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梨花開,已整整二十年了。
二十年前那個細雨濛濛的春天,汽車載著一群歡天喜地的初中生去春游。江南春來早,時近清明,野外已是生機勃勃。油菜花燦爛地開著,紫云英若有若無,遠山在雨中如煙如畫。車過一條小河的時候,忽然看見河邊綠草蔭蔭的山坡上兀然開著一樹白色的花,潔白如雪,純凈如玉,似萬綠叢中一朵盛開的祥云,冰清玉潔,孤獨而燦爛。我問老師那是什么花,老師說:“那是梨花”。汽車飛馳而過,如驚鴻一瞥,這片潔白的梨花深深地印在了我腦海中。
從此心里就惦念著梨花。古人描寫梨花的詩句不少。'瀟灑東闌一樹春,雪膚冰骨月精神',描繪的是梨花貞靜素雅的風姿;“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爭年華”,贊的是梨花清高不俗的品格;最有名的莫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梨花為比喻,寫盡了塞外銀裝素裹的壯景。在南京上大學時,因為記得“梨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的詩句,曾邀約同學一起到秦淮河邊尋訪舊跡。無奈是往事已隨煙塵去,舊時芳蹤無處尋。對梨花的思念,成為我心靈深處最純潔、最優雅的一方凈土。
那年春天到武大看櫻花。櫻園落花如雨,游人如織,人們擺弄著各種相機,在櫻花樹下搔首弄姿。櫻花是美麗的,校園也應該是純凈的,但櫻花開在游人熙熙攘攘的校園里,總感覺那粉色的花瓣沾了些塵俗之氣。塵世中的人們在欣賞櫻花顏色的時候,可曾想過櫻花原初的象征意義?櫻花的生命是短暫的,一夜雨過,落英滿地,飄散的花瓣魂歸何處?那種凄涼,那種壯烈,他們可曾想到過嗎?但愿我懷念的梨花不要開在塵世的花園里,但愿她潔白的花瓣不要在人們漫不經心的視線里飛灑。
二十年里再也沒有見到過我思念的那樹梨花。那是哪一只無心的燕子灑下的一粒種子呢?她孤獨地開在山野,沒有人理會,沒有人欣賞。開也寂寞,落也寂寞。但花開花落是一種自然的生命,遠離滾滾紅塵,絲毫沒有染上世俗的功利。花開如云,不將妖艷嫁東風;花落如雪,零落成泥碾作塵。如果真有花魂的話,她的花魂一定會在最美好最純凈的天堂里吧!
二十年中也曾見過梨園中大片的開花只為結果的梨樹,但我對那鋪天蓋地的白色的花海無動于衷。曾經滄海難為水,真想回到二十年前路過的那片山野,不知那樹梨花還在寂寞地開著嗎?
原創作者 聽濤(陳竹筠),黨校教師,歷史學博士。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gxjhshys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