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周甘人與晉閻嘉爭閻田。晉梁丙、張趯率陰戎伐潁。王使詹桓伯辭于晉。曰。文、武、成、康之建母弟。以藩屏周。亦其廢墜是為。先王居梼杌于四裔。以御魑魅。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伯父惠公歸自秦而誘以來。使逼我諸姬。入我郊甸。戎有中國。誰之咎也。后稷封殖天下。今戎制之。不亦難乎。伯父圖之。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源。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源。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叔向謂宣子曰。文之伯也。豈能改物。翼戴天子。而加之以恭。自文以來。世有衰德。而暴蔑宗周。以宣示其侈。諸侯之貳。不亦宜乎。且王辭直。子其圖之。宣子悅。使趙成如周。致閻田。反潁俘。”
魯昭公九年,周甘大夫襄與晉國的閻縣大夫閻嘉爭奪閻地的土地。晉國的梁丙、張趯率領陰戎人進攻周邑潁。周天子就派大夫詹桓伯到晉國進行譴責,說,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分封同母兄弟建立諸侯國的目的,是用來作為屏障,衛護王室,也是為了在周朝衰頹時,這些兄弟之國能互相救濟。先王讓異族梼杌等居住在四方邊遠的地方,以抵御山林中的精怪,所以允姓的戎族就住在了瓜州。伯父晉惠公從秦國回來后引誘陸渾之戎前來,使得他們威逼我們姬姓的國家,并且進入我們城邑的郊區。戎人占據中原土地,這是誰的罪過?先祖后稷教給天下之民種植莊稼,創立天下,如今卻被戎人控制當作牧場,讓我這做天子的很難為啊。請伯父考慮一下,我們周王室對于伯父來說,猶如衣服有冠冕,樹有根、水有源、百姓有謀主。伯父如果撕裂毀壞冠冕,拔掉樹根,斷塞水源,專斷而拋棄謀主,即使是戎狄,他們心里哪還會有我這個天子?叔向對韓宣子說,晉文公雖是霸主,豈能更改禮法?祗能是輔佐擁戴天子,而且更加恭敬。從文公以來,世代都是德行衰減而且損害輕視王室,公開顯示其奢泰驕橫,如此則諸侯懷有背叛之心,這不也是應該的嗎?況且天子的言辭正義有理,您還是考慮一下吧。韓宣子聽了很高興,于是就派趙成前往周朝都城,歸還閻地的土地,放還了在潁地抓到的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