理來說,不應該去湊熱鬧,和年輕人搶飯碗,可是如果才50歲就這樣混吃等死,開始養老生活,我確實心有不甘。關鍵是單純的出賣力氣和時間,人家還不要啊。
想到眼下職場的流行的35危機,想當年,我也遭遇過,而且我在35歲的時候,跨界轉型求職成功,順利進入了一個新的行業,而且也做到不僅僅是養家糊口,還略有收益。也許15年之前,職場對人力資源的需求還不是那樣貪心和奢侈。
一些對勞動力需求比較大的行業,招聘已經是個很鬧心的事了,行業的需求旺盛和求職就業群體對類似行業的冷落形成鮮明對比。讓人很好奇的是,諸多行業,仍然只青睞年富力強的青壯年,就像吃菜一樣,只想吃一棵菜最鮮嫩的菜尖。
排除我求職測試的不全面之外,我仍然覺得,國內各個行業,對求職年齡的硬性限制,把一部分有工作意愿和工作能力的壯年人士限制在外了,貌似導致了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這種浪費在老齡化已經到來的當下,已經顯得很奢侈了。
最好把掐尖式招人用人的方式改一下,尤其是當下對年齡這一顯性要求,不要表面化。把一些有豐富人生經驗,有著良好職業習慣的壯年人士納入招聘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