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疾病是天生的模擬大師,可以偽裝成各種各樣疾病,讓醫生們常墮入誤診陷阱。比如梅毒、結核菌感染等。而風濕科疾病里也有一個模擬大師---焦磷酸鈣結晶沉積(calcium pyrophosphate crystal deposition ,CPPD) 病。
流行病學
歐美研究顯示 4%~7% 的人有 CPPD。這意味著 CPPD 的患病率是類風濕關節炎(約 1%)的好幾倍。不過,該數據是基于放射檢查軟骨鈣化而得出。但軟骨鈣化其實并不完全等于 CPPD。而非放射檢查的老年人尸體解剖提示患病率是 13%。
同時,還需注意,CPPD 主要發生在 ≥ 55 歲人群。像 65 歲~74 歲的患病率是 15%,75 歲~84 歲是 30%,≥ 85 歲則可達 50% 以上。
尚無確切的全中國流行病學調研數據。一項基于放射學檢查的流行病學調研顯示,中國北京 ≥ 60 歲常住居民的患病率是 1.8%(男性)、2.7%(女型);而美國則是 6.2%(男性)、7.7%(女性)。這提示中國人的 CPPD 患病率可能偏低。
有意思的是,上述北京 CPPD 患病率研究還發現:北京常駐老人的骨關節炎發病率并不低。這打破了骨關節炎跟 CPPD 伴行的固有映象。其原因可能是北京老人的鈣攝入偏高。但還需更多研究來明確。
危險因素有哪些?
對于普通人來說,年齡、骨關節炎是 CPPD 的主要相關因素。但<55 歲的 CPPD 病人應小心遺傳性 CPPD、外傷、藥物、代謝類疾病等。
年齡相關(最普遍)
骨關節炎
關節機械性損傷和膝半月板切除術后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血液透析
血色病(《遺傳性血色病》)
低鎂血癥(例如 Bartter 綜合征)
Wilson 病
低磷酸酯酶癥、X-連鎖低磷血癥性佝僂病
高鈣血癥
甲狀腺功能低下
痛風
其他:褐黃病、骨-軟骨發育不良、注射雙磷酸鹽等
臨床癥候群
CPPD 有著非常大差異的臨床表現。大多數 CPPD 病人是無癥狀的---僅僅為放射檢查時的軟骨鈣化。但無癥狀 CPPD 病人比普通人有更高風險出現各種關節癥狀。
CPPD 病人可有如下癥狀:
這是 CPPD 曾被稱作假性痛風(pseudogout)的由來。它常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通。最常見發生在膝關節;其次有腕、肩、踝、足、肘。
痛風通常在 2 周內緩解,而 CPPD 的病程要更長(如不治療);CPPD 更易發生在膝關節、上肢關節。需注意痛風跟 CPPD 共存情況也并不少見。
外傷、手術、嚴重疾病狀態等可誘發 CPPD 的急性關節炎,比如甲狀旁腺切除術后。
5%~10% 的有癥狀 CPPD 病人是此類型。曾經用假類風濕關節炎(pseudo-rheumatoid arthritis)來描述它。因為就臨床癥狀來說,它幾乎不能跟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區分。
比如有關節的:顯著晨僵、乏力、滑膜增厚、局限性水腫、關節活動受限。而且常對稱性累及雙手掌指關節、腕關節,以及膝關節、肘關節等。甚至,罕見的情況下,CPPD 病人會全身發熱、血白細胞增高等類似膿毒血癥表現----也是發熱待查時不可忽視的疾病種類。
由于老年人相當部分有低滴度的類風濕因子。因此類風濕因子不能幫助我們區分 CPPD 和 RA。相對而言,抗瓜氨酸肽抗體(Anti-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ACPA)有更好的區分能力。
關節腔穿刺看關節液也可協助區分,然而 18%~25% 的 RA 病人的關節液里可以找到 CPP 結晶。
筆者經驗表明:由于 CPPD 的高患病率(見上文的流行病學),以假性類風濕關節炎表現形式的 CPPD 病人并不少見。考慮到中國的類風濕關節炎患病率僅為 0.42%,中國風濕科醫生務必高度警惕兩者的鑒別,切勿把 CPPD 當做少見病癥而忽視。
這是最常見的癥狀性 CPPD。在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骨關節炎時,20% 的患者滑液樣本存在 CPP 晶體。約 50% 的癥狀性 CPPD 患者存在進行性關節退行性病變,通常累及多個關節。這種病型歷來稱為「假性骨關節炎」(pseudo-Osteoarthritis);最常受累的關節是膝關節,其次是腕關節、掌指關節、髖關節、肩關節、肘關節和脊柱。
需注意這類病人里約 50% 有假性痛風發作(具體見上)。
CPPD 病人也可以表現為反復的急性關節積血。目前還不清楚其具體機制。有經驗的醫生可以不容易跟血友病關節炎混淆。比如起病年齡段等。不過,目前還不清楚是否要警惕兩者共存情況。
依賴血液透析的破壞性關節炎、假性神經性關節病、腕管綜合征、CPPD 累及寰椎黃韌帶和橫韌帶受累的癥候群:頸部椎管狹窄、脊髓型頸椎病、假性腦膜炎等。
血液透析病人的確常見 CPPD。但那時的重點已不是 CPPD 了。
一點感想
作為模擬大師,CPPD 可以模擬各種風濕性疾病。風濕科醫生務必警惕 CPPD,從而減少誤診風險。雖然關節腔穿刺看關節液是有幫助的,但共存情況也不少見。
相對跟其他疾病混淆而言,跟 RA 的混淆是最應警惕的。因為 RA 通常需要用到副反應偏大的藥物。筆者個人經驗發現把 CPPD 誤診 RA 的情況相當多。這顯然會給病人帶來極大風險。
編輯 | 項飛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