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無數人眼里輕松又體面的工作,我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我也如愿以償地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
可是,當了一學期班主任,我打算放棄我隨追尋的教育事業,我想辭職了。
考試
大家都說我是一個幸運的人,一畢業就找到了多少人擠破腦袋的公立教師的工作,
同樣,我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一名高一班主任,從此,我的噩夢便開始了。
初為人師,滿懷期待,把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每天沒有晚自習也會留在辦公室看著自己班的學生,
每天晚上備課到很晚,本以為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合理的回報,可是最后的現實確實啪啪打臉。
我班的成績成績倒數,與其他班差很多,被領導叫去談話,他們認為我一個新人不夠敬業,不夠努力,沒有成績。
可是我默默地付出,每天早起去班級看紀律沒人看到,每天加班備課到深夜沒有人看到,每一本教案都是寫的詳案也沒有人看得到,所有人看在眼里的都是表面上的,那就是成績,
成績永遠都是衡量新人是否努力、是否敬業的唯一標準,成績好,一切都好,成績不好,你也永遠不值得肯定。
我想,很多新老師應該都會被成績所困擾,自己本沒有什么教學經驗,卻被迫和老教師一起比較,這本就是不公平的比較,卻讓我們拿出相同的成績。
如果每一個新老師都和老教師成績一樣好,那這么多年的教齡和職稱評級又有什么意義?
都說要進行素質教育,要根據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性,進行因材施教,可是如果一直重視成績的話,素質教育又怎么會成功?
家長會
班主任與其他科任最大的不同就是還需要處理和學生家長之間的關系,這其中最大的紐帶就是家長會了。
講課大學的時候都練習過,可是家長會應該如何開,我真的是自己在摸索著前進。
家長會剛開始的時候,是有主題安排的,按部就班即可,介紹班級,總結成績,分析優點和不足。
后來有的家長就開始舉手提問,一開始還很客氣,后來慢慢變成了質問,
“我們家孩子初中成績挺好的,為什么來到這個班之后成績下降這么多?”、
“你們這些小年輕的能教好嗎”、
“是不是你才耽誤了我家孩子?”
諸如此類,等等一系列問題,真是讓我有點措手不及,我盡力回復每一個問題,從學科課程等多方面進行分析,一一進行回復,
但是我真的不想再做多余的解釋,初高中課程和教學模式差距都很大,學生不適應,成績波動大是很正常的,但是無論怎樣解釋,新教師的能力還是會被懷疑。
班主任不好當,永遠都不被理解,無論付出多少,但只要有一個學生的成績不好,家長也會不停地埋怨你,
但是你學生成績好,家長只會認為那是他們家孩子自己學的好,而不是你老師教的好,
班主任就是個良心活,掙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
運動會
每年秋季學校都會如期舉辦秋季運動會,每個班級需要選出各個項目的運動員。
我一直都覺得我們班是一個團結向上的班級,雖然成績不好,但是集體榮譽感很強,大家肯定會積極踴躍報名參加,但是往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沒有幾個人主動報項目。
或許是家長會之后,家長的反饋影響了他們對我的看法。第一次處理這種事情,我真的是不知道該怎么辦?
成績不好已經被別人指指點點了,運動會也這么消極,或許真的是我這個班主任有問題了。
我努力想處理好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但是卻發現成績不好,學生對你也失去了信任,無論你再怎么努力,你也是一個成績不好的班主任,平時對他們的好都已經付之東流。
這一學期的班主任工作,讓我很疲憊,也很痛苦。
我一直以為熱愛一份工作,并為之努力奮斗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成績的,但是卻往往事與愿違。
自從當上班主任,我無時無刻不在反思自己的工作,也不斷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個工作,
這么多年的信仰,竟然讓我絲毫感受不到一點幸福和滿足,每天都是各種負能量,沒人理解你,自己還得安慰自己。
最可悲的是,你的個人價值永遠要通過成績來體現。
我很恐懼開學,我不想再回到那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當了一學期班主任,我想辭職了。
但是,真的要放棄自己一直熱愛并為之奮斗了20多年的教育事業嗎?我自己真的很不甘心,不知道辭職之后應該何去何從?
雖然自己還年輕,但是年輕才會更迷茫,明明自己正在從事著自己最熱愛的事業,只是偶爾會有傷心和無奈,我真的要向現實低頭了嗎?
仔細想想,其實這半年我也有快樂和收獲,
每天上課都會看到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每次給他們解答問題之后,他們都會說一句謝謝老師,老師辛苦了;
每次我默默加班都會有人來給我分享他們的零食,給我講自己今天發生的趣事;
教師節的時候,他們每個人也都給我寫了祝福的小紙條……
若是我辭職,我的孩子,他們該怎么辦?
不,我不能放棄!
現在,疫情即將散去,春天已經到來,全國人民都在默默堅持著,而我又有什么資格去逃避懦弱的自己呢?
我不能辭職,我要繼續努力,不能辜負孩子們的信任和希望,
我相信趁著年輕,我一定能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一定也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當我成為老教師的時候一定會比現在的他們做的更好,在我退休的時候一定也能桃李滿天下!
▼
認同觀點,點個在看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