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9年合肥初中學區排名及分析
合肥中考成績已下來多日,很多粉絲不停催我更文,但我一直在等各初中一六八中指標到校最低分數線,昨天出來后我就馬不停蹄整理數據寫文章。但今年大部分學校都沒有公布喜報,這給我分析學區帶來很大困難。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分析過,學區對合肥房產價值的影響是首位的,隨著合肥越來越多的家庭重視學區,學區排名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因為涉及的利益面太廣,有時很難平衡。由于信息來源有限,我只能盡量本著客觀的態度去分析,不足之處請大家指正。
由于合肥義務教育階段采取單校劃片,小學升初中不需要進行升學考試,直接就可以進入學區內的初中就讀,因此小學學區質量沒有可以衡量的標準,小學的好與壞只停留在口碑上,我無法對小學進行排名,小學學區本篇不做評價。
但合肥初中升高中是要進行升學考試的,中考成績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整個學校的優質程度,因此合肥目前學區房針對的主要是初中學區。本篇我將依據2019年合肥各初中的中考成績,對重點學區進行分析和點評,看看哪些學校是名副其實的真學區,哪些是名不副實的假學區。
合肥中考的幾個基本概念
在分析合肥真假學區房之前,我先向大家普及幾個中考概念:
重點高中。合肥市區有15所省示范重點高中,包括14所公辦高中和1所公辦民營高中。一中、六中和八中,是14所公辦高中里升學率最高的學校,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大一、六、八中學,其實是3所學校。
除了一中、六中和八中這3所公辦重點高中外,還有1所公辦民營學?!涣酥袑W,它的升學率可以跟大一、六、八中學媲美,這幾年成績甚至超過大一、六、八中學,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小168中學,其實是1所學校。
一六八中學集團分為高中部和初中部,高中部位于經開區南艷湖畔,初中部分為4個校區,其中最好的玫瑰園校區位于翡翠湖畔。因為是民營高中,一六八中學受招生限制相對較少,生源可以在全市或者全省掐尖,因此升學率較高。但從今年起,這種掐尖被受到限制。
一六八中學2019年高一年級計劃招收1150人,由于去年違規招生,今年招生計劃相比去年被核減掉450人,同時也被嚴格限制跨市招生。因為今年實行公民同招,一六八中學錄取線為731分,比去年下降22分,同時也低于45中的一、六、八中學指標到校最低分數線。
指標到校。為了均衡優質教育資源,合肥14所省示范高中(小168中學不參與指標到校),每年都要拿出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按照中考實際報考人數,分解到各個初中,保證每所初中都有固定比例的學生進入省示范高中學習。2019年指標到校比例是85%,已經連續6年保持這一比例。
一、六、八中指標到校最低分數線。由于一中、六中和八中,是目前合肥最好的3所公辦省示范高中,因此每年參加第一批招生,分數線也是所有公辦高中里最高的。
為均衡3所學校的實力,一中、六中和八中每年都進行聯合招生,2019年3??傉猩媱潪?250人(不含國際班),平均每所學校招生1750人,所有被聯招錄取的學生,通過電腦派位隨機分配到3所學校中的任意1所。
合肥市區2019年中考報名人數為34353人,分別來自104所初中和單報生。一中、六中和八中聯合招生計劃為5250人,指標到校比例是85%,那么有4463(5250*85%)個招生指標,通過指標到校分配到市區104所初中和單報生,由于存在誤差,今年這個數值為4469人。
將到校指標數4469除以市區中考報名人數34353,結果為13.01%。如果一所初中中考報名人數為1000人,那么將有130人,按照成績由高到低的順序,通過指標到校進入一中、六中和八中學習,這最后一名學生的成績,就是該初中一、六、八中指標到校最低分數線。
通過指標到校進入一中、六中和八中的考生,最低成績必須達到每年普通高中招考最低分數線。如果達線人數不夠指標到校數,相應核減該校的到校指標,學校指標到校最低分數線查詢結果會顯示“線上指標生人數不足”。
統招生和自主招生。一中、六中和八中招生指標還剩余15%,大概有787個,這部分指標拿來用于全市統一招生,是為統招生指標。今年省示范高中(除小168中學)還是采取先進行統一招生,再指標到校的招生順序。
統一招生就是按照一中、六中和八中的中考報名情況,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最后1名考生的分數,就是統招分數線,今年統招線為757分。每年3所學校也拿出一定的名額進行提前批次自主招生,但不占用指標到校的指標,只占用統招生指標。除此之外,參加自主招生進入小168高中的學生,也不占用該校一、六、八中指標到校的指標。
舉個例子,假如一所學校中考報名人數為1000人,通過統招生、大一、六、八中和小168中自主招生渠道被錄取的考生為100人,那么該學校剩余的900人中,成績從高到低排序,第130名學生的成績,就是該校一、六、八中指標到校最低分數線。
注:合肥一中自主招生計劃數為科技類50人,藝術類30人,體育類17人(棋類15人,武術2人)。其中藝術類最低分數線為770分,科技類765分,棋類751分,都遠遠超過最高初中的一、六、八中指標到校最低分數線(740分),其中至少有80人超過統招線(757分),占統招生人數的10%以上。
合肥一中自主招生的最低分數線遠遠高于合肥六中和合肥八中,這就意味著合肥一中僅通過自主招生這一項,就輕而易舉將合肥最優質的生源提前攬入囊中。這種掐尖行為,是導致合肥一中高考成績每年都比合肥六中和合肥八中高出一大截的主要原因。
合肥初中學區質量的幾個衡量標準
平均成績。平均成績是一所學校整體實力的反映,平均分越高,學校整體水平就越高,學習氛圍就越好,但平均分無法反映重點高中的升學率。假如該校所有學生都考了720分,那么平均分非常高,但其實進入重點高中的人數并不多,仍是一所平庸的學校。一般以平均分或者700分以上的比例作為衡量指標。
高分層人數。高分層人數是學校實力上限的體現,高分層人數越多,進入重點高中的比例就會越大,但高分層人數無法反映學校學生的整體水平。假如僅重點培養一所最好的班級,進入重點高中人數很多,但其余班級成績在全市排名倒數,那么該學校學生綜合素質水平也不高,學習氛圍也要差一些。一般以750分或者770分以上比例作為衡量指標。
一、六、八中指標到校最低分數線。一般來說,一、六、八中指標到校最低分數越高,學校的整體質量就越好。但由于1檔學校高分層人數較多,統招生、大一、六、八中和小168自主招生的比例較高,一、六、八中指標到校最低分數線可能不能完全反映1檔學校的優質程度,但對于2檔及以下學校,指標到校最低分數線足以體現學區質量。
學校規模。一所優質學校,必定是經過長期積累,逐漸成長起來的,如果時間證明這是一所好學校,將會吸引大量學生選擇在這里上學。因此,我們看到合肥的真學區,基本每所學校規模都很大,是經過時間考驗的。
對于學校規模的判定,我參考招生人數最多的學校38中,它的指標到校數為185人,那么我以180人的1/3也就是60人為分界點,指標數60人以下的規模為“小”,60-120人規模為“中”,120人以上規模為“大”。
我認為一所好的學校,考生規模至少應在中等以上,這樣才能保證成績足夠穩定可靠。但學校規模只是在相同成績水平下的一種參考,一般不作為絕對指標,只要成績一直保持穩定可靠,學校規模不是必須考慮的因素。當然規模也不能過小,那樣就失去了統計意義。
成績穩定。一所優質學校,成績一定要足夠穩定,應連續多年都維持在同一檔次,不應出現今年是1檔學區,明年就倒退成2檔甚至3檔的情況。我認為一般要連續3年都保持同一水平,才可以認為成績穩定。
關于真學區的判定,我認為至少連續三年保持1檔及以上水平,才可以認定為真學區。同樣,一旦被認定為真學區,也至少連續三年都在1檔水平以下,才可以被取消真學區資格。
合肥重點初中學區點評
由于今年絕大部分學校都未從官方渠道公布中考成績,這給學區分析帶來了很大困難。我在這里非常感謝熱心的粉絲和網友,給我提供了許多學校的成績線索,盡管未經過官方證實,但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如有數據不準確或分析不正確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45中。45中到校指標162個,指標到校最低分數線是739分,全市第二,僅次于濱湖壽春中學。其中770分以上41人,占全市22.28%;760分以上114人,占全市16.26%;750分以上227人,占全市12.60%,平均分692分。無論從高分段,還是平均分,45中相對其他學校都有壓倒性優勢,毫無疑問是合肥市最好的公辦初中。
一六八玫瑰園學校。一六八玫瑰園學校到校指標為48個,指標到校分數線為727分。750分以上人數大概為指標到校數的1.35倍,僅次于45中,遙遙領先其他學校,而且平均成績也名列前茅。但一六八玫瑰園學校辦學規模較小,辦學難度要小于45中,這也是我把它列在次于45中的主要原因。
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的辦學水平,其指標到校最低分數線不應該這么低,大致只有2檔中流水平。其原因是,很大一部分尖子生通過自主招生被自家小168高中錄取,這意味著小168高中對自家初中掐尖更為厲害,這也是168玫瑰園學校近幾年能夠迅速發展成為真學區的一個重要原因。
據小道消息稱,2018年小168高中通過自主招生對168玫瑰園學校掐尖比例達到25%,而這部分考生是不占用大一、六、八中到校指標的,造成168玫瑰園學校進入大一六八高中和小168高中的比例達到40%,嚴重違反了招考規則,今年被處罰削減了招生計劃。
從今年情況來看,小168高中對168玫瑰園學校掐尖的情形依然存在,可能在10%左右。據了解,從今年起,小168高中不能再跨市掐尖,目前采取增加分校形式來擴大市區掐尖范圍,所以這兩年小168初中擴張比較厲害。
濱湖壽春中學。濱湖壽春中學到校指標為169個,指標到校分數線為740分,為全市最高分。濱湖壽春中學高分層比例較高,平均分也是全市第一,遠遠超過其他學校,這是我把它排在前面的原因。但是濱湖壽春中學750分以上的比例,明顯低于45中和168玫瑰園學校,這也是我為什么把它排在這兩所學校后面的原因。
由于前兩年民辦初中可以提前自主招生考試,濱湖壽春中學占盡了天時地利,最夸張的年份招考比例竟然達到了1:10,優先將合肥市的好苗子都掐了去,所以我們看到濱湖壽春中學的平均成績相當高。
但說實話,以濱湖壽春中學這么好的生源,完全有實力沖擊全市第一,但它高分層比例居然比45中和168玫瑰園學校還低這么多,我覺得可以用不及格來形容它的辦學水平。隨著公民同招和搖號入學政策的實施,濱湖壽春中學僅有的掐尖優勢可能也要喪失,前景堪憂。
50中東校西園校區。50中東校西園校區到校指標為93個,指標到校分數線為739分,全市第二。50中東校西園校區750分以上比例比濱湖壽春中學還高,但平均分要相對差一些。50中東校西園校區從去年的第6名,上升到今年的第4名,還是有較大的進步。
50中西校。50中西校到校指標為122個,指標到校分數線為736分。無論是770分和750分以上的占比,還是指標到校最低分數線,50中西校都比50中東校西園校區差一些,因此我將50中西校排在50中東校西園校區之后。
42中。42中到校指標為85個,指標到校分數線為735分。42中750分以上比例比50中西校略低一些,再加上辦學規模也比50中西校要小,因此我將42中排在50中西校之后。
50中新校天鵝湖校區。50中新校天鵝湖校區到校指標為163個,指標到校分數線為733分。50中新校天鵝湖校區750分以上比例和指標到校分數線,比50中西校和42中都要略低一些,但其辦學規模較大,而且今年中考裸分狀元出自該校,故將其排在42中之后。
壽春中學南國校區。壽春中學南國校區到校指標為163個,指標到校分數線為735分。我搜尋了很多關于壽春中學南國校區的成績線索,都未發現高分層的人數占比,一般來講,成績越好,越容易被宣揚,成績越不理想,越容易被隱瞞。
參考濱湖壽春中學的表現,我認為壽春中學南國校區高分層比例應該也不甚理想,但由于該校平均成績較高,近幾年表現比較穩定,而且辦學規模較大,指標到校最低分數線也不低,所以排在50中新校天鵝湖校區之后。
48中。48中到校指標為106個,指標到校分數線為734分。48中750分以上的比例,遠遠低于50中西校、42中和50中新校天鵝湖校區,甚至低于46中,加上辦學規模不如50中新校天鵝湖校區,我將其排在50中新校之后。其實48中的頹勢在去年已經顯現,今年退步更大。
廬陽中學。廬陽中學到校指標為81個,指標到校分數線為736分。與壽春中學南國校區一樣,也找不到廬陽中學高分層比例線索,因此推斷也并不理想??紤]到其辦學規模相對不大,成績穩定性還不足夠好,但指標到校分數線挺高,因此排在48中之后。
46中。46中到校指標為182個,指標到校分數線為732分。46中第一次被我列入1檔學區,主要是其750分以上比例已經超過48中,而且指標到校分數線不低,辦學規模也挺大,但畢竟成績穩定性仍有待觀察,所以排在廬陽中學之后。
從成績線索來看,科大附中750分以上人數與指標數的比值已經達到2.21,遠遠高于45中,應該是合肥市最好的初中,但因該校只有科大子弟才能上,故不在本次學區排名之列。
合肥各初中檔次劃分
根據以上1檔學區分析以及2019年合肥各初中一、六、八中指標到校最低分數線,我將合肥市各初中分為4個檔次:
1檔:分數區間為732-740分,共11所學校,指標共計1374個,占所有指標數的30.8%;
2檔:分數區間為723-732分,共14所學校,指標共計1029個,占所有指標數的23.1%;
3檔:分數區間為716-722分,共15所學校,指標共計748個,占所有指標數的16.8%;
4檔:分數區間為715分及以下,其余64所學校(包含單報生),指標共計1312個,占所有指標數的29.4%。
我們看到1檔學校的指標數占比已經超過全市的30%,如果加上統招生人數,我估計超過1/3。也就是說,全市已有超過30%比例的學生在優質初中學區就讀,這種劃分應該說已經非常寬松。
在1檔的11所學校中,壽春中學兩個校區是民辦初中,因為是自主招生,所以不存在學區概念。后面兩所學校,廬陽中學和46中,因為成績不夠穩定,需要繼續觀察,暫未列入真學區。48中今年亮了黃牌,考慮到它是老牌名校,而且成績一直比較穩定,仍為真學區。
從近三年綜合表現來看,四十五中本部,一六八玫瑰園學校,四十二中本部,五十中西校,五十中東校西園校區,五十中新校天鵝湖校區,四十八中本部,這7所公辦初中,成績穩定,一直保持在全市前列,絕大部分規模較大,是合肥名副其實的真學區。
去年真假學區房的分析,請參考我文章《合肥的真假學區房——2018年合肥初中學區最新排名》,還有關于2019年合肥中小學學區劃分情況,都可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小易論樓市”,回復“學區”查看。
其他學校點評
廬陽區:
45中橡樹灣校區去年排名是19名,今年是15名,提升了4名,在校生人數也在增加,看來這個學校一直在努力。45中森林城校區今年是第二屆學生畢業,已經從4檔不入流上升到3檔中下游水平,盡管跟房價相比還是不夠看,但畢竟進步了。
合肥1檔學區競爭非常激烈,45中橡樹灣校區我覺得可能只能止步于2檔學區,在45中本部和42中本部嚴重吸血的情況下,很難躋身真學區行列。45中森林城校區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注定會走得格外艱難。
蜀山區(政務、經開、高新):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50中集團化的辦學模式,對弱勢學校還是起到一定的帶動作用。50中東校望江路校區,其前身是皖安中學、69中和67中三校,從去年成績來看,都是4檔不入流的學校,合并之后今年則直接提升到3檔前列,進步不可謂不大,希望可以繼續保持。
50中新校蜀山區外國語實驗中學(原50中南校),去年為3檔中流水平,今年拉抬到2檔中下層次,也有較大提升。50中新校望岳校區目前則基本維持2檔中游的水平,原地踏步踏,已經連續三年如此,非常穩定。
琥珀中學從去年的準1檔學區被擠到2檔,不是它不夠優秀,而是競爭對手太厲害了,成績也還不錯,奈何位置不夠用了,辦學規模小也是它的一個劣勢。
45中芙蓉路校區今年是第二屆學生畢業,學區大概排在2檔中上水平,比去年提高了1個檔次,進步較大。夢園學校從去年2檔末流水平,倒退到3檔,高新區最好的初中,如今不禁令人唏噓。
包河區(濱湖):
盡管48中本部出現了明顯的倒退,但48中其它兩個校區有明顯的進步。望湖校區從去年的3檔中下游水平,重新回到2檔中流;濱湖校區從去年的3檔中上游水平,提升到2檔末尾,還是有一定的進步的。不過跟本校相比,兩個校區還有很大差距。
46中南區進步也很大,從去年2檔下游水平,提升到中上游水平。但他的老大哥46中也不是吃素的,進步更大,直接從2檔學區跨進1檔門檻。46中仍然是濱湖最好的初中學區,46中南校想超越老大哥,恐怕絕非易事。
瑤海區:
行知學校的指標到校分數線很高,但沒有750分以上的比例數據,參考去年的表現,我認為高分層人數應該是比較少的。有粉絲透露,行知學校去年將成績差的幾百名學生轉移到肥東參加中考,考慮到這種“前科”,我將行知學校從去年的準1檔歸到2檔。
看得出,行知學校和38中對瑤海區老大位置之爭非常激烈,行知學校大有全面趕超原老大38中之勢。目前2檔頭把交椅被行知學校搶了去,38中被迫往后挪了兩位,不是38中不努力,而是其他學校進步更快,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168陶沖湖學校,去年排在3檔學區首位,今年提升到2檔末流,有一定的進步,但跟行知學校和38中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民辦學校:
教育部今年出臺政策,不允許民辦學校通過各種考試途徑掐尖,并同時實行公民同招,這對民辦學校將是一個重大打擊。在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中,考生只能二選一,報了民辦就不能再以公辦學區房作為保底,這可能會使大部分家長為了走穩而選擇買學區房。
如果民辦學校的報名人數超過計劃招生人數,將搖號決定哪些人可以上,如果政策執行到位的話,民辦學校的掐尖優勢就基本喪失了。壽春中學之所以優秀,是因為可以提前自主招生進行掐尖,當這一行為被禁止后,勢必會影響其生源,民辦學校前景堪憂。
哪些學校發展潛力較大?
上表中學校規模是根據到校指標和比例進行倒推的,大部分可能跟實際考生數有出入,但整體相對還是靠譜的。
從近5年合肥各初中畢業生人數變化來看,增長最快的是50中新校天鵝湖校區,預計未來幾年還要呈快速上升趨勢。除此之外,真學區中168玫瑰園學校也保持了快速發展的勢頭。行知學校、46中南區、50中新校望岳校區、48中濱湖校區等一些2檔學區,也在快速發展著。
從今年的中考成績來看,濱湖的46中和46中南校,廬陽區的45中橡樹灣校區,經開區的45中芙蓉校區,瑤海區的行知學校,都有一定的發展潛力。關于《合肥學區價值和學區房投資》的文章,可關注我微信公眾號“小易論樓市”,回復“學區”查看。
大家在購買合肥學區房的時候,一定要認準這7所學校:四十五中本部,一六八玫瑰園學校西區,五十中東校西園校區,五十中西校,四十二中本部,五十中新校天鵝湖校區,四十八中本部,這些學校才是合肥的真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