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檢察院相互獨立
美國的檢察制度具有“三級雙軌、相互獨立”的特點。不同級別的檢察機關,無論“級別”高低和規模大小,都是相互獨立的。
美國的檢察機構分設在聯邦、州和市鎮三級。美國司法部是美國的最高執法機關,司法部長同時擔任總檢察長,下設首席檢察官一名和在總檢察長要求下設副總檢察長一名,根據法院劃分的94個法區,分別任命94位檢察長。
總檢察長的任命由總統提名,參議院審議通過;94位檢察長由參議院認可,總統任命。司法部下屬5大部門:部領導辦公室、綜合管理部、訴訟部、法律與政策部、調查與執法部。其中部領導辦公室包括總檢察長辦公室、副總檢察長辦公室、助理總檢察長辦公室、首席檢察官辦公室。
在上述部門工作的檢察官即美國聯邦檢察官。在全美國共有9250名聯邦檢察官,其中4835名是分別隨同94位檢察長分散在94個法區工作,其余的都分散在上述的5個大的部門中。
美國是個聯邦制的國家,實行的是三權分立,即:立法權——國會的參眾兩院;行政權——政府;司法權只是指的法院。司法部長兼總檢察長是政府執法部門的最高長官。由于其聯邦制的特點,除了以上聯邦層面上的機構外,美國的51個州都分別有獨立的議會和地方法律并且據此產生了不同特點的檢察制度,各州任命各自的檢察長4年一任,設立形態各異的檢察署。除了每個州檢察署以外還有各地區檢察署或稱市級檢察署。這些市級檢察署一般與州檢察署無隸屬關系,只是從理論上受州檢察長的監督,但是,從實踐來看,州檢察署或州檢察長不直接插手案件的起訴或處理。
據統計,全美共有2350個州級和市級檢察署,5.5萬多名檢察官,但是上述檢察署中75%的檢察署,轄區內的人口不足8.7萬人。這些檢察署的工作以處理較嚴重的刑事案件為主。
美國獨立檢察官歷史上只有8人
美國設立獨立檢察官制度的初衷是為了排除政治干擾,更有效地反對政治腐敗。但是,美國共任命的8位獨立檢察官盡管對多位政府高官進行調查,卻大多集中在被調查對象是否吸毒、對婚姻不忠等問題上,而且耗資巨大,所以,獨立檢察官制度在1999年到期后沒能得到延續。
美國的獨立檢察官制度是美國政治法律制度的產物,源于1973年對尼克松總統水門事件的調查。由于司法部長由總統任命,當時國會一致投票同意任命一位獨立于司法部的“獨立檢察官”來調查此事。到1978年,國會又通過了《政府道德法》,把獨立檢察官制度正式確定下來。這一制度賦予獨立檢察官對聯邦高級官員的指控行使“不受任何政治或金錢影響”的最廣泛的調查權,并給予了最充足的人員和物質保障,目的是想真正做到腐敗問題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都能一查到底。獨立檢察官根據自己調查掌握的確實可信的事實證據,向國會提出是否需要彈劾相關人員的建議。
獨立檢察官法最后一條規定,該法的有效期5年,期滿后是否延續,由國會投票決定。
美國共任命過8位獨立檢察官,歷經卡特、里根、布什、克林頓4屆政府,對多位政府高官進行了調查,但這些調查大多集中在被調查對象是否吸毒、是否與黑手黨有聯系或對婚姻不忠等問題上,耗資1.5億美元。
當初,設立獨立檢察官是為了排除政治干擾,更有效地反對政治腐敗。但在以政黨政治為基本框架的美國政治體制下,獨立檢察官制度又不可避免地成為黨派間政治斗爭的工具。如:著名的獨立檢察官斯塔爾將克林頓的性丑聞查了個水落石出,但克林頓在位期間美國經濟持續增長,民眾支持率高居不下,因此,國會最終沒通過對克林頓的彈劾議案。
由于獨立檢察官制度在打擊高層腐敗方面收到的效果并沒有達到當初設想的程度,1999年6月30日獨立檢察官法期滿后未能得到延續。今后美國還會不會再任命獨立檢察官將取決于各個黨派斗爭的需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