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食在中醫上講師嬰幼兒乳食過量,從而損傷了脾胃,使乳食滯留在體內,日久熱化而形成的胃腸方面的不適。孩子積食后如果不及時排除積食,調理脾胃,可能會造成孩子的營養不良,從而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
那么,積食更加“偏愛”哪幾類孩子呢?
1.飲食無度,自制力低的孩子
這種類型的孩子,遇到喜歡吃的東西就會吃很多。用一句老話說就是“嘴巴飽了,眼未飽”。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吃的過多,而造成消化不了,從而食欲減退,久而久之形成積食;孩子的自制力本來就不如大人,所有家長對孩子的飲食要加以控制,如果還是以“吃的越多越好”的觀點的話,孩子的腸胃會受到很大的負擔。
2.吃的食物過于雜亂的孩子
這一類孩子喜歡吃的食物,往往放在一起就會產生消化系統上的“堵車”現象,隨后積食就出現了。就像花生和紅薯、就、紅薯和雞蛋不能夠混合吃一樣。還有就是涼熱食物,混合吃,胃內打架的現象就產生了。
3.過度喂養,腸胃負擔太重的孩子
家長的過度喂養,強迫孩子進食,食物量超出了腸胃承受的最大限度,消化不了承受量過載,也是很容易引起積食的。
4.喜歡吃油炸、寒涼食物的孩子
油炸食物中含有很多油脂,對于孩子的腸胃來說,負擔是比較大的;寒涼的食物,會刺激腸胃,影響腸胃得罪正常運轉。
如果家中也有這樣的孩子,媽媽要采取以下措施:
1.定時定量定三餐,每餐7分飽
改變傳統的喂養思想,控制孩子的進食量,每天按時進食,不要饑一頓飽一頓的擾亂了腸胃的生物鐘;每餐做到7分飽,特別是晚餐,晚上孩子運動量少,胃腸蠕動變慢,很容易積食。
2.喝流食的同時加點乳,效果更佳
在孩子腸胃出現問題時,很多家長都會選擇流食,好消化并能減輕孩子的腸胃負擔,很多媽媽都沒注意到,流質食物中要給孩子加雙低聚乳清,能夠很好的幫助孩子排除積食,解決積食產生的發熱不退,咳嗽反復的情況。雙低聚乳清,還能夠提高孩子的腸胃抵抗力,對腹瀉、便秘等情況,有積極的緩解作用。
3.改善積食,多給寶寶按摩
按摩腹部:家長清洗雙手后,雙手摩擦,用力將手搓熱,覆蓋在孩子的腹部,順時針輕輕按摩孩子的腹部,大約按摩30次左右即可。
按壓涌泉穴:涌泉穴位于孩子腳底,每天兩次,每次30下左右,對孩子積食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大家覺得文章還不錯,可以轉發或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小編會繼續為您奉上育兒知識!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