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PC是行業內唯一一個持續十年,每年在年底,平均在10月中旬到12月份,定期發布下一年的行業發展趨勢,以及提供職業發展建議,包括人力資源領域最新動向的一家公司,因為它有自己的全球人力資源咨詢研究院,公益給HR提供更多的支持,至少在對這個行業的了解上,有更多的清晰。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HRPC創始人江曉興導師帶來的《2018年中國人力資源發展十大趨勢》(上篇)。江老師幽默風趣的演講風格俘獲了一批江粉,每年追隨這個論壇。我們先來感受一下江老師隨口爆出的金句。
1、今天工作八年以上的這群人,腦袋相當于電腦40G的配置,而9095后起步配置是1T,你去對照一下,40G對照1000G,不是在一個水平線上。
2、對HR來說,學會跟人問候,建立新的圈層,學會在新的圈層里面建立新的整合,本來是人力資源應該做的事情。
3、在我們學習的知識結構里面,明明是做人力資源的,但是就沒有專門的學科來告訴我們怎么把人搞清楚。所以,明明是搞人的,做的都不是人事。
4、今天在企業里,最值得真心對待的一個人叫做HR,否則你知道會變成什么狀況呢?今天企業里所有的問題都是他一手搞出來的。
5、當今天所有的管理還停留在人事管理的基礎上,所有對人力資源的理解只是名詞理解,但是動作還沒有到這個階段。
6、股權激勵不是為過去買單,是為未來下注。
7、完整的掌握股權激勵系統和體系,必須要會設計股權激勵體系;懂得做股權融資;會做股權眾籌。
8、今天的企業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情況下,進入了心理資本開發時代。
9、人力資本開發有二個東西是你一定要會的。第一個叫,股權激勵設計。另一個叫合伙人體系設計。
10、因為凡是不能把握住更大游戲規則,獲取更大價值的人才,都不叫做人才,叫做成本中心!
11、事業合伙人的規劃,只要不做,去推動合伙人體系通常都是不成功的。
12、人力資源共享中心,將會是未來人力資源部演變的唯一方式。
以下為演講正文:
這個時代發展的速度非常非常快,這種快已經超出我們過去對自己的理解。一個月看一本書不叫快,一個禮拜看一本書蠻快的。但是今天很多的直播頻道,三小時帶你看十本書。這個世界真的很快,當你打開朋友圈,你會發現每隔0.1秒,朋友圈就會被刷新一次。
按照這個記錄和數據更新的數據來顯示,我們今天所面對的這種數據的迭代速度、數據量、 以及對大腦信息的負荷,超出了2014年的3.5倍,因此,在今天這個時代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極具挑戰的。
今天絕大多數在企業中做到經理級以上的,工作在八年以上的,我們這群人出來腦袋就相當于電腦40G的配置,而今天我們所面臨的是什么樣的時代呢,就是你的起步配置是要1T。也就是500G+500G,所以你去對照一下,40G對照1000G不是在一個水平線上的。
因此,就不由自覺的會產生大量的憂郁、壓抑、焦慮,這一年大家過的都不太容易。
對HR來說,學會跟人問候,建立新的圈層,學會在新的圈層里面建立新的整合,本來是人力資源應該做的事情。只是我們的HR在很多場合都會變得非常低調!
今天這個時刻,對我們的HR挑戰是巨大的。中國2004年才正式畢業第一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生。初步一算,中國人力資源發展也就經過了十多年的時間,這十多年的時間經歷了整個人力資源產業發展的四個階段。
過去一個階段需要30-50年,中國硬是十多年的時間走完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都走得非常的悲催和不堪,除了考證,是引以為傲的驕傲!
大家見面,問你最近在忙什么?考證!熟悉的人見到第二次面, 說:為什么還這么忙啊?還在考證!什么時候是個盡頭?永遠在路上。所以我經常勉勵我們是HR同仁,要經常聽聽在路上。
過去覺得這首歌是唱給創業者聽的,現在覺得是唱給HR聽的。
今天這個時代,當知識結構不斷演變的時候,我們的挑戰才是大呢。
在我們學習的知識結構里面,明明是做人力資源的,但是就沒有專門的學科來告訴我們怎么把人搞清楚。所以,明明是搞人的,做的都不是人事。當我們今天面對的更多的是90、95、00后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悲催在哪里?
我講過一個故事,這個故事非常典型。
今年一個HRD十月份去高校招聘,遇到了一個這樣的場景,對他來說極其痛苦。他去高校招研究生專場,半天沒看到幾個順眼的人。正準備收場,來了二個人,很帥很高溝通很流暢,思維很敏捷,非常符合公司儲備干部的要求,覺得應該好好培養。
HR看到人才都是非常渴求的,所以花了很多的耐心,午飯也沒吃,從12點一直聊到12點40,聊完之后,對方看HR 的眼神有點不一般。HR果決給了他一張名片。對方學生中的其中一個,就跟他說,張總,這都什么時代了,還用什么名片。來,把你手機打開,我掃你二維碼。
當時,他就很郁悶,但是為了更好的聯絡也就打開了手機,加了二維碼。之后,年輕人說,今天我們也看了很多企業,將近有70多家HR,但是我們所有的溝通過程中,覺得和你聊得是最愉快。我們是一家學校的創業公司,已經進入了B輪,我們就缺一個向你一樣資深,又善于溝通,我們的感覺又這么好的HR。在我們的團隊中,像你這樣的閱歷,我們都會非常的尊敬你,而且像我們這樣的公司,科技型公司,高校支持,政府支持,而且趨勢有這么好,不知道你在企業做的怎么樣,開不開心。但是通過我們的溝通,你跟我們在一起會非常的開心。所以,有任何問題可以在微信里給我留言。但是我們真的非常看好你。在這樣的時代,其實你往前邁一步,就是人生的一大步。
張總回來的時候,在我們的總監群里分享的時候,說吐血啊,原來準備招聘完去吃飯,結果一點吃飯的想法都沒有了!但是我跟他說,這種情況你遇到正常。最糟糕的是,你面試了很多人,還有沒遇到的情況呢!
這個時代,很多HR原來以為自己去招人的,最后發現,自己是去被招的。當HR有這種覺悟的時候,這個世界開始變化了。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這兩年,我們的知識結構有非常大的調整。
2015年的HRBP,HRPC在全國15個城市用了70天的時間, 開了25期HRBP,所以京東、百度等知名公司,在選擇HRBP的標準和篩選人員,都是從我們的平臺進行輸送和推動的。當然,有人說,為什么市場上你們不做HRBP呢?
熟悉HRPC平臺的老學員都知道,我們永遠做當下企業最需要的,所以做完3個月做完這個項目就結束。當然市場上還有很多的老師還在做HRBP,從三支柱開始,我知道拆分了很多人的內心和崩潰。
今天很多人還在學HRBP,但是我知道,你學完以后,HR 不HR,BP不BP,所以內心是崩潰的。當你整體HRBP學的自以為很成熟的時候,市場發出一個聲音:炸掉人力資源部。完了,白學了!
所以今天,更多的聲音在講人力資源要學會運營。你知道嗎,干 HR 的就是怕運營才來干HR的,要是他會干運營,早就干運營去了
我們很多HR有三大特點:第一,干運營,不會!第二,搞人,不會!還有什么是不會的,就是算數字,不會!遇到數字,先從什么考核,什么績效,頭疼!
我們的人力資源還是和大量的人事工作是一樣的, 再往前推算一下,人力工作,當然,對外很好聽,辦公室的。所以外在都很瀟灑,都很清高,都很職業化,但是內心知道的,每天下班的時候總是最晚的那個,關鍵是做了很多事情,老板還不認同。關鍵是不僅老板不認同,還拉著很多人一起欺負你,比如你給運營找了一個人, 他說,你怎么找了這么一個人?我又不要!你找來的人,我就覺得不好用。
請問運營部的人說的有沒有道理,我認為是有道理的。你都運營沒干過,你怎么能招運營的人呢?
以我輔導企業這么多年,無論中小企業、上市公司,創業板,我在高校上總裁班的時候,跟很多總裁商溝通,說,你們回去,最值得真心對待的一個人叫做HR,首先年齡小的,收個干弟弟干妹妹,就好了,一定要變成自己人。否則你知道會變成什么狀況呢?
今天企業里所有的問題都是他一手搞出來的。
有人說有這么嚴重嗎?
我說自從你招了他以后,你就不再愿意花時間招人了。當然了你招中高管的時候,還是有要去看一下的,對嗎?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面試的人都是經過他虐殺了多少次以后,剩下的。前提是,他看中的,你一定是看不中的。所以,我們很多領導很痛苦。
在這個時代,中國人力資源所面臨著挑戰和一系列的機會。我們對于人力資源的思考,都比較少。
所以就像剛才說的, 人力資源對于人的理解不夠,人力資源對于人的開發,對于人力資源變成人力資本的開發不會,對于人力資本的價值評估核算不會,對績效薪酬的評估和投資回報不會。
當然有一些人說,我會KPI,我掃一眼就知道,80%都是從百度來的。除了ctrl c+ctrl v的能力很強以外,做都做的很厚,你回頭問他,你們企業的績效做的好不好?很多HR都不敢說。
現在年底了,我們在坐很多都是HR,我們關起門來調查一下。在我們的屏幕面前,你也自覺的舉個小手,來我們看一下,你們覺得你們企業的績效KPI考核做得讓你都非常滿意的,來舉手!
你看!該死的,都沒人舉手的!各位知道嗎?幸虧老板不在現場, 如果老板在場, 吐血的命都有了,因為老板對HR最大的期待就是績效考核。結果當他看到這個現實之后,就知道他錯了。
今天想反饋的是,當我們今天所有的管理還停留在人事管理的基礎上之后,我們所有對人力資源的理解只是名詞理解,但是我們的動作還沒有到這個階段。
做人力資源,首先你要做人力資源盤點。
我們是國內第一個開人力資源盤點課程的公司。當時在亞太地區,你搜人力資源盤點課程, 除了臺灣有一個課程以外, 除了大陸我們在做這個課程以外,沒有人在做這個課程。很多人第一次才聽說,原來還要做人力資源盤點。怎么盤點?沒聽說過。
有一門學科,百度可以搜一搜,現在高校里的人力資源專業都有,叫做人力資源會計學,就要涉及到核算。
我們很多HR盤點的是什么呢?你是男的女的,年齡多大, 有多少男的女的, 干了多久的,學歷什么樣的。我們做了一些基礎信息的收集。
真正的盤點時什么樣的呢?
我進來這個人,多長時間可以變成管理者,我透過什么方式的改變,要把它培養成管理者;他的管理潛質,從1-5的系數里面,是3以上,還是3以下?對這些人,我們對什么樣的人進行跟進?你對現有的這些人,目前在崗位中是勝任的,在下一輪的發展中,哪些是不勝任的?我們是采用培訓的方法,還是采用績效的方法,還是采用股權激勵的方法?
所有的思考都來自于企業不同發展階段,我們對于企業不同的思考, 對于當下階段企業現金流以及回報率的思考。但是很多HR都不會。于是我們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
當今在知識結構不對等的情況下,人力資源管理已經實實在在從人力資源管理到了人力資本開發,但是你會發現,你不會。
說一件事情,你就明白了。
你們覺得,在人力資本開發的過程中,因為你們要給別人做人力資本開發, 覺得自己已經開發的不錯的來舉個手看看。你看,沒人敢舉手!為什么?
是因為如何進行人力資源開發與核算你不會!
人力資本開發有二個東西是你一定要會的。第一個叫,股權激勵設計。你自己捫心自問一下,你是完整的掌握股權激勵系統和體系的,第一個你會設計股權激勵體系嗎?第二個,你會做股權融資嗎?第三個,你會做股權眾籌嗎?
以上三個才能稱為完整的股權激勵體系。但是很多人會說,老師俺不會。不會怎么辦?學!
你覺得學下來來得及嗎?這個時代速度很快!
第二個,叫做合伙人體系設計。你知道今天好的人才,你想要留下來,必須要做合伙人機制。你知道這個機制的關鍵在哪里?做合伙人要成功,前期要介入什么?你不清楚!
今天在中國國內,只要實行合伙人體系的,包括萬科都是不完全成功的,為什么我們敢說這樣的話?
因為在合伙人體系,五年之前,我們推出來的時候,背后還有一套系統沒有推出來。它有陰陽二個系統,假如要將合伙人體系更好的落地,所以必須要給企業所有人要做一件事情,叫做事業生涯規劃。
所以你要在企業建立大量的合伙人體系,你要必須首先要做大量的事業合伙人規劃。為什么我們做合伙人體系做不好,為什么我們實行股權激勵以后,效果比不做合伙人的時候還差,為什么呢?
是因為絕大多數人,都不想做合伙人,不愿意承擔責任,只想分錢的,是嗎?
假如,他的意識和行為都沒有得到心智模式的進化,你說給個合伙人有什么用?他們都很清晰的,腦袋望過去一眼說,他們說老板,不要給我畫餅。
發現沒有,他們連跟你同頻的意愿都沒有。在他們看來,叫忽悠。在你看來,這叫遠景。這叫就是差別。
事業合伙人的規劃,只要不做,去推動合伙人體系通常都是不成功的。不管你在外面說,你的合伙人體系做的有多好。因為這個系統,我們到現在已經做了11年,包括我們扶持投資的愛普生涯。我們做了十一年這個體系,在中國是第一個做事業合伙人體系的公司,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個產業看的非常的清晰。于是我們就會面臨更多的挑戰。
我們就會發現,人力資源是不是必須的?假如你的能力不夠,你就不是必須的,外包就好。反正去推動和進行外包更好,對企業來說還能節約成本,還能創造價值。
整個產業進入大量的并購和合并進來,我們能看到的是在整個產業被顛覆被替代的過程中,企業和個人價值和利益幾乎很難得到捍衛。
所以,中興的一個事件才會得到不斷的發酵。不同的人看這個事件有不同的想法和角度,但是站在我們人力資源的角度,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準備好第二天就會被解雇的這種心態,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這個能力,上午被解雇,下午就上班。
在金融危機來的時候,在華爾街這種情況,三年之前,五年之前,同樣發生過。在中國,這個事情才剛剛開始,萬物的成長都有必定的規律,當走到這一步的時候,我們很多人沒有準備好,這才是最大的不幸。
因此從人力資源管理階段到人力資本開發的階段,中間有很多的跨越,面臨著很多的問題,但是企業里面使用過MBO、BSC、 KPI 、OKR 采用這些方法的時候,不能很好解決企業里的問題。原有你企業的問題,必須透過升級,在更高的系統里,才會自然順帶的解決對應的問題。
而今天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你們可能在人力資本開發這個階段還沒有適應過來,但是你知道一件事情,企業里面已經有00后上班了,企業的主體已經變成9095后了。
這個改變直接決定,今天我們的企業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情況下,進入了心理資本開發時代。
對各位來說,過去只是做事,今天對大家的要求是,你能否支持和激勵人的內心成長,透過推動對員工的自驅力,透過推動他內在的心理資本,形成自動自發,績效自動倍增的成長?
毫無疑問,在這個角度來看,對今天HR的能力和要求又上升到一個高度。
而當最近事情不斷發酵的時候,華為已經在緊急尋找老師,定期給管理者、給員工進行輔導。這種狀況和當年富士康連續十三跳是一樣的。
我們總是在發現問題的時候,才會覺得這個事情有多重要。
接下來,我們跟大家分享一個事情,代表了HRPC在這個領域的優勢以及它的眼光。
2015年一月份,我們在全國開了七期,叫做裁員心理學,比這個事情發酵,早了很多年。
為什么我們當初會開裁員心理學?因為很多HR都不知道該如何裁員,以及當裁員的過程中,當面臨群體心理發生變化的時候發生的各種狀況,我們絕大多數人心理都沒有準備好,所以你回去看看你的企業制度,里面有沒有叫做企業裁員制度。很多企業是沒有的。
當企業有了裁員制度,每個員工進來的時候,知道公司在什么情況下會面臨裁員, 以及在什么條件下會裁員。他心理就會知道一件事情,企業永遠不是一個安全的港灣。我們必須時刻提防和培養安全、危機意識,對現有的員工要進行這樣的教育,以便于公司在進行并購、變化的時候,一旦產生各種狀況,許多人可以在內心心態上能有一個很好的軟著陸。
可是我們很多HR并不了解,當然在企業他也不了解。
這幾年,產業發展特別快,但是我們也明顯看到很多人,在理解人這個層面上,我們理解很弱。于是,我們持續十一年, 不斷的在做人力資源心理學的推動,不斷的在做人力資源心理學總監班的培養,原因是什么,我們很清楚。
一個HR對人性和人心的理解,直接決定了他的工作是不是做的很好,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游刃有余,能不能推動到人,幫助到人。
我們今天每個HR 在企業里面,更多做的,是把一大批在學校階段發展出來,人格還沒有完整的人,在企業的系統里面,透過績效、培訓、招聘、輔導、薪酬等等一系列的工具,去完善和推動人的人格。
所以,當你站在這個角度上,你就能看到心理學的魅力,你就會理解我們的工作到底應該怎么開展。我們從專業到專家到底應該怎么做。
所以,當2018年,轉眼就要來臨的時候,當我們還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時候,我們想說,我們應該要面對很多實際的趨勢。
趨勢一:產業進入資本時代
今年五月份,科銳作為人力資源第一股掛牌上市,上市之后,12天內,整個人力資源的產業中,進入人力資源的產業的資本一共175億。大家都非常敏銳的看到人力資源產業要雄起。
我們非常清晰的知道在未來幾年中,人力資源產業將作為整個所有系統產業關鍵的關鍵。
沒有人,萬業不成!
所以當人力資源產業進入資本時代,必然帶來二個效果,第一個并購淘汰加速,第二個專業專家要求提高。所以越有能力,你的收入還會水漲船高,而且速度非常的快;但是能力弱的人會被快速替代,這種替代非常直白,那就是外包。
我們在2016開始在全國有靠近20-30個產業園進行合作,這種合作的模式,典型的就是采用:人力資源專家外包服務平臺。
一個產業園在100-150家, 有的是300家-500家不等,所有和人力資源相關的服務全部交給這個平臺就好了。在這些企業里面,沒有HR,也不需要HR,最多行政兼一下,最多辦公室主任兼一下,最多總經理助理兼一下,對接就好了。
于是,我們才會深深的知道,在2017年7月3日,中國國務院發了一個意見,這個意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動作,里面特別提出:關于推動共享經濟在各個領域實施的若干意見。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從中國進入經濟深度的改革開始,中國就再也沒有推動過、發現過經濟運營的模型和原型。但是這一次共享經濟的推動,代表了中國找到了一個全新的宏觀微觀為一型的經濟模型。
在共享經濟模型運行中,他最大的特點,就是能者共享,弱者淘汰。
這種速度必將是越來越快。
趨勢二:行業進入壟斷加速
當整個產業進入資本時代的時候,整個行業將會加速壟斷。這個壟斷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假如2017年,你覺得過的有點艱難,到了2018年你會發現,其實2017年還好,2018年才叫難呢!
每一年都將面臨著全新的業態和形式,這樣業態和形式的變化,過去我們在給企業做戰略咨詢的時候,做的是三到五年的規劃,今天只做三到五個月的規劃。這就是差異!
趨勢三:企業進入平臺型生態
行業快速變化的速度會導致整個企業進入一種結構,這種結構叫做平臺型生態。
換句話說,假如你的企業不進入平臺型模式,你就必然會被產業淘汰。這對HR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第一,你會做組織結構調整嗎?你知道組織結構如何調整嗎?你會發現它涉及到你對企業的咨詢和診斷的能力,可是絕大多數HR不會,哪怕你是高管!
所以,當整個產業面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我們開始思考如何讓有用的人留下來?如何找出企業有用的人?如何用更低的成本,能夠找到更好的人為你的企業注入極大的動力?又如何利用極低的成本,來激活你的員工自動自發?
我想,在企業里面,經常你們老板都是希望你們這么做,但是這么多年下來,你們都覺得老板在為難你們。接下來,我打個比方,你一聽就懂了。
假如你是一個會計師,你去應聘一家企業,老板一定會問你:你會做假賬嗎?
你很認真的說,老板我不會,我是正規院校畢業的。
你相信他會錄取嗎?不會!因為凡是不能把握住更大游戲規則,獲取更大價值的人才,都不叫做人才,叫做成本中心!
所以,今天一個真正的人力資源,他必然是有能力幫企業用極低的成本,完成投資和回報。在這個情況下,平臺型生態的變化、結構調整,就需要HR做深度的參與。
但是就像我們剛才提到的,股權激勵、績效,在平臺型生態怎么做?
我給大家推薦一個模型。因為目前,在中國境內,就HRPC在做這件事,并且持續最近三年以來,透過我們輔導的上市公司來看,這個模型,更適合匹配當下經濟發展的形態,特別是平臺型生態的企業。
我知道,HR做過很多績效管理的制度,參考過很多的模型,接下來我要給大家推薦的是:績效棱柱模型。
在績效棱柱模型里面,優化和升級了BSC。它這里有個核心的思想:在企業里面不分等級,只要參與推動企業發展的人,都應該獲得企業由于發展而帶來的收益。
我們的確推動過,不能說我們是做HR的,是非業務部門,是職能部門,只能拿固定工資。這是不對的!
今天企業,當你開始關注績效棱柱模型的時候,你才會明白今天做的股權激勵,90%都是錯的。我們現在在啟動股權激勵的時候,都是先把中高管的股權做好,是不是這樣的?
那基層員工難道就是打工的嗎?別忘了,下面的人假如很付出,也沒有好處,就幫你們服務,你們說,他愿意嗎?不會!
所以,假如你的企業要開展股權激勵,必然是全員持股。只要不是這么干的,企業都是倒得快到的。
你在企業自己的實踐中,完全可以體征到這一點。
當你去做中高管評估的時候,因為你沒有給他做事業生涯規劃,他會想,老大,過去我的業績都是很好的,你怎么就給我這么一點?
注意,股權激勵不是為過去買單,是為未來下注。
所以,我們今天做的股權激勵都是基于你的資質和潛質,在未來對于企業的投資回報率,以此來對你進行測算和評估、以及合作的規則。因此,當我們對他有更深理解,你才會理解這個時代,我們應該怎么樣,叫做:人人皆而平得。
所以當我們理解世界的游戲底層規則對了的時候,我們才有機會更精準的理解趨勢的發展方向,我們才有機會把一些工作做好,而這些是人力資源基本的認知層級。
今天很多的時候,是人力資源進入一個全新的場景。在整個的人力資源發展場景中,我們面臨著極大的挑戰,但是我們絕大多數人還沒有準備好。
但是時機和契機是不會等你的,他就在那里,說到就到了。
因此,在整個產業資本進入并購的時候,創業進入全面爆發。
趨勢四:人力資源領域進入創業全面爆發期
在整個產業資本進入并購的時候,創業全面爆發。但是很多HR是很困惑的,因為絕大多數HR是沒有安全感的。都是怕創業的。
雖然在我們的朋友圈里面,做微商的也不少。看看你的朋友圈里面,HR做微商,今天賣個面膜,明天賣個水果。說明:第一,HR日子過的很艱難,第二,HR也習慣性進入第二創業服務業,第三,大家已經不準備把HR做好了,準備直接跨界,成為偉大的微商合作伙伴。
我經常說:孔子說,一個人做事要術業專攻,本立道生。當你的專業都沒有到達專家程度的時候,你什么都做不了。
今天我們講人力資源的創業,是因為有了如下的契機:
第一,大量的企業正在由大變小,所以服務規模變小了,個體HR成本太高;
第二,大量的企業都有這樣共性的需求,但是沒有更專業的HR提供服務,所以存在一個天然的地帶;
第三,今天HR的服務將變得更加的專業,變得更加的多元,變得更加的從專業度到資源化。因此,個體的hr是這樣的,只能透過專家型的團隊,進行外包和合作,這樣成本才是最低的,回報率又是最好的。
在這個過程中,假如有一部分有覺悟,對產業有認知的資深HR,這個時候可以在圈子里拉一些人出來,從事人力資源外包。
這個外包不是我們說的勞務派遣,而是指的是人力資源管理服務外包,這種服務外包不僅僅是在招聘,更多的是在培訓、教練、績效、薪酬,常年的服務當中。
今天,在整個產業中這種需求量極大,可是能做到的極少,因為它對HR有很多方面的要求,比如說全案的能力,但的確是個機會。
對于很多在企業一直在做中層,沒辦法上去的,(有些人的特質就是比較適合做事,不太適合搞人際的),這種形式常常能夠發揮他的優勢。
而這種顧問年薪少說也在50萬+以上,更重要的是,你所面對的談判的都是企業的高管,絕大部分是董事長和總裁,你就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尊嚴,同時能夠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
因此,這種創業以顧問方式的維度,將會全面展開和爆發。
第二種,就是以由平臺所形成的專家服務聯盟。這種專家服務聯盟,像HRPC在珠三角、長三角、北三角、包括我們的中三角,分幾個地方,我們形成一批的聯盟。這就是我們今年啟動的,叫做創業合伙人計劃。
我們把一些有一定豐富知識閱歷的人集合到一起。我們把我們在企業中獲得的經驗、操作的技巧工具和方式、服務流程整體復制到他們身上。透過雙方的合作,他們負責執行,我們負責市場。在整個區域中,形成資源的流動和流通,然后整體提高一些組織單位、產業園、中小企業的整體管理外包,達成一種良性的互動。
這種互動不是說你非得把自己的職業去掉,完全的創業。你可以去兼職的來做,因為今天很多的輔導可以通過微信來解決。假如你是在當地,周末周日有時間,可以去做一些輔導。通常我們是以你的區域為半徑,相關的資源以你最近的路徑進行傾斜,這樣的好處,就是幫我們延伸出另外一種視角。
這是一種嘗試,也是一種創新,但更多的是趨勢。
第二個,我們看到的是關于講師。
過去,我們做培訓的,出來我們走的路線叫做企業講師。出來做公開課,做內訓課,但是當你看到直播講師這種趨勢來臨的時候,你才會知道,那個比做線上的內訓,一、簡單;二、更賺錢。但是你能不能把握住?
整個知識付費是在2016年10月份開始火起來的,HRPC2014年就在微信上做500人群的10個群的同步直播,那個時候還沒有群機器人。那個時候很多學員說,老師,你們是怎么做到的?你們用了什么秘密武器?我說很簡單,買了10部手機,然后派幾個人,一個人按住兩個手機,然后我拿著個話筒,用最原始的方式完成了10部手機,5000人同時在線直播。當時引起了整個領域的轟動,哇塞,他們技術好先進。
我想假如他們看到我就知道,只要能完成收益的,管他技術是否先進、重要的是你敢不敢,有沒有想到。
今年三月份的時候,我們再次在直播講師的領域上,做了內容矩陣的設計。我們以三生三世這部電視劇做重要的拆劇。一部劇拆完7天,銷售額過了15萬。于是,我們有機會去推動千聊,荔枝微課,他們會覺得我們在這個領域有些東西比他們更資深,我們對于整個趨勢的把握更精準。
當然,這和我們在整個培訓領域的優勢是有關系的。當我們大家認知回到90、95、00后的時候,你一定會接觸到一種全新的培訓師,叫心理培訓師。但是國際注冊心理培訓師協會,整個亞太區的唯一授權,就是我們。
所以,我們在這個領域去關注的時候,會發現直播講師可以幫助我們很多口才還不錯,只要喜歡對自己說話的人,有點自戀的人來說,都是能夠獲得很好的回報的。
所以,我們嘗試做了一個推動,在短短一年不到,我們大概推動了35位左右的講師,收入說多不多,但是平均從幾萬到十幾萬還是有的。我們回過頭思考一件事情,這種方式是能最快,最輕松和簡單的,幫助你正常獲利3000-5000的,而且隨著你的積累隨著你的口碑和人氣,你的粉絲的提升,你會發現你會做的越來越好。
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們直播間的學員人數,逼近100多萬,加上我們的合作渠道,在人力資源排名前50名的,凡是你們聽過的人力資源機構,都是我們的深度戰略合作伙伴,我們都有深度的分銷和合作。
因此,我們會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創業方向。因為你不做,總有人做;你不說,總有人說。
我記得非常清晰的一件事情,在2000年的時候,我們跟HR 說,今天企業特別需要一種人叫講師,上一天課收入4000元,一個月講5堂課,收入2萬。假如你覺得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一個月講30天的課,一年的錢就全都回來了。接下來講累了,休息10個月。不是不可以。
但是很多人當年沒有相信我們,但是相信我們的,現在日子都過的不錯。
所以人力資源產業中不是沒有機會,但是么有人告訴你這個機會該怎么把握?這個機會要不要去嘗試?這個機會要不要去做?
我們更多在我們固執和固化的心智里,是什么?考證!考證都考出肺結核了,還要考?
所以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看準趨勢,了解清晰,把每一個投入作為一個投資回報的核算。
我們看到這個產業的巨大機會,在今年一月份,我親自操刀,要組織一個項目,叫一人一門成名課。
我敢這么玩,是因為,今天的直播講師,只要你說的出的名字的直播平臺,我都輔導過。所以在目前,網絡上知名的直播講師,我們至少輔導過8000人以上。
過去我們給平臺輔導,現在我們想自己輔導。我們自己想合作一批講師,我們可以幫你做全生態平臺的打造,你只要講好你的課就好了。所以,在這樣的機會和產業體系里,我希望,我們做的是共享。我們共享的我們的資源, 你們共享的是你們的才干,然后我們共同分錢。
我這么跟大家分享。有人教,你很快,因為直播講師不用你長得好看不好看,聲音好就好,聲音不好,把PPT做好就好,ppt做不好,有人幫你做就好。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有想法,你要有思想。
所以,我想以你們今天到場,一直坐在這里,能趕這么遠,能找到這里,我想你們多少還是有點思想的。正在看直播的人,你現在還在看,我認為你還是有思想的。
最新的資訊一定要同步快。
有時候我們看中的是你把握趨勢的能力,所以在創業的領域中有很多的空間。
90、95、00后,這批人怎么來做激活?怎么讓他們自動自發?怎么讓他們在企業中成為合伙人?現有的70 80后怎么辦?怎么幫助他們在企業打造內部的創業平臺?怎么樣讓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給企業倍增效益,同時產生自己的價值?
所有這一切,都是創業全面爆發的前兆。
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想說的是,人力資源共享中心,將會是未來人力資源部演變的唯一方式。
做的好,可以在企業內部服務,可以出來獨立成為公司,做的更好,可以由公司投資,成立為行業的人力資源共享中心。有沒有可能?有!只要你這家公司是行業龍頭,他出來的共享中心就是行業的。而在今天中國的產業細分和落地系統里面,還沒有人敢這么想,也沒有人敢這么做,換句話來說,相對少一些。
HRPC平臺上每年大概會有一千左右的HR通過平行生涯的方式進行創業。在這個創業的過程中,大家都會感受到對趨勢的把握,比個人的努力要重要的多。
當然,對各位來說,你們可以捫心自問,這么多年下來之后,你們的優勢是在不斷的累積變多,還是你們的優勢是在不斷的累積變少?
我相信,你一看到90后就明白了,一看到95后就清醒了,一接觸00后就絕望了。這就是這個時代發展的趨勢,用我們剛才的比方來說,人家起步是一千個G,你起步40個G,怎么比啊?
這個時代不是你努力就可以了的。必須學會借助平臺,必須學會把握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