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是人體最大器官,很多女生經常為了「面子」工程而煩惱:皮膚干燥、皮膚經常出油,過敏、暗沉等問題。那么中醫是怎么看皮膚問題的呢?
1.皮膚狀態與氣血、臟腑有關
一健康的皮膚營衛調和
皮膚是我們全身面積最大的器官,覆蓋在身體的表面,是體表的一道皮膚屏障,對體內的器官、組織起到了保護的作用。抵抗外邪的能力就是營衛的作用,若是營衛不和,則皮膚可能發生病變,一方面外感風濕熱燥等邪氣,阻滯瘀皮膚之間,對內則不能通降,對外則不得宣泄。
二皮膚的狀態依賴于氣血的供養
皮膚的功能依靠于營衛,營衛來源于氣血。氣血的化生和運行正常與否都能在皮膚上反映出來。如氣血不足,不能濡養皮膚則會出現肌膚干燥、皮膚肥厚等皮膚問題。
三與臟腑功能聯系密切
皮膚問題雖表現在外表,但卻與內臟關系聯系密切,如肺陰虛,導致宣發失常,肺不布津,則皮膚粗糙,毛發干澀。肝腎不足則容易出現面色晦暗,易生黃褐斑等。
2皮膚瘙癢、過敏與風邪有關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風者,百病之始也」,風濕六淫之首,百病之長,皮膚問題風邪占了相當重要的地位。風也分為內風和外風。
? 外風是指自然界中風邪
外風常侵犯人體的肌表和頭面部,發無定處,發病迅速,消失得也快。所以若是常常覺怕冷、出汗、怕風,皮膚常出現瘙癢性、急性的風團、疹等不適,就和外風脫不了干系,比如說常見的蕁麻疹,來去無蹤。
? 內風多是因肝而起
肝主風,藏血。若陰血不足,血不養肝,則會引起肝風內動,或是腎水不足,肝腎同源,肝陰也受到了影響,則肝風勝則生內燥,出現皮膚干燥瘙癢,常見于老年性的皮膚瘙癢等問題。
? 一劑定風丹,內外同用,養血驅風止癢
在《西游記》中,孫悟空大戰鐵扇公主時屢次被芭蕉扇扇得無影無蹤,孫悟空在靈吉菩薩處求得靈藥,服后能在狂風中安然無恙,這個靈藥就是「定風丹」。
這雖為神話故事,傳統醫學里也有一劑名方,叫定風丹,由首烏和蒺藜組成。首烏補肝腎,養血行血,血行風自滅,蒺藜平肝,活血祛風,兩者合用可滋養肝腎,烏須發,養血驅風止癢。各30克水煎煮可內服,也可用于外洗瘙癢處。
3皮膚「大油田」的狀態與濕邪有關
很多女生用「大油田」來形容自己的皮膚,油總是出不盡,臉上總是臟臟的,這又是怎么回事呢?都是濕邪在作怪。
現代醫學將皮膚油或是干稱之為「水油平衡失調」,傳統醫學的理解是,津液廣泛存在于皮膚中,起著潤澤濡養的作用,若是這個津液不足,則就會皮膚干,若是過剩,則會覺得濕漉漉甚至是油膩膩。這個不健康、過多的液體就是我們常說的濕氣。
? 濕氣的內外之分
在春夏、夏秋之交,濕熱熏蒸,水氣上騰,濕氣最盛。濕性重濁、粘膩,若是濕邪侵犯皮膚肌表,其中一種表現就是皮膚粘膩、油膩。
飲食入胃,脾開始運化,化生為氣血津液,其中一部分就濡養著皮膚,若脾胃虛弱,水、食物不能轉化為有用的五谷精微,停滯在中焦,則變成痰濕垃圾,痰濕隨著經絡至全身各處至皮膚則表現皮膚易油膩污垢。
? 微微出汗有助于祛濕
但對汗法祛濕,張仲景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方法,提倡微微出汗。《金匱要略》記載:「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濕氣較重的同學們可做瑜伽、慢跑等有氧運動,使微微汗出。
? 平日可試試健脾祛濕茶
痰濕重者也易脾虛,脾虛為本,痰濕為標。想要清清體內的痰濕,也要注重健脾哦。
赤小豆茯苓茶
成分:赤小豆、茯苓、芡實、薏苡仁
方中茯苓、芡實為健脾化濕常用之品,薏苡仁、赤小豆可利尿祛濕,均為甘淡滲濕之品,可將水濕從小便中利,其中赤小豆、茯苓、芡實為平性,薏苡仁雖涼,但經炒制后,可去除其涼性,祛濕又不至于傷脾陽。可日常飲用。
4痘痘與身體內「火」的相關性
長痘痘這事好像總是伴隨著我們,小時候有青春痘,長大了有姨媽痘、有熬夜痘,甚至有情緒痘,這痘痘什么時候可以消?你仔細觀察這些痘痘,像不像一個個小火山,隨時可能會噴發那樣?傳統醫學常認為這可能和火有關,一般可分為兩種,實火和虛火。
? 實火,多屬于陽氣有余
實火,多屬于陽氣有余,或者是邪郁化火,或是情志過極化火,全身可伴面紅、怕熱,口渴喜飲冷水、小便黃赤、大便干結等癥狀。
? 虛火,多由生活習性不良引起
虛火,多數痘友屬于這種,上熱下寒,除了有痘痘、口腔潰瘍、口臭等等上火癥狀外,還伴隨著「寒氣」癥狀:手腳冰冷、腰膝酸軟、尿頻、小便清冷、便溏腹瀉、腹冷胃痛、女性出現白帶清稀、宮寒不孕等。常常臉上冒著痘痘看似「火氣沖天」,四肢卻冰冷。現代人因生活習性不良,熬夜,喜飲生冷或久居潮濕寒冷之地而受涼,導致陽氣分布不均衡引起的。
? 內用——長痘上火,冰糖烏梅水
冰糖烏梅水
一般用45-60g烏梅,30g冰糖(可根據個人口味加減)加用適量水煲40分鐘左右即可。
烏梅味酸、澀,歸肝、脾、肺、大腸經。有收斂的功效,與冰糖「甘」味結合,「酸甘化陰」,可補充陰液,又引火下行,不傷陽氣。
皮膚美容是廣大愛美女性關注的問題,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皮膚問題經常出現。一書解決皮膚問題——
《皮膚沒病美美噠》
本書介紹了16種常見的損容性皮膚病。包括對疾病的認識, 自己動手可以解決的問題,醫師箴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