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上位與江湖淪陷
□郭發財
在社會資源的食物鏈上,叢林法則之下,廟堂社會和江湖社會,都有各自不同的表述語境。皇權高居廟堂,擁有整個社會資源的總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最恰當的注解。梁山宋江與他的江湖弟兄,將殺人越貨業務做大做強,血酬資源面臨枯竭時,接受招安是為了加入主流狼族,獲取更多的食羊份額。
所謂的“替天行道”,只是蠱惑人心的政治籍口。廟堂與江湖看似對立,在社會資源的實際掠奪與占有上,雙方目標其實是一致的。但目標一致,并不等于彼此可以相安無事。因為社會資源份額獲取一旦出現差異,受招安的梁山狼族,被廟堂狼族迅速撕碎、吞噬,都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所主導的。
《宋江是怎樣當上老大的》是作家韓立勇的新書。在講述宋江的個人“上位史”時,韓在廟堂與江湖之間,幽默風趣、文本嚴謹地解讀了《水滸》宋江的人物個案。通過造反與招安的目標實現,鄆城小吏宋江鑄就了個人輝煌。當然,韓也指認了梁山狼族難逃叢林法則的浩劫,整個江湖社會全部淪陷的殘酷事實。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在韓立勇的眼中:要讓梁山宋江與他的強盜弟兄忘掉廟堂和君父,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做個徹底的暴力革命者或者溫和的社會改良者,的確非常地困難。困難,是因“替天行道”的梁山文化,無法抗拒君王、權勢集團,天天都有肥羊大餐對他們的欲望勾引。
“告別梁山”(十年砍柴《閑話水滸》,是韓立勇留給讀者的“最后忠告”。這種通過解構《水滸》,為宋江立傳;為宋江立傳,又將宋江徹底解構的書寫游戲,勾連的是社會表象之下的作家悲涼:江湖已經淪陷!
“所謂江湖,不過是一個遠離廟堂,又脫離了差序格局宗法勢力范圍的社會空間。這里大氣稀薄,充斥了既對國家體制不屑一顧……”(王怡《不服從的江湖》)。這是抱有良好社會改良愿望的學術江湖。但韓立勇基于社會叢林法則的批判,對食羊族群宋江們的人性反思,實際也對社會改良同樣寄予了隱忍的期望。這一點,不注意,我們恐怕還看不出來。因為此江湖的淪陷,正是為了彼江湖的純粹、獨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