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接交代開頭法
用直接交代的方法來開頭,寥寥數語,告訴讀者,這篇作文要寫的是誰,和作者是什么關系,這個人有哪些特點,等等。
如:我們班沈熔是個名副其實的“隱形人”。來往一個人,玩耍一個人。朋友寥寥無幾。
這樣的開頭方法,開門見山,簡潔明了!弊端是,用得多了,難以見出新意。沒有新意的開頭,往往不太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2、回憶引出開頭法
用回憶的方式,引出要寫的人物。如:
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綠,在春風里盡情搖擺,舒展著自己的腰身。藍天上,一只只風箏在同白云戲耍,引動無數的人仰望天穹,讓自己的心也飛上云端。每逢這時候,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劉老師,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風箏。劉老師教我們歷史課。
這是一篇寫劉老師的文章。開頭沒有直接寫劉老師,而是先描繪了春天的風景,再由風箏引出了文章的主要人物——劉老師。
3、問題引出開頭法
有些小作者,在寫人作文的開頭,喜歡提一些問題,與讀者互動。如:
大家都看過川劇絕活變臉吧?演員一低頭白臉就變綠了,再低頭綠臉又變藍了……我家就有一位這樣的變臉大師,那就是我的媽媽。
開頭提出一些問題,與讀者互動?這些小作者心中裝著讀者,都有一定的讀者意識。
4、炫彩耀目開頭法
開頭用一連串的排比句、比喻句,先做個渲染,非常炫耀,再引出自己所想寫的人物。如: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救死扶傷的醫生;又不畏風雪堅守崗位的警察叔叔;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老師;有保家衛國的邊疆戰士們……而我,最敬佩的都不是這些,而是默默無私的奉獻者——清潔工人。
這樣的開頭,優點是一串排比,很有氣勢;不足在于容易走向套路。建議初學者,或不擅長作文者,實在想不出更好的開頭時,可以適當運用。
5、外貌描寫開頭法
當你所要寫的這個人的外貌,非常有特色,非常有特點時,可以嘗試用這個人的外貌描寫作為開頭。如:
一對蠟筆小新眉毛,一字眼的眼睛每天笑瞇瞇的,一看就是天生的樂天派;高高的鼻梁上架著一副厚厚的鏡片,顯示了他的知識淵博;不高不矮的個子,最顯眼的要數他的啤酒肚了,圓鼓鼓的,如同一只大西瓜。“砰,砰……”用手彈一下,竟能同真瓜的聲音混淆。你知道他是誰嗎?沒錯,他就是我的爸爸。
怎么樣,一開頭就將所要描寫的人的樣子,呈現在讀者的眼前,是不是很有趣,很吸引人呢?
6、語言描寫開頭法
你聽,她又在教訓人了:“黃強,你作業做完了嗎?”“殷震宇,你又在講話!”不見其人,只聽其聲,就知道這是她正在發威。為了這事,我們給她起了一個外號叫“尖刀嘴”。
這樣的開頭方法,就是語言描寫開頭法。當一個人的語言,能夠刻畫這個人的形象或性格特點時,可以試一試這樣的開頭法哦。
7、場面描寫開頭法
抓住最能反映出這個人物特點的場面,作為開頭。將最精彩的、最后張力的場面,在開頭中呈現出來。如:
亂哄哄的教室突然安靜下來。一個人立在教室門口。啊!那不是薛老師嗎!看樣子,她已經站在那兒有一段時間了。薛老師走進教室,把語文書重重地砸在講臺上,犀利的目光掃過我們每個人的臉,似乎能看見我們心底所想。我一想到自己剛才也參與了聊天,冷汗“刷”地就下來了,因為這下肯定沒好事。
8、環境描寫開頭法
將人物生活的環境,展開描寫,作為開頭,引出人物。最典型的是一篇課文《少年閏土》: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②用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這少年便是閏土。
在特殊的環境中,引出特殊的人物。這樣的開頭,是不是很有畫面感呢?
9、動作描寫開頭法
同桌在我眼里,他就是一個只會玩的“馬大哈”!每天,他基本都會忘帶東西。今天忘了鉛筆盒,明天忘了作業本,唯獨不忘的就是——玩兒!
“馬大哈”最喜歡玩。玩,側重在動作。作者一開頭,就把鏡頭給了他玩耍的動作。這樣的開頭,與刻畫人物特點,聯系得非常緊密,也是值得學習的哦。
10、心理描寫開頭法
“原來他是這樣的人!”我在心里想著,嘴里不住地念叨著:“他以前可是,可是……”怎樣的事讓我有這么大的反應?別著急,下面你就知道了。
在作文的開頭中,描繪人物的心理活動。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