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鶯飛草長。落英繽紛,紅芳將盡。 綠肥紅瘦之時,芍藥一花獨放,燦爛盛開,撐起半邊云霞,盡情的歡歌這天地間的繽紛。中唐大詩人韓愈贊曰:“浩態狂香昔未逢,紅燈爍爍綠盤龍,覺來獨對情驚恐,身在仙宮第九重。”詩人面對這雋永清逸的姿態,美好娟秀的姿容,撲鼻而來的氤氳香氣,不由得神魂顛倒,這傾倒大詩人的美麗花朵,就是芍藥。
芍藥,古人稱作金芍藥,在中國有著千古流傳的芬芳史,《山海經》上說:條谷之草多芍藥,洞庭之上多芍藥。”芍藥端莊美麗,歷來為文人所喜。晉朝才女衛姬寫過《芍藥花賦》南朝王徽譽芍藥為“神區之麗草”。關于芍藥花名的來歷,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芍藥,猶綽約也,綽約,美好貌。此草花容綽約,故以為名?!?br> 芍藥花形似牡丹,她的花艷而不媚,繁而不濁。姿態生動,娉婷婀娜、清香流溢,色香韻三者兼具,唐代詩人柳宗元的《戲題階前芍藥》寫到“凡卉與時謝,妍華麗茲晨。欹紅醉濃露,窈窕留馀春。孤賞白日暮,暄風動搖頻。夜窗藹芳氣,幽臥知相親。愿致溱洧贈,悠悠南國人?!卑焉炙幟鑼懙脣擅目扇?,宛若窈窕淑女,儀態萬方。
自古文人喜將芍藥與牡丹相比,并稱“花中二絕”,有“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的說法。羅隱詩曰:“芍藥于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比地位,牡丹似高一等,論名聲芍藥略高一籌。牡丹、芍藥都是花中魁首,都以艷麗著稱,但芍藥不與牡丹斗艷,甘愿為相輔王,不僅花容美麗,還具有謙遜讓人的美德。
世間有喜歡牡丹的,大多數喜歡她的富麗;有喜歡蓮花的,喜歡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夭。”令人肅然起敬的品格。也許,這世間每個人的愛好與聯想,終歸是不一致的;也許,是我的思維與常人的有所不同,卻把芍藥同“君子”聯想一起。雖然她香不過蓮花的清遠、艷不過牡丹的華貴,但是,她的美是獨特的,她那“俏也不爭春”的君子之風,遠遠在蓮花和牡丹之上。
芍藥的花語及其意蘊異常豐富,她匯集了千百年來無數文人的智慧,承載著古老中國豐富的文化底蘊?!对娊洝?鄭風》中有“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的記栽,這里芍藥是愛情的信物;所以,芍藥花語為——“楚楚動人”、“難舍難分”、“情有所鐘”,寓意著思念,也是愛情和美麗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