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岳洋
南齊謝赫{479——502}在《古畫品錄》提出的繪畫六法,至今影響著人們的藝術活動。六法是:一、氣韻生動;二、骨法用筆;三、應物象形;四、隨類賦彩;五、經營位置;六、傳移摸寫。其中,“氣韻生動,”被歷代藝術家所推崇,為中國畫之高境界。
“天地生于自然,萬物生于天地。自然者無外,故天地名焉,天地者有內,故萬物生焉。《達莊論》。”氣,自然之體也,氣韻生動是萬物的本體,藝術的本源。
“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之者舞詠。《詩品序》”
“異音相從謂之和,同音相應謂之韻。”《文心雕龍》..,
氣和韻是不可分的,繪畫有了氣韻就有了生命,有了生命就有了生動。在用筆上線的韻律,在用墨上濃,淡,干,濕,整幅作品的布局氣勢,無不是氣韻之美。氣韻生動, 賴于其它五法,筆、墨、色、形、位的整體把握。“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俯仰自得,游心太虗”。這里所談氣韻之美即意境之大美。意境美是畫家思想理念與天地自然的完美結合,是主觀與客觀的高度統一。
石濤講:“分疆三疊兩段,似乎山水之失,然有不失之者,如自然分疆者,到三吳地盡,隔岸越山多,是也。”
“為此三者,先要貫通一氣,不可拘泥。分疆三疊兩段,偏要突手作用,才見筆力,即入千峰萬壑,俱無俗跡,為此三者入神,則于細碎有失,亦不礙矣。”
這里講:經營位置,構圖巧妙,出神入化的繪畫意境。意境是畫家對自然的感悟,是胸中之境,而非自然之景。畫家寫山川之神情,寫胸中之意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達萬物之理,是故圣人無為,大圣不作,觀于天地之謂也。”大美即是道,是心游于境,超然于象。意境是感知的到,又說不清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種含蓄的美,超然的美,心靈感知的美,在潑墨潑彩山水繪畫中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潑墨潑彩山水畫有自然天成的語境,千變萬化的構圖。給受眾留下無限的遐想空間。繪畫從胸有成竹到畫若布弈,筆筆生發。將繪畫創作的過程貫穿始終。使畫家神情放逸,馳騁遐想。縱橫于千里之外,下筆似鬼斧神工。骨法用筆,氣韻生動,筆精墨妙,相得益彰。
“好的潑彩山水畫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品。”它具有原創性,唯一性,不可復制性。
“氣骨古雅,神韻秀逸,使筆無痕,用墨精彩,布局變化,設色高華。”
黃賓虹講:士夫之畫,華茲渾厚,秀潤天成,是為正宗。得胸中千卷之書,又能泛覽古今之跡,爐錘在手,拒矱從心,展觀之余,自有一種靜穆之致,撲人眉宇,能令睹者矜平躁釋,意氣全消。
潑墨潑彩山水畫暗和古人之意。既有東方意象的理念,又有西方抽象的元素。使人觀后產生可觀,可住,可游之念。既有巍巍乎之壯美,又有幽幽兮之文雅。剛柔相濟,陰陽大化。似自然天成之美,巧奪天工之妙。氣韻生動之至。
2009-3-25
詳情登陸:liyueyang.nku.cn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