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薩爾加德遺址位于波斯波利斯的遺址東北40公里的朗扎格羅斯山的地中,建于居魯士王(公元前558─前529年在位)時期,為波斯阿契美尼德的第一個都城,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對此遺產的世界遺產評價:
帕薩爾加德是阿契美尼德帝國的第一個王朝首都,由居魯士二世于公元前 6 世紀在波斯人的故鄉帕爾斯建立。它的宮殿、花園和居魯士陵墓是第一階段皇家阿契美尼德藝術和建筑的杰出典范,也是波斯文明的杰出見證。
帕薩爾加德是西亞第一個偉大的多元文化帝國的首都。它橫跨東地中海和埃及到印度河,被認為是第一個尊重其不同民族文化多樣性的帝國,這反映在阿契美尼德建筑中。
帕薩爾加德160 公頃遺址中,主要的遺址點包括:居魯士二世陵墓、公眾廳、居魯士大帝私人宮殿、帕薩爾加德石塔、托勒塔赫特(音譯,Tol-e Takht )平臺等。
居魯士二世陵墓
居魯士二世的陵墓無疑是帕薩爾加德最重要的遺跡。陵墓造型獨特,其第一部分是基座和由6個臺階組成的平臺,墓的第二部分是一個小房間,在第六級有一個山墻屋頂。建筑物的總高度略高于 11 m。墓室高度略大于2m,壁厚1.5m。四排雕刻的石頭精美地疊在一起,兩塊很重的石頭放在墳墓的地板上,墳墓的屋頂也是用石頭砌成的。
這座陵墓在 1971 年和 2001 年至 2008 年間進行翻修,我2007年到達這里這在翻修之中,陵墓外搭著腳手架。
來居魯士二世的陵墓拜謁伊朗民眾很多,陵墓前總是擠滿了人。
居魯士二世即居魯士大帝(約前600年或前576年-前530年),他是波斯帝國的開創者、阿契美尼德王朝第一位國王(前559年—前529年在位)。在他的統治下,帝國不僅囊括了古代近東的所有文明國家,還包括了大部分西南亞,和一部分中亞及高加索地區。他的帝國從西邊的赫勒斯滂到東邊的印度河,是前所未有的最大帝國。他有很多的稱號:居魯士大帝、波斯國王、安善國王、米底國王,巴比倫國王、蘇美爾和阿卡德國王、四方之王。
居魯士大帝在位的時間大約在29到31年間。他首先征服了米底王國,然后是呂底亞王國,緊接著是新巴比倫王國。大約在征服巴比倫前后,他領導了一次到中亞的遠征,在遠征中摧枯拉朽,“毫無例外的征服了每一個國家”。居魯士大帝沒能進入埃及,因為他在公元前530年12月死在了沿錫爾河攻打馬薩格泰的戰役中。他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繼承了王位,更在他短暫的統治期間征服了埃及,努比亞和昔蘭尼加。
公眾廳
公眾廳建于公元前539年左右。這個柱式大廳有兩排四根柱子,其底座和柱頭是黑色的石頭,它們的軸是由白色石灰石制成的。
宮殿兩邊各有一個門廊,其中一面石壁上刻著楔形文字,上面寫著:我是居魯士,阿契美尼德國王。
居魯士大帝私人宮殿
居魯士大帝私人宮殿緊挨著公眾廳,是居魯士的住宅宮殿。建于公元前 535-530 年,這是一個多柱大廳,有六排柱子,但多數都已經斷損,之剩下底座和半截的柱子,只有孤零零的一根較完整的柱子仍屹立在那里。
帕薩爾加德石塔
帕薩爾加德石塔是一座 14 米高的塔,其入口外墻基本完好,通體用精細切割的白色石灰石板建造,高大雄偉,引人注目。
這座石塔的功能尚不清楚,但大多數學者認為它是岡比西斯二世(居魯士之子)的墳墓。
托勒塔赫特平臺
是指后期建造的帕薩爾加德北部山丘上的一個堅固的平臺。 這種石灰巖結構是由干砌石建造的,第一階段的建設由居魯士大帝建造,在公元前 530 年他去世時停止。第二階段是在大流士大帝(公元前 522-486 年)統治下建造的,使用泥磚結構。其作用可能是防御,因為有的資料翻譯其為“防御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