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吾聞用神得令則吉,失令則兇理之常也。然有當時后時之用,豈可執一而論哉。
用神得令吉利,失令不吉,這是常理。但是也要考慮到事情的發展,如果到了某個月份,即未來的日子此事發生,則不要拘泥此時的時令。往往能意識到這一點,也就能判斷大致的應期所在。
2、故占于此月之得、此日之得,則用神當時為吉;若彼月之得、彼日之得,則用神當于彼時之令吉焉。蓋夏月出而冬月入,水用為嘉;亥日問而巳日求,火用為善。
占問本月或者本日的事,則務必考慮眼下的時令;若是占問未來月份、日期的事情,則要考慮此月份、日期的時令。
舉例:亥日占問,此時巳日發生,則火爻為用神吉利。
《易林補遺》說道:“冬天囤貨,夏天出售,喜歡巳火為妻財;秋天放貸,春天收回,喜歡寅卯為妻財。”一個道理。
3、夫用神得于此時之令,則失于彼時之司;得于彼時之司,則失于此時之令。吉兇相勝,可不深辨乎?若隨常之問,恒遠之求,即當以占時用神得令失令而定災祥,以其無時之可據也。
用神在現在得令,在別的時候就會失令;同理,在別的時候得令,現在也就不得令。所以占問,不能只看是否現在得令,還要看事情發生的時間是否得令,來辨別吉兇。
逆向思考,此事目前不得令,未來某月得令,那么應期是否就在未來某月?
此事目前得令,現在狀態很好,但實際發生則要等到某月,則是否預示此事不能成功?
所以閱讀書籍,不能只看表面,還要多思考,多領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人誠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