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出自《論語·述而》。《論語·述而篇》選自《論語》第七章。
釋義
志向在于道,根據在于德,憑籍在于仁,活動在于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
“志于道”:可以解釋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遠,要希望達到的境界。這個“道”就包括了天道與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這是教我們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目的。
“據于德”:立志雖要高遠,但必須從人道起步。所謂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從道德的行為開始;“依于仁”,指依傍于仁,也就是說道與德如何發(fā)揮。
“游于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
賞析
“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是中國傳統(tǒng)儒家文化的精髓,也是孔子教導世人為人為學的基本原則。這一原則先后輕重,步驟分明。孔子提出首先要解決立志的問題,其次便要修己;最后道行,德彰,仁成之后,方可游于藝。