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呈快速發展狀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及其增速整體呈上升趨勢,經濟增長新動能作用不斷增強,在全國東、中、西、東北部四大區域多點開花,特色產業集聚區不斷涌現,空間分布格局逐步顯現。
東部地區
1?
北京市
一、發展重點
1.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醫藥健康產業、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綠色智慧能源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2.前瞻布局量子信息、新材料、人工智能、衛星互聯網、機器人等未來產業。
3.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2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和綠色智慧能源產業集群。
4.構建“一核兩翼三圈三軸,兩區兩帶五新雙樞紐”的產業空間格局。
5.到2025年,高精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0%。
二、規劃布局
2?
天津市
一、發展重點
1.集中攻堅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動力電池、車聯網、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鏈。
2.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
3.優化沿海產業布局,打造臨海先進制造產業帶,構建“兩帶集聚、雙城優化、智谷升級、組團聯動”的市域產業空間結構。
二、規劃布局
3?
河北省
一、發展重點
1.完善大數據與物聯網、信息技術制造業、人工智能與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先進環保、生物醫藥健康、新能源與智能電網裝備、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氫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鏈。
2.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
3.超前布局應急產業、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區塊鏈、太赫茲、智能傳感器、量子通信等高潛力未來產業鏈。
二、規劃布局
4?
山東省
一、發展重點
1.以“雁陣形”產業集群為基礎,深耕細作“5+5”十強產業。
2.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五大領域。
3.2025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7%以上。
二、規劃布局
5?
江蘇省
一、發展重點
1.重點打造物聯網、高端裝備、節能環保、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等萬億級產業集群。
2.重點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積極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產業。
3.著力培育50條重點產業鏈,做強30條優勢產業鏈,提升10條卓越產業鏈。
4.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融合應用。
5.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導體、基因技術、空天與海洋開發、量子科技、氫能與儲能等領域。
6.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超過42%提升。
二、規劃布局
6?
浙江省
一、發展重點
1.聚焦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十大標志性產業鏈。
2.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零部件、綠色化工、現代紡織和服裝等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一批年產值超千億元的優勢制造業集群和百億級的“新星”產業群。
3.積極壯大生命健康產業。
4.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
5.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及智能汽車、綠色環保、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
6.超前布局發展第三代半導體、類腦芯片、柔性電子、量子信息、物聯網等未來產業。
二、規劃布局
7?
上海市
一、發展重點
1.重點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領域創新。
2.重點打造電子信息產業、生命健康產業、汽車產業、高端裝備產業、新材料產業、現代消費品產業六大產業集群。
3.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0%左右。
二、規劃布局
8?
廣東省
一、發展重點
1.進一步鞏固提升重點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5G產業、超高清視頻產業、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產業、新一代電子信息等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
2.前瞻布局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氫能產業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3.“十四五”期間,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
4.計劃在區塊鏈、量子通信、人工智能、信息光子、太赫茲、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未來產業領域努力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二、規劃布局
9?
福建省
一、發展重點
1.將圍繞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與新醫藥、海洋高新等重點領域,加快打造一批百億級、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2.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9000億元。
3.圍繞人工智能、區塊鏈、泛物聯網、量子科技、類腦科學、柔性電子、高效儲能、無人駕駛等新技術領域,前瞻布局新興產業前沿科學問題研究與技術研發,加快新技術、新產品產業化應用,培育未來產業。
二、規劃布局
10?
海南省
一、發展重點
1.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石油化工新材料、現代生物醫藥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2.培育壯大南繁產業、深海產業、航天產業三大未來產業。
3.優化升級清潔能源、節能環保、高端食品加工三大優勢產業。
4.到2025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15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重點園區產值達到12000億元。
二、規劃布局
中部地區
11?
山西省
一、發展重點
1.重點圍繞信創產業、半導體產業、大數據融合創新產業、碳基新材料產業、光電產業等,打造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2.到“十四五”末,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拐點顯現,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
二、規劃布局
12?
河南省
一、發展重點
1.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強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協同驅動。
2.積極構建新型顯示和智能終端、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及網聯汽車、新一代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尼龍新材料、智能裝備、智能傳感器、5G等產業鏈。
3.重點培育10個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
4.前瞻布局北斗應用、量子信息、區塊鏈、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等未來產業。
二、規劃布局
13?
安徽省
一、發展重點
1.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十大新興產業。
2.重點培育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人工智能、智能家電5個世界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3.建設先進結構材料、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中藥、機器人、核心基礎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云計算、網絡與信息安全等30個左右在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重大新興產業基地。
二、規劃布局
14?
湖北省
一、發展重點
1.突出“光”特色,做強“芯”核心,做大“屏”規模,強化“端”帶動,優化“網”生態。
2.大力發展光通信與激光、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下一代信息網絡、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3.加快生物產業從培育到壯大的轉變。
4.推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基地建設。
5.著力培育光電子信息、大健康、汽車等4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萬億級產業集群。
6.打造“光芯屏端網”世界級產業集群,建設全國生物經濟先行示范區。
7.提升航空航天與北斗、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數字創意等新興產業發展能級。
二、規劃布局
15?
湖南省
一、發展重點
1.圍繞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動力三大產業,打造三大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2.著重發展電子信息、先進材料、智能和新能源汽車、生物輕紡、智能裝備等產業。
3.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
4.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工程。
5.積極推動新一代半導體、生物技術、綠色環保、新能源、高端裝備等產業發展,打造九大基(高)地。
6.積極推進量子信息、6G技術、類腦智能、氫能核能利用、合成生物、低維材料、超材料、深海深地深空等未來產業領域創新發展。
二、規劃布局
16?
江西省
一、發展重點
1.重點聚焦航空、電子信息、裝備制造、中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2.大力發展VR產業、物聯網產業、大數據和云計算產業、集成電路產業、人工智能產業、北斗產業、區塊鏈產業七大數字經濟產業。
3.著力實施“2+6+N”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行動。
4.培育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
5.建設航空、裝備制造、中醫藥、新能源、新材料5個產業重要基地。
6.打造全國新興產業培育發展高地和全國數字經濟產業重要基地。
二、規劃布局
西部地區
17?
重慶市
一、發展重點
1.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產業、節能環保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2.集中優勢資源培育一批產值規模超千億的產業集群和基地,帶動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邁上萬億級。
3.“十四五”末,重慶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要達1萬億元以上。
二、規劃布局
18?
四川省
一、發展重點
1.重點發展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網絡安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新能源(核能與核技術)、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2.著重培育新能源(氫能及燃料電池)、高端裝備制造(高性能機器人、高端航空航天裝備)、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物聯網、車聯網等信息基礎產業、人工智能)、數字創意產業(超高清、工業設計)、生物產業(生物藥、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疫苗和抗體藥物、核醫學、生物治療與再生醫學、腦科學與類腦智能、大健康產業基地)等產業。
二、規劃布局
19?
貴州省
一、發展重點
1.重點圍繞新能源產業、生物產業、新材料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充分發揮國家級園區等重點園區的引領帶動作用,打造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2.到 2025年,培育打造千億級園區5個、五百億級園區10個、百億級園區50個。
二、規劃布局
20?
云南省
一、發展重點
1.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2.著重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量子通信)、高端裝備制造業(衛星應用)、生物產業(生物技術)等未來戰略新興產業。
3.到2035年,形成一批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成立足全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高地。
二、規劃布局
21?
西藏自治區
一、發展重點
1.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等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2.推動清潔能源、高原生物、綠色工業、高新數字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轉型發展的重要動力、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標、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性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亮點和標志。
3.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
二、規劃布局
22?
廣西壯族自治區
一、發展重點
1.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產業、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2.著重培育生物工程、第三代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氫能與儲能未來新興產業。
3.積極培育“蛙跳”產業。
4.打造未來技術應用場景,探索構建跨越物理邊界的“虛擬”產業園和產業集群。
二、規劃布局
23?
內蒙古自治區
一、發展重點
1.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工程。
2.建立梯次產業發展體系。
3.大力發展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現代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生物產業、節能環保、航空裝備(通用航空)等產業。
4.積極培育品牌產品和龍頭企業。
二、規劃布局
24?
陜西省
一、發展重點
1.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支柱產業提質增效。
2.著重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未來通信技術、北斗導航)、新能源(氫能)、生物產業(生命健康)等新興未來產業。
3.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超過25.5%。
二、規劃布局
25?
甘肅省
一、發展重點
1.重點發展新材料(半導體材料)、新能源(氫能、儲能和分布式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信息、電池)、航空裝備產業(航空航天配套)等新興產業。
2.著重培育生物產業(大健康產業系統設計和實施、靶向藥物開發)、環保研發與技術服務(真空鍍膜技術延伸利用)、新材料(凹凸棒產業、石墨烯化工材料、晶質石墨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分衛星、北斗導航技術、量子通信)等未來產業。
二、規劃布局
26?
寧夏回族自治區
一、發展重點
1.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產業及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2.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0%。
二、規劃布局
27?
青海省
一、發展重點
重點發展新材料、生物產業、智能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應急產業中信息通信)等戰略新興產業。
二、規劃布局
28?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一、發展重點
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提升產業規模和市場競爭力。
二、規劃布局
東北部地區
29?
遼寧省
一、發展重點
1.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制造裝備業(高技術制造業)、生物醫藥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材料、新能源(清潔能源、氫能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2.著重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類腦智能、量子信息、未來網絡、柔性電子、第三代半導體)、生物產業(基因技術)、深??仗扉_發技術、氫能與儲能、新材料(增材制造、石墨烯)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
3.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5%。
二、規劃布局
30?
吉林省
一、發展重點
1.重點發展新材料、新能源、衛星及應用產業(商用衛星)、航空裝備產業(通用航空)、生物醫藥(醫藥健康)、智能裝備制造、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2.著重培育新材料(新型顯示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激光通信工程,微納傳感器、機器視覺、算法模型等人工智能,激光雷達、新一代通信芯片等核心產業)。
二、規劃布局
31?
黑龍江
一、發展重點
1.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
2.提高通用飛機、先進直升機、無人機、小衛星制造和應用、船舶和海洋裝備、傳感器、動物疫苗等產業發展能級。
3.布局發展前沿領域新材料,把以石墨為代表的碳基材料、以輕量化為代表的先進復合材料產業打造成最具優勢和潛力的產業。
4.到2025年,規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15%以上。
二、規劃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