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本章包含對贅婿、配仆、沖喜、去留、擇地、聘請、妨害、雜婚等方面的占問方法。 1、克我為官,像夫,為男子;我克為財,像婦,為女人。官男財女,定理也。男占女婚,妻財為要;女占男姻,官鬼為先。雖父母兄弟朋友之為仆,亦以財婦而官夫也。所以官爻旺相,女家之吉占;財象興隆,男子之良配。 官空絕,而婦擇夫者多寡;財破絕,而夫擇婦者終鰥。貞逢卦沖,初已難成;悔沖合沖,后終分拆。三沖之象,離散悖逆,雖財官備而非吉占。隨官入墓,謂之不壽;助鬼傷身,謂之不賢。 小生釋評:男官女妻為綱領。 男占,看妻財爻之旺相休囚,刑沖克害,空破墓絕,以及與世爻之間的生克沖合關系。 女占,同理分析官鬼爻。這是占問婚配的重要綱領。 2、若咸、恒、節、泰為吉,惟合沖變沖而不宜;睽、革、解、離為兇,雖用備化合而不吉。 小生釋評:本節講卦吉卦兇之理。 其中吉卦遇到合處逢沖、變沖,則不吉;而兇卦即使用神吉利也不吉。 本節觀點爭議較大,多不驗,仍要以用為重。 3、以應定其門閭,以間分其媒妁。 小生釋評:應爻為對方家境,間爻為媒人。 男官女妻,其中以世為己,應為對方家庭,間爻代表媒人。 靠近世爻的間爻為我的媒人,靠近應爻的間爻為對方的媒人。 世應用爻皆要旺相生合為吉,休囚而又刑沖克害為兇。 4、以八卦而推容貌,以六神而察才情,以五行而觀德行。諸宿而驗行藏,則用象無遺矣。 小生釋評:八卦、六神、五行綜合而斷。 八卦推容貌。以官鬼或妻財所臨卦宮,同時根據各卦屬性,進行分析。如財在乾卦,則容貌端正,資質聰明;官在乾卦,則性格直爽,從容謹慎。其余七卦依次類推。 六神察才情。男占女,青龍主秀麗,螣蛇主虛浮,白虎主悖逆,玄武主風流,朱雀主多舌,勾陳主持重; 女占男,青龍主文雅,螣蛇主虛偽,白虎主勇武,玄武主奸詐,朱雀主文章,勾陳主敦厚有技。同時務必查看旺衰,旺相則選吉,休囚則選兇。 五行觀德行。金主義,代表剛強有義;木主仁,代表順遂慈祥;水主智,代表聰慧勇敢;火主禮,代表擅長文章;土主信,代表誠實守信。同時亦不可不察用神,用神若有病或被傷而壞,則德行與上相反。 星宿神煞的應用也同上所述,當旺取好,休囚取壞。 5、然父母不可淪也,子孫不可溺也,妻財不可搖也,官鬼不可沒也,世應不可空也,比福不可動也,夫婦不可二也,陰陽不可悖也。 小生釋評:此處講解頗深,往往應驗于旁枝末節之上,大有深意。 父母失陷,男占主婚人不在,女占婚禮寒酸;子孫失陷,求子艱難;妻財發動,雙親意見不一;官鬼空亡,婚姻難成。 世空我心不愿,應空他心不誠。一財兩官,一官兩財,都是婚姻有三者插足的征兆。 此外,陰陽相反,動沖破散等,雖不能作為推斷吉兇的主要依據,但是也必然兆示了與其有關的相應信息,讀者不可不知。 6、夫贅婿,同于斷嗣,則用子孫,空散非衰老之托,破絕非成立之人,旺實為賢,動沖不定也。配仆,同于取奴,取用于妻財,是以拱合生扶,忠誠效力,散空絕破,偷惰難親,命墓三沖,皆不我助也。請媒,同于托人,則用于應,而沖不能合,克世則有所私也。 小生釋評:贅婿用神為子孫,配仆找人用神為妻財,請媒人用神為應爻。 6、若納妾,視其所重,重賢用財,重嗣用子。沖喜則兼詳六親,為長用父,為幼用子?;虿恢C而問去留,生合可留,克世宜去,命隨鬼墓者夭,貞沖合沖者散。 小生釋評:納妾(略) 夫婦不合,問去留。生合世爻留,克害世爻去。人心不在,覆水難收,當斷則斷,卦師應正面告知求測之人。 7、就婚是家,卦沖應壞,不可相依;克世游魂,豈為久處?擇是地結姻,則同婚姻占,若問安寧,則忌鬼發?;橐鰪倪`猶謀望,不可失財官;禮儀厚薄猶饋資,不可忽財應。 小生釋評:男官女財,缺一不可。 男占女,無妻財,婚姻不成;女占男,無官鬼,婚姻不成。 合處逢沖,世應用神衰弱,旬空,都為忌諱。 應旺財旺,聘禮豐厚;應衰財衰,聘禮微薄。 8、聚疑妨害,用神旺相,則我人之福;財神空破,則此婦之刑。 小生釋評:此節講述遇到不幸或者災禍,疑心是因為娶了這個妻子導致的,因而占問,此類方法。 9、何地?男官女財,卦宮為遠近;何年?生合年月為遲速。來求乎?應病則不來;來辭乎?應實則不辭。 小生釋評:占問男方官鬼為用,占問女方妻財為用,所處的卦宮對于遠近,外卦遠內卦近。再根據八卦方位而定其方。 年份,以生合的年月來判斷快慢。 是否求婚,是否辭婚。(略) 10、娶離婦,謀強婚,婦妓女,雖曰同占,而以害患為憂;欲再適、遂私約,雖曰同占,而以阻攔為戒。俱忌鬼應克世,以及隨、助、動官也。 小生釋評:迎娶離異之婦,謀劃逼婚,娶風塵女子等等,雖說等于占問婚姻,要考慮到是否帶來禍患。 占問再嫁,私定婚姻,雖說也是占卜婚姻,要考慮是否收到阻攔。 以上都以官鬼為憂患,最忌應克世、隨鬼入墓、助鬼傷身、官鬼發動等情形,都不利。 11、是故婚姻為人道之始,正家之本。筮者以敬,告者以誠,一言而關吉兇離合,吾嘗慎之。 小生釋評:婚姻是人生大事,往往一句話就關系到婚姻的吉兇、男女的離合,所以告誡我們務必慎重,占問時一定要心存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