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國醫大師李濟仁教授運用藤類藥治療痹證經驗
2528 期
作者 / 1趙政2儲成志3李艷1皖南醫學院2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3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
編輯 / 趙馨 ⊙ 校對 / 段瑞
本文內容摘自國家正規醫學圖書、雜志、報刊等,文底有具體來源出處。文章標題為原標題、文中內容提取。無絲毫夸大、誘惑、違背客觀事實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無絲毫惡意煽動、混淆、誤導用戶等內容。一切均為原文展現,追求真實、可靠、權威。可根據來源出處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李濟仁教授是我國首屆國醫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內科”傳承人,是當代新安醫學代表醫家。他提出“源于新安,立足國學,重視臨床,走向科學”的新安醫學發展十六字方針,尤其強調中醫臨床是中醫藥傳承幾千年的靈魂所在。他在痹證診治方面造詣頗深,其治痹專著《痹證通論》備受業界好評。痹證也稱痹病,多相當于西醫的風濕病類疾患,由于病程長、治愈率低、致殘率高,有“不死癌癥”之稱,西醫目前尚無根治良藥。李教授認為藤類藥用于此病優勢明顯,每每用之,屢獲良效。筆者有幸跟隨李教授侍診抄方,獲益良多,現將李老使用藤類藥治療痹經驗總結如下。

1藤類藥治療痹證源流:

李濟仁教授認為藤類藥外形盤根錯節,纏繞蔓延,猶如人之經絡縱橫全身,故可用于痹證治療,符合中醫學取類比象、以形治形的觀點。研究證明藤類藥有促進周圍血液循環、抗炎、消腫鎮痛的功效。古代醫著涉及藤類藥治療痹證論述甚多,如《本草匯言》云:“凡藤蔓之屬,皆可通經入絡,蓋藤者纏繞蔓延,猶如網絡,縱橫交錯,無所不至,其形如絡脈。”概括了藤類藥形質特點是治療痹證的基礎。

《本草求真》記載:“藤類象筋,故抽掣病由筋生者,必為之用。”明確論述藤類藥可治筋病。《本草綱目》云:“風邪深入骨骱,非用蔓藤類之品搜剔不克為功。”強調藤類藥有搜剔絡中風邪,善于通絡的特點。葉天士提出“久病入絡”學說,認為“辛散橫行入絡”“絡以辛為泄”,制定以辛通絡的治療法則。藤類藥以辛味居多,可散在表之邪而祛風除濕,可通在絡之瘀而活血止痛。李教授閱覽歷代經典,結合自己數十年的臨證經驗,認為藤類藥在痹證治療中大有可為。

2藤類藥治療痹證體會:

李濟仁教授亦認為痹證屬疑難雜癥,病邪阻絡是致病關鍵,臨證時當圍繞“解決現有癥狀,減緩或阻止病勢向壞發展”這一主線。他熟識經典,重視臨床,深得“張一帖內科”真傳,臨證用藥精準。他指出雖然藤類藥有舒筋活絡、祛風除濕的作用,但并不意味隨意使用即有效果,臨證時須四診合參、辨證論治,方可凸顯良效。

2.1立足絡病,全程用藥:“絡病”思想起始于《黃帝內經》,發展于仲景,完善于葉氏。李教授推崇葉氏“久病入絡”觀點,并據此自創治痹效方“清絡飲”,且已獲專利。他指出痹證發病原因無外乎內外兩端,外因為風寒濕熱之邪外侵,內因為正氣虛損,痰濁瘀血痹阻經絡。機體受邪由淺及深、內外相合,痹證乃發。筋骨、關節、肌肉之酸楚、麻木、腫脹、變形等是痹證之象,絡脈受邪為痹證之本,臨證之時須把握好病程階段,藤類藥可適用于痹證各個時期:痹證初期,感邪表淺,以藤類藥辛散之性可祛在表風寒濕邪,如青風藤、海風藤;痹證中期,感邪較深,借藤類藥蔓延之性可搜絡中伏邪,如雷公藤;痹證后期,久病體虛不耐攻伐,部分藤類藥入肝腎二經,既可祛邪,亦可滋補,如雞血藤。痹證日久感邪較深,草木之品效用有限,非蟲類藥攻竄之性不可搜其邪。先生遍覽醫籍并結合自己的臨床體會,認為治療痹證時蟲類藥須與藤類藥配合方可相得益彰。

如:地龍、水蛭性寒,泄熱力強,常配伍忍冬藤、絡石藤用于治療熱痹;土鱉蟲長于活血消癥,常配伍雞血藤、活血藤用于痹久瘀血阻絡之痛有定處;蘄蛇偏溫且走竄力強,配伍海風藤用于痹痛屬寒濕阻絡者。李教授還指出蟲藤皆可入絡,然程度范圍有別:蟲類藥入絡部位偏于里,攻專力猛,性善走竄但不能持久;藤類藥入絡較蟲藥而言部位偏于表,但善走經守絡且內外皆入,范圍較廣。

蟲藤相配意義有三:①蟲類藥借藤類藥縱橫交錯,蔓延攀升之性,搜邪范圍擴大而藥盡其用;②藤類藥得蟲類藥攻竄之性相助可直達病所,舒筋活絡之功尤甚;③蟲類藥多有毒性,易耗損人體正氣,藤類藥形如網格密布,可延緩分散蟲類藥之毒,使祛邪不傷正。

2.2寒熱為綱,辨證用藥:李濟仁教授認為痹證的寒、熱狀態貫穿病程始終,提出從“寒熱理論”入手辨治痹證,執簡馭繁,療效甚著。李教授將痹證分為寒熱兩類,根據兼邪不同,又細化為偏風、偏濕及單純寒、熱等型。海風藤、雞血藤偏溫,實際運用時多配伍祛風散寒,溫經通脈的威靈仙、桂枝、烏頭、附子、干姜等;絡石藤、忍冬藤、雷公藤偏寒,實際運用時多配伍清熱力較強的金銀花、黃柏、牡丹皮等;清風藤、活血藤性平,寒熱均可運用。

疼痛多為痹證患者急待解決的痛苦,但類型及程度各異,先生利用不同藤類藥特有偏性,有針對性進行治療:青風藤、海風藤善祛絡中之風,用于風寒痹之游走性疼痛;忍冬藤、絡石藤善祛絡中熱毒,用于熱痹之關節紅腫熱痛;雞血藤善補血,活血藤善活血,用于關節疼痛屬血虛血瘀者,李教授常以二者合用,劑量比例為1∶1,同為15g或20g用量。“以毒攻毒”是中醫療法特色之一,李教授秉承張一帖內科“辨證準,用藥猛”思想,善用有毒藥物治療疑難雜癥。例如雷公藤止痛效果較好,但毒性大。李教授認為其緩解肌肉疼痛比較明顯,但不宜久服,當中病即止。

為取得佳效,他常根據痹痛的部位配伍引經藥:如上肢疼痛加片姜黃、桂枝;下肢疼痛加獨活、懷牛膝;腰背疼痛加續斷、杜仲、狗脊;骨節疼痛加威靈仙、補骨脂等。藤類藥多具辛散之性,易耗氣血,李教授常以黃芪、當歸扶助正氣,深得新安醫學“固本培元”之精髓。

2.3參考節律,擇時用藥:痹證患者癥狀表現以筋骨關節屈伸不利及肌肉酸痛、麻木者居多,與肝脾功能關系密切,先生以藤類藥酷似經絡的形質特點,參考《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之法,認為藤類藥的使用要順應時間節律,從肝脾二經經氣開闔盛衰時辰特點入手,特別是痹證活動期更應緊扣此法。如類風濕關節炎疼痛的晝夜變動節律是上午疼痛發作率較高,下午降至低谷,入夜疼痛發作率逐步增高,下半夜達到晝夜的峰值。由此可見上午和下半夜是痹痛好發時間段。中藥效果多在藥后2小時達到最好,先生認為須考慮藥效發揮最佳時間這個因素而提前給藥,即早晨(7點左右)與夜睡前(23點左右)各1次。

脾虛易于生痰,痰濁是導致痹證日久不愈,易于反復的首要因素。李教授治痰,首治生痰之臟,以健脾祛濕、化痰通絡為法。巳時(上午9點至11點)為脾經當令之時,脾主運化痰濕的功能在此刻最旺;上午又是陽氣升發之時,所以這個時間段服藥可借其陰消陽長之勢扶正祛邪而增強療效。肝主藏血,血虛筋脈失養導致筋骨攣急疼痛,丑時(夜間1點至3點)為肝經當令之時,藥效在此刻發揮,利于減輕患者痛苦。夜間陰盛陽衰,機體易受外邪侵犯,因此痹痛多在夜間尤甚,夜臥前給藥可及時緩解癥狀。

宋哲通過觀察發現雷公藤于夜間(炎癥上升期)給藥可更有效抑制膠原誘導性關節炎(CIA)大鼠關節炎癥,并能減緩其影像學進展。夜間是肝臟修復最佳時間,研究發現肝臟造血功能在夜間零點至二三點鐘最繁忙,這與“人臥則血歸于肝”的理論相近,血的推陳出新主要在夜間完成,此刻肝“解毒”功能最強,能更好地代謝藥物的毒性,保證用藥安全。

3病案舉隅:

患者,女,50歲。2017-11-2診。主訴:全身關節疼痛13年,加重1年。2004年因流產受寒出現關節怕冷疼痛。刻診:全身關節疼痛,畏寒明顯,肢體沉重,下肢略有水腫,常感疲勞乏力、自汗、盜汗,情緒焦慮,二便調,納眠可。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診斷為風寒濕痹,治以散寒除濕、祛風通絡。處方:制附子(先煎)9g,制川烏(先煎)9g,制草烏(先煎)9g,炙黃芪30g,當歸15g,炒白芍30g,百合30g,煅龍骨(先煎)30g,煅牡蠣(先煎)30g,糯稻根30g,萆薢10g,青風藤9g,雞血藤15g,活血藤15g,烏梢蛇10g。15劑,每日1劑,水煎服,并囑咐患者于早上7時、晚上23時各服藥1次。

2017-11-16二診,藥后患者怕冷及疼痛狀況改善,自覺疲勞乏力,自汗、盜汗如前。守上方去制川烏、制草烏。加紫河車粉6g、淫羊藿15g、炒白術30g、仙茅15g,炙黃芪增至60g。15劑,服藥方法如前。

2017-11-30三診,藥后患者自汗、盜汗狀況已無,疼痛及疲勞乏力癥狀進一步改善。處方:紫河車粉6g,炙黃芪30g,當歸15g,仙茅15g,青風藤9g,萆解10g,雞血藤15g,活血藤15g,烏梢蛇10g。15劑,服藥方法如前。藥后癥狀好轉,繼用前方加減服藥半年余,癥狀大減,后改為丸劑續服半年。囑患者保持心情愉悅并配合適當鍛煉,一年后電話隨訪,未再復發。

按:本案患者全身關節怕冷疼痛,疲勞乏力,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故可診斷為寒痹。肢體沉重,下肢略有水腫,可知兼夾濕邪。患者因流產而氣血耗傷,風寒濕乘虛而入,經絡閉阻不通出現上述證候。本案系風寒濕痹證,以散寒除濕、祛風通絡為法。患者關節怕冷疼痛明顯,以附子溫經散寒,川烏、草烏止痛;風寒濕邪閉阻經絡,以青風藤、萆薢祛風除濕通絡,青風藤兼能利水,可治下肢水腫;久病易血虛血瘀互見,雞血藤、活血藤合用,補血不滋膩,活血不傷正;久病及腎,以淫羊藿、仙茅補腎陽、強筋骨、散寒濕;久病入絡,以烏梢蛇走竄力專之性引諸藥直達病所;久病體虛,疲勞乏力明顯,諸祛風濕藥損耗正氣,以炙黃芪、當歸補益氣血,固本培元;患者因流產傷及根本,以紫河車粉補氣、養血、益精,扶助正氣。本案散寒除濕,兼以益氣養血,標本兼顧,體現了治病求本的思想;此外,遵從既定服藥時間,確保肝脾二經經氣最旺之時,藥效發揮最佳,深諳因時制宜要旨。

4小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胡蔭奇教授治療瘀血痹阻經驗
甘草學園 | 李濟仁:痹病大法應先從寒熱入手,之后再分型論治療
名老中醫運用蟲類藥經驗總結(二)痹證,附醫案
路志正教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經驗
趙進喜教授: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活血通絡”臨證心悟
(二)名醫經驗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犹县| 常德市| 沙湾县| 越西县| 巨野县| 永清县| 铜川市| 蓬溪县| 都昌县| 景洪市| 天镇县| 神农架林区| 宁乡县| 宝鸡市| 乌恰县| 无锡市| 石首市| 仲巴县| 连山| 长丰县| 名山县| 兴海县| 灌南县| 西安市| 沐川县| 宁南县| 名山县| 古蔺县| 昌江| 育儿| 宿松县| 朔州市| 林口县| 松溪县| 正阳县| 博兴县| 汝南县| 江都市| 安庆市| 天祝| 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